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遐思
#箬蘭#文字
生活總是不經意間告訴你一些人間真象。並且因着這真象漸漸滋生出厭倦。因着厭倦使人驅於平和。總是默默中承受所有不幸。以及小小確幸。
直到回望處,這幸與不幸也變得毫無意義。是幸與不幸間的無意義?還是人生的無意義。總須放在晴明時去加以仔細審視。才可以捕捉答案。且戴了有色眼鏡去加以辨識。方得其真味。人生的階段也因着這真味而變得開朗許多。遼闊許多。
人生是江湖,江湖就是道場。各色人之林林總總。猶如春天漫山開遍的花。各顯妖嬈,最終吐露芬芳。
人與人之間相互摩擦着共生,也相互摩擦着互絞。那些同頻的人才會吸引,因着對方內心的熾熱交織着,融洽。才能成全人生的部分美好。或者工作關係,或者家庭關係。也或者友情。凡成其為良性關係的,必經歲月的錘鍊。人性的底色接壤。
反之,那些導致錯誤的結果。必然因着道德或者利益的相違背。之所以錯誤,究其深層緣由。長遠來說價值觀的不同。實際來看利益取向。這麼說的目的,其實關係里導致錯誤結果的必然是道德的掣肘。
心中有底線,有所敬畏的人。他或者她行為處事必然有同理心。懂得換位思考。知有所為必有有所不為。一言一思,一行一止。出發點必然是信奉人類的大同契理。這樣的人,靠譜。踏實。不會因着低谷,從而改變行為處世的準則。即便陷入人生的低谷。也不會有牆倒眾人推的危機。所行之路。坦蕩。磊落。成為不證自證的一塊碑石。
相反,某些看似暫時因着手段而春風得意的人,人生充其量也只是暫時的一瞬煙花。貌似璀璨,實則幻滅一場空寂。身邊暫時性的擁躉顯然因着有利可圖。在虛假的繁華下愈發顯的靈魂的單薄,與自身的忐忑。晝里辛苦,夜裡安棲。在必然的由經處。枕着夜色忐忑之人難道可以問心無愧嗎?
得到與失去是一體兩面的孿生。如果得到的前提必然以失去為代價。我不認為它單純的可以用好或者不好來定義。相反。如果失去的前提必然是以得到為代價。同樣,我也不認為他就是單純的好與不好可以蓋棺定論。相反。得到或者失去的前提,必然在夜色里讓你憩息安恬。那麼。任何一種得到或者失去。帶給人們的終極意義就顯出了其本身的價值。或者可以說是彰顯了一個人作為大寫的一種存在。
行徑中慣見弱肉強食,或者仗勢欺人。這兩種無論哪一種的存在我都對其的存在嗤之以鼻。這倒不是說為「你弱你有理」的口號在此強詞奪理。而是,泱泱華夏。五千年傳統文明造就一個我們這樣一個統一和諧文明的大家庭。必然有他高度精神文明的主旨。
我們都是其中很微小的分子。如果說社會一再出現如此斑斑劣跡。我們是不是一直生活在戰爭中,受累的心,怎麼會有餘力去好好生活。而且,還會帶累下一代埋下攀比的惡習。試問,我們的下一代會演變成怎樣的人?代際更迭又會是怎樣一場驚心動魄。
如果,我們的存在,出發點推己彼人的設身處地為著對方。我們是不是離文明進了一步。離我們心中幻像的人類大同世界是不是更加接近。
凡事,從我做起,約束自我,規範言行。我們將延續人類的和諧。於大千世界。芸芸眾生。創造出人類圓滿的文明。
2022年12月28號。21點21分草於古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