互聯網就像導航器,時刻給我們迷路的大腦進行導航,讓人在不知不覺中就陷入一個「只有線上」的世界。
不知道你有沒有發現:那些我們曾經在乎的東西,一個接一個的悄無聲息地進入了互聯網。換個角度來說,互聯網正在偷偷地殺死很多值得我們懷念的東西。甚至近期一些小而有意義的碎片回憶也正在被悄悄移除。
在《消失於互聯網時代的100件事》一書中,作者帕梅拉.保羅,帶着我們深情回憶了互聯網時代來臨之前,人們的生活是什麼樣的?
那時的我們,不會隔着冰冷的屏幕進行眼神交流;父母和孩子的注意力都還沒被手機分散……書中描寫了100個在互聯網時代已經消失或瀕臨消失的情景,記錄了人們在互聯網時代的生活所發生的變化。
帕梅拉.保羅作為《紐約時報書評》主編,播客節目《圖書評論》的主持人,作家,《時代》雜誌及《經濟學人》雜誌撰稿人,就像售貨員查庫存一樣,在書中做了細膩的盤點,並用詼諧的語氣調侃了這些現狀。
1.相冊
那些泛黃的相冊就是我們過往的象徵,但是現在有多少人會拿出曾經珍愛的相冊,從頭到尾瀏覽一遍呢?
那時候,每次拍了照片,等沖洗出來之後,我們會把相冊放在大腿上,翻來翻去,就是想找個合適的相冊口袋把自己的新照片放進去。
奇怪的是,那些相冊的口袋尺寸總是滿足不了我們所有的照片,所以就會一邊放一邊琢磨着再買一個新相冊,那種改良版的相冊還有磨砂頁面,還有彩色封面,真好看,下次一定要買回來。
從什麼時候,相冊開始淡出我們的生活了?
沒錯,自從智能手機出現。
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拍照了,但是身邊卻沒有了大大小小的相冊存在。人們開始用雲端存儲大量圖片,不再需要花時間和金錢來沖洗照片了。
每次想看照片,拿起智能手機,滾動屏幕,曾經整理的主題相冊躍入眼帘,那些被遺忘的小時刻又浮出水面,而且我們可以隨時隨地查看,確實方便。
接下來我們一起看看互聯網給孩子與父母帶來的不利影響。
2.父母沒被分散的注意力
父母心甘情願地將注意力集中在孩子身上,時刻關注着孩子的一舉一動,即使自家寶貝還沒有學會說話,但是那純真的「哦哦」聲足以甜到父母,父母會隨時捕抓到孩子細小的變化。
但是隨着互聯網的普及,父母會利用閑碎時間推着嬰兒車,而嬰兒車上配置着一個特殊的支架,這樣更方便父母翻看手機。
於是就出現這樣的情景:父母一邊滾動着屏幕,一邊和朋友聊天,或者是聽廣播,或者是看短視頻。
這時嬰兒車裡的小寶寶嘰嘰喳喳的說著什麼,而父母對此卻忽略不計。而在互聯網出現前,父母會在這些閑散時間裏,生動形象地給孩子描述眼前的風景,即使看到一隻小貓,也會組織生動有趣的語言給孩子描述出來,哪怕孩子聽不懂,父母也會覺得這種單項輸出是一種享受。
現在,一直忙着低頭看手機的父母,其實傳遞給孩子的信息就是:我現在正在和別人聊天呢,哪怕我會時不時的瞥你一眼,其實並不是在和你說話,就好像是我聽到你說話了。
而孩子卻可以通過這些細節分辨出我們並沒有真正地關注他們。
孩子在看,也在學習。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
互聯網時代,誕生了很多以前人們不敢想像的東西,也消失了很多讓人同病相憐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