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的疫情讓我們體驗到了生命的脆弱與日子的難過。無論多麼脆弱與難過,我們的路依然要向前走,因為我們相信明天會更好。
在各種生存危機面前,我們需要一種超越的精神,一種強大的內在力量,這就是尋求心靈自由,究竟誰是自己的救世主?
佛,告訴了我們緣起性空的真相,看破虛妄之相,放下自我執著,獲得解脫自在。
老子,告訴了我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宇宙人生哲理。
王陽明,告訴了我們「心外無物,致良知,知行合一」,給予我們無盡的智慧與力量,引領我們走上心靈救贖的道路。
我們相信這個世界有一個本體存在,這才是世界的真相。佛稱之為空性、自性等,道家稱之為道德,柏拉圖稱為理念,王陽明稱為良知等等。
這個本體是人人與生俱來的,是我們本來具足的,它內存於心而又超越萬物,本體是超越一切的,與本體為一,即是超越一切,心靈自由。
只有覺悟了這個「本體」,我們才能獲得真正的自由,這個「本體」才是真正的自己。
這個「本體」是宇宙的本源,無論是物質的,還是精神的。
儘管哲人們為這個「本體」建構了不同的智慧系統,但實質大同小異,名稱不一,視角不同而已。
我們的生命與認知的世界終歸是有限的相對的,但我們在靈魂的深處總是追問着無限、絕對與永恆。
只有認識並回歸到宇宙的本體中去,我們才能真正地超越現實與自我,獲得解脫與自在。
只有在當下覺悟這個本體存在,並在此背景下與他人及萬物建立一種廣泛而內在的關聯,同時又能超越種種糾葛與困境。
安頓靈魂也好,安身立命也罷,都是尋求這個生命的牢固基點,心靈得以安頓,人活着才感覺到了意義與價值的存在。
從理性的角度看,宇宙本體無法用科學手段驗證。這是一種信念,堅信並遵循這樣的信念生活,就是信仰。
一個人的聰明才智可以向世人證明,但一個人的智慧往往無法證明。有時就像信仰,無法證明,也無法證偽,更多時候是人生的選擇。
關於這種宇宙本體的智慧,只要選擇相信,一種無窮的內在力量與光明就會自然湧現。
人活着,總是追求自由、獨立、光明、幸福、快樂等等。物質的東西並不能真正讓我們獲得這些價值,因為外物是無常的,是不可控的。
同樣的道理,世俗價值與他人評價也並不能滿足真正的心靈需要。沉溺於世俗之中,自我容易迷失,不能自主的人生很難體會真正的快樂與幸福。
只有擺脫外在的依賴,才能實現真正的精神上的逍遙遊。只有覺悟並回歸宇宙本體,才能超越外物、世俗與自我。
生命是一種體驗,苦與樂、煩惱與幸福等等,這種內在的體驗通常與內心是否強大密切相關。
當我們堅信一種本體存在時,就很容易超越一切二元對立的事物,很容易突破自己的思維方式。
比如當你把良知作為本體時,你就會覺察「無善無噁心之體」,「知善知惡是良知」。你會超越善惡,而不被世俗的善惡綁架。
一切修行都是覺悟並踐行這個宇宙本體的存在,這是通往心靈自由的必由之路。
選擇就意味着放棄,選擇了某種宇宙本體的信仰,就要放棄世俗追求,突破自我的思維方式,改變自己的生活方式,由外觀外求轉向內觀內求,由強調自我逐漸化解自我。
因此,修行不是一件輕鬆的事情。執念是人們最大的障礙。執於一念,困於一念,放下執念,萬般自在。
通向心靈自由的路,要靠自己親自一步步去走。自己才是你自己的救世主,煩惱在你心,快樂也你心。你的心是什麼,你的世界就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