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常常把寫文章看成是信口開河的事,甚至當作變相的廣告,實在是有辱斯文。有時朋友托寫文章,如果與自己的心意暗合,寫起來還比較順手。即使這樣,也總覺得是一種負擔。要是與自己的看法相左,那才傷腦筋。無話找話,有意誇大,硬把藍布說成青布,把一尺拉成尺八,實在是痛苦極了!就像做了一件虧心的事,老覺得臉上燒烘烘的。即使勉強發表了,也不願承認那是自己的文章,生怕人們去看,看了也希望趕快把它忘掉。如果有人提起它,心裏就像打鼓一樣地不安,要是再誇獎它,脊背上就像鞭子抽。
與其如此折磨自己,不如「得罪」朋友。不能寫就是不能寫,保持心靈的一塊凈土。君子愛人以德,強人所難或逼人作假,實非為朋之道,其友誼亦不足珍惜。如果出於自身真正的衝動,欣然命筆,隨情灑去,即使別人再有看法,也心安理得。文章貴乎自然,真情實感在心頭涌動,不吐不快,此時此刻,寫作是一種愉快。筆尖如涓涓流水,隨情而寫,高旋低回,任其所之。感情寫完了,文章也隨之終止。至於寫得好不好,那是另一回事,但是鋪在紙上的是自己的一顆心,而非強而為之,無愧無憾。
文章里總是站着作者。不管寫什麼題材和形式,作者的靈魂總隱潛在作品中。言不由衷的作品,無疑是作者茫然而痛苦的折射。社會是複雜的,人情是難免的。但是語言盡可婉轉,心志不可扭曲。成績應說足,問題不能不點透。為了維繫友情和照顧情面,一味地誇大其詞,雖然取悅於友,未必取信於人。久而久之,這種虛假的友情將隨着利用率的淡化而會變得不相聞問;而讀者對你強而為之的文章也漸漸失去信任。
誠懇,是為文者的首要之道。凈化文章首先要凈化靈魂。文章貴乎自然,最忌諱虛假。古人說:「文如秋水氣如虹。」有些大家為此而追逐一生。著名作家曾卓曾說:「我們現在只剩下這個人了!」言下之意,就是在文章中鋪陳的是真性情。
來源/范克峻《藝林細雨》
編輯/劉軍 審核/楊瑤 終審/李承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