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不小心,就來了一個20km,這不是凡爾賽,這是一個小確幸,毫無疑問,對於連日來疫情紛擾之下的如我一般苦逼的人而言,12月的開局意義非凡。
連我都沒有想到,以目前85kg的體重還能跑完二十公里,意想不到的是我的意志力,難以言表的是我的感受力,身體是疲累的,但精神是愉悅的,多巴胺分泌之後的那種愉悅,爸爸的快樂你懂的。
寫下這一篇已經是次日午後,仍然餘味未消,這份成就感自當開啟一段別樣的旅途,是在難能可貴。
回想昨夜。
出門已是晚上十點,本打算來一個五公里意思一下,不過天公作美,這幾日成都的溫度驟降之後,小區人行道除了人煙稀少,只剩下些許蟲鳴叫,甚至連蟲子的叫聲都那麼懶散和極不情願,只是象徵性地苟延殘喘兩聲。
連着平日里在人行道上閑逛的的肆意撒歡的在草叢中咧起狗腿撩撥的狗狗也不見了蹤影,如此景象,雙腿早已按捺不住,唯恐狗狗後悔,一個猛子從樓上紮下來,再次流竄在人行道上,不斷尾隨着你,在拍屁股後面,嗅啊嗅,難免影響到跑步的進度。當然,曾經有無數次的,我在意淫,假如我在跑步的時候被狗狗追,我怎麼辦?想了很久,最終我在兜了放了一把防身的水果刀,一旦狗狗攻擊我,我不能徒手,一定拿水果刀與它搏鬥;有時候我也在想,狗狗冷不丁地從背後咬住我的腿怎麼辦?想了很久,我帶上了一款緊身護膝,一來保暖,而來防狗咬,一舉兩得,只是苦了我的腿,被束縛的感覺始終不好,尤其對於男人而言。
完成第一個五公里之後,本來想歇着得了,結果看看錶,三十分左右,狀態還不錯,乾脆堅持一下,爭取一個十公里算了,很難得一個好開局。
如此想着,脫了外套,系在腰間,一陣冷風吹來,不自覺打了兩個寒顫,半個激靈過後,輕鬆完成了第二個五公里,事後總結,這一階段性的輕鬆突破,離不開樊登讀書的支撐,樊老師這一本《荒野上的大師》講的蠻有意思,以地質考古學為主線,講述民國時期清華國學院的大師們艱難坎坷的一生,聽完讓我心緒難平,我不禁想說:「貧富不是文明的標準,精神的富足和那一顆赤城的中國心才是,為祖國留下稀世文化瑰寶的大師們致敬」。
這本書讓我入迷的同時,也忘記了雙腿的酸痛,一度想起了去年的冬月間閱讀的《南渡北歸》,事畢,務必重新翻閱一遍,真是難得得好書,除了洗滌心靈,還可以幫助你在跑的時候忘記身體的不適,跑友們可以閱讀,推薦。
聽完這本,耳朵如同起了老繭,再也不願意聽別的書了,就此作罷,悲壯依然充斥着我,化為悲憤的力量,不斷碰撞,向一團火焰想要衝出胸膛,讓我不自覺地奔騰了起來,在路上,暗暗告誡自己,無論生活,或是工作,務必以身作則,持身中正,一切以國家、集體利益為重,任何人和事在整體利益面前都得讓步,如此,也深深暗合了整體大於局部的馬克思主義哲學觀(在此,深深緬懷敬愛的江澤民主席)。
不知不覺,已經完成了第三個5公里,乾脆完成一個半馬,反正也不差這最後一個5公里。
如此想着,出了小區,補充一瓶水,時間暫時被拋在一邊,儘管那一刻是晚上十一點半,不過,這個已經不重要了,乾脆來個破釜沉舟,離開小區,強迫自己完成最後一個5公里。
最後5公里,真是靠着意志力堅持下來的,畢竟上一個二十公里還是去年的9月19日,這一年裡,不知道喝了多少酒,吃了多少宵夜,體重足足多了10公斤,所以,儘管數據不好看,但難掩我的激動情緒,只有我深深知道,用時2小時11分,硬生生用自我暗示的方式完成了精神與身體的搏鬥,雖然稱不上殊死搏鬥,但也用盡了我今年所學心理學知識,不斷暗示,不斷激勵,不斷鼓勵自己完成了這關鍵性的一步,我相信,身體與精神的較量,永遠都是「狹路相逢勇者勝」,何況,本身,我就不懼怕身體的傷痛,無畏所以才造就了我的無知,無知的常山人。
給自己點個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