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風吹麥浪
我曾經想過這樣一個問題,一個人在經歷了時間和空間的無常變化後,是如何看待這一路走過來的人和事物?
這世上沒有一成不變的事物,唯一不會變的就是變化。變化多了,我們也就習慣了,面對,接受,順應,這一切。
每個人的多數時間都是在面對變化的路上,應該很少人會去思考,這些變化的背面會帶給我們什麼樣的改變。
問題總是層出不窮,意外也來得猝不及防,我們本能地用時間和精力,去解決阻礙,平復生活。
似乎,人的這一生都是如此地度過。沒有誰,願意放棄思考的力量和智慧的積攢,來服從命運的安排。
抗疫三年來,我們習慣了各個場所的掃碼、測溫、戴口罩,我們習慣了服從安排,打疫苗、做核酸、報告行程。
手機的必不可缺,微信的絕對使用,即使想做個俗人,都離不開社會的檢測,我還天真地想過,假使我不用微信,後果會怎麼樣?
事實證明,在這樣的大環境下,一機在手,全是束縛。社會規則如此,防疫當下,哪能你是特殊。更何況你還是個青年人。
於是,我們只能面對,接受,照做。中國如此,世界也是如此。走到哪裡,都無法脫軌於這個時代的規則,除非你活在原始地帶。
因此,習慣便成了習慣。習慣也變成了規則。
人老了,或許也是沒有過多憂慮的思想了。接受自己老了,接受身邊的一切變化,他們更多的是在擔心明天吃什麼。
今天又發生了什麼事情,水龍頭壞了?要修理。孩子周末回來吃飯了?忙着做飯。身體的老毛病又犯了?要看病吃藥.......
似乎,每天都有事情要去做,去面對,去解決。老年人的精力有限,又哪有時間去多愁善感呢?
當習慣成了自然,或許就不會再和自己設想的人生作對抗了吧?無常才是生活的常態,也許是明白了這個道理,活着也就成為了習慣,來自人類本能求生的習慣。
人總是在無常的變化中,接受風雨的洗禮,經歷豐富的閱歷,因此也沉澱出歲月的智慧。
時光蹉跎,歲月神偷,萬物生靈之時,是零也是靈,是塵埃也是光束,於天地間漂浮,落到哪兒哪兒就是歸宿。
只是當我年老的時候,我還會再思考這個問題嗎?
95後二胎寶媽,感謝您的閱覽,感恩遇見。
您的點贊關注與轉發是對我最好的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