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夕陽西下,漫步植物園,盛夏的綠變成淺淺的黃,楓樹葉還沒有完全變紅,半紅半綠的也煞是可愛,偶爾腳下有幾片乾枯的樹葉,踩在上面,發出「咔咔」的響聲~~這樣的傍晚,這樣的時刻,讓我有一種穿越時空的通靈,能充分感受到季節更迭所帶來的時空變換之美~~
最吸引我的,是這一池的殘荷,「秋風吹白波,秋雨嗚敗荷」。寒露過後,早晚秋意漸濃,荷花池裡的荷花也已落盡,紅綠褪去,放眼望去,儘是一番秋的滋味了。

盛夏的綻放,迎來了秋的豐碩,這一池的荷盡顯露出秋的無窮韻味。她顯然沒有冬日的那份瘦骨嶙峋,也不及那夏日的蔥蘢翠綠與勃勃生機,但她是那樣的恰到好處,不濃不淡,她以這一季生命的獨特,向世人展現她的氣象萬千。當然,也自然成為我等愛荷之人流連忘返的地方。
一塘殘荷,半蓬枯葉,寄託着人生之感和別離之痛。殘荷之美是悲壯、是孤傲、還是透着憤世?其實都不然,是殘荷靜聽風聲、雨聲時仍然切切的牽掛。那微枯的枝枝杈杈和飄曳的殘葉,在清清淡淡的池塘中,淘盡了季節喧嘩的色彩,淘盡了對逝去生命的追悔和對旺盛生命力的眷戀,同時也是對新的未來的渴望,儘管蕭條、孤寂,但卻靜美。殘荷以自己這一季獨特的生命意象,向人們、向世間詮釋着時間、歷史和希望,滿蓄着生命不息、悄然待發的禪意。


「化工雖力淺,猶折小蓮蓬。」一個個成熟的蓮蓬藏在蓮葉之下,在秋日夕陽的照耀下,更顯夏秋更替的時空魅力。
荷花散盡,換來蓮蓬,是一年成熟的喜悅,更是鉛華褪盡透出的別樣繁榮。
不知為何,一看到這殘荷,就會情不自禁地想起李商隱的那句「留得殘荷聽雨聲」,留得滿地枯殘的荷葉,好聽深夜蕭瑟的雨聲。一讀「一夜綠荷霜剪破,賺他秋雨不成珠」這句就會被深深觸動到了,還莫名地想到魯迅的「悲劇將人生的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再論雷峰塔的倒掉》)以及白居易的那句流傳千古膾炙人口的名句「大都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琉璃脆」(《簡簡吟》),還有關於殘荷的名句,如李璟的「菡萏香銷翠葉殘」(《攤破浣溪沙》)……好的詩詞,總是具有一種微妙的感發作用,能引發讀者思想上或情感上的共鳴,穿越時空,跨越千年,仍然猶在耳畔,綿延不絕。

秋已濃,荷正殘。荷葉覆滿池,蓮蓬翹蓮上,此時的這一方荷花池,水、荷、亭、橋早已融為一體,自成一幅天然水墨畫。真可謂是一池殘荷滿池秋,秋意漸濃惹人醉!
作者:周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