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三年里,大家都還好嗎?
你是否懷念那種不用戴口罩,不用掃碼,就可以暢通無阻地出入各大公共場所,想去領略各地風采,也只要你有錢有閑,之後隨你心意,想蹦哪就蹦哪。
幾年過去,我們每天都期待確診清零,然而,現實從沒讓我們如願。
這是一場持久戰,我們在戰鬥中接受現實,不斷成長。戰鬥期間有過難過焦慮,也有過感動與溫暖。
回顧這段時光中的種種,我們總結出一些人生啟迪,頓悟這三條生活真相。
疫情三年里,大家都還好嗎?
你是否懷念那種不用戴口罩,不用掃碼,就可以暢通無阻地出入各大公共場所,想去領略各地風采,也只要你有錢有閑,之後隨你心意,想蹦哪就蹦哪。
幾年過去,我們每天都期待確診清零,然而,現實從沒讓我們如願。
這是一場持久戰,我們在戰鬥中接受現實,不斷成長。戰鬥期間有過難過焦慮,也有過感動與溫暖。
回顧這段時光中的種種,我們總結出一些人生啟迪,頓悟這三條生活真相。
01感恩能讓你維持正常生活的工作單位
記得疫情比較嚴重的一個時期,很多人被迫停工在家,閑來無聊我翻看微信消息,正好看到大學同學群里在激勵討論着受疫情影響,各大工廠企業推遲復工,導致經濟來源不穩定的話題。
有的說目前雖然已經開工,但是基本上都是居家辦公,本來線下線上同步推廣的業務,現在只能線上推廣,效率方面比原來差了不是一點半點,待遇相對就比原來差了很多,畢竟我們的工資和獎金都是與績效相關的。
有的說我們單位目前停工停職狀態,只發基本工資,基本就是只能糊口,壓力山大啊。
……
這時候,一個做個體的同學爆發了:你們這都算好了,至少還有收入,還能糊口。我居家都差不多三個月了,自己的店不讓營業了,房租水電樣樣不少,房貸、車貸,一家老小每天吃喝,都是只有出沒有進的份,愁啊,天天盼着疫情快些結束。
……
在全民抗疫時期,這些心酸的事實面前,讓我們看到能有一份穩定工作的重要性。疫情肆虐下商鋪停業、工廠停工、經濟蕭條、人人自危,在疫情的考驗下單位是在背後支撐我們的強有力屏障。
雖然說不上富裕,但卻穩定,它讓我們的房貸能夠及時還上,生活日常所需得以保障。
相比那些做個體生意的,在疫情面前,有工作單位的我們都應該感到一絲小確幸。
在這風雨飄搖的疫情環境下,單位既是庇護我們生活穩定的港灣,也是我們小家經濟來源得以為繼的堅強後盾,它不僅僅只是給我們一份簡單的職業,它更是讓我們實現夢想、展示自己價值的舞台。
對比那些沒有單位的,我們應該學會知足常樂;看清楚我們與單位的關係,我們才能將自己置入公司單位的發展建設中去,讓我們竭盡全力發展潛力,將自己的能力發揮到極致。
經過這場疫情的洗禮,我們應該學會正確審視自己,讓自己更好地融入單位中,讓自己在今後的工作中,更加盡職盡責、傾盡全力,用實際行動珍惜和善待我們的工作單位。
02守住健康才是王道
疫情來勢洶洶,戰「疫」時代還在進行。疫情始發至今快三年時間,受影響最大的應該是二三十歲的年輕群體。他們在這樣美麗的花樣年紀里,應在全國各大美好山河任意馳騁感受世界的美好。
但是,疫情卻給我們上了寓意深遠的一課,讓我們明白這樣的道理:「想做什麼事,請及時做;想見什麼人,及時見。否則,你永遠不知道明天是否還和今天一樣。」
網上看到眾多疫情死亡案例中很多不乏年輕的生命。二三十歲的年紀,如果沒有疫情,往後的人生還有許許多多的精彩等着我們。
所以,疫情當前就算正值壯年,身體素質不好得重症幾率還是很大。
而那些身體健康狀況好的人,他們免疫力強大,不易被病毒感染到,即使感染,好轉幾率也很大。
所以不管何時,身體才是我們革命的本錢。
熬夜、久坐、暴飲暴食、壓抑情緒、不願意運動……,這些日常習慣看似不起眼,實際無時無刻不在消耗着我們的身體。
工作再出色,都不如有一個健康硬朗的好身體;錢財再多,不如有個健康的好體魄。
人生幾十年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功成名就,名揚千古,也不是每個都可以富貴榮華,能夠身體健康,事事平安順遂,也是另一種形式的富有。
03珍惜與家人相處的每分每秒
猝不及防、來勢洶洶的疫情,平地驚雷般打破了原本平靜的生活,期間也讓我們看清了很多東西,其中最重要的一點是:歷經劫難,我們該怎樣去與有限的時光和諧相處,如何珍惜親情,心懷感恩地生活。
同事80歲的姥姥一直生活在家附近的養老院里。家人每隔兩天就去探望一次,問問老人身體狀況拉拉家常,緩解一下老人心情。一日三餐準時準點,姥姥說:「享福多了!」
然而,突如其來的疫情,將他們的親情按下了暫停鍵,當他們再送去姥姥愛吃的餛飩時,看門的說:「上級有令,任何人不得進出!」最後他們只好失望地把熱乎的餛飩又帶回家。
期間,他們惦記姥姥,也有再去過幾次,都被工作人員催促離開,並表示:「特殊時期,如果出事,誰都擔不起這個責任!」
兩個月後解禁了,他們一家再去看姥姥時,姥姥已經不省人事,不吃不喝躺在床上,姥姥可能也在惦記着家人,也在疑惑是不是嫌自己拖累大家了,都不來了。
之後,姥姥走了……
人生無常,且行且珍惜,不管是家裡的老人也好,家裡的每個成員都好,能夠給予對方溫暖時請不要吝嗇,因為,下輩子不一定能再見。
一場疫情,展現人間百態。
丘吉爾說:悲觀者通常會從機遇中看到難以克服的困難,而樂觀者則從每個艱難險阻中發現機遇。
有的人認為自己的一切不順都是疫情害的,然而,有的人卻在這場「浩劫」中,得到了超脫,認清了生活真相,在保持人間清醒的同時,而依然熱愛生活。
在這個充滿未知的日子裏,我們需要學會接受自己的無為,去迎接未來的有為!
01感恩能讓你維持正常生活的工作單位
記得疫情比較嚴重的一個時期,很多人被迫停工在家,閑來無聊我翻看微信消息,正好看到大學同學群里在激勵討論着受疫情影響,各大工廠企業推遲復工,導致經濟來源不穩定的話題。
有的說目前雖然已經開工,但是基本上都是居家辦公,本來線下線上同步推廣的業務,現在只能線上推廣,效率方面比原來差了不是一點半點,待遇相對就比原來差了很多,畢竟我們的工資和獎金都是與績效相關的。
有的說我們單位目前停工停職狀態,只發基本工資,基本就是只能糊口,壓力山大啊。
……
這時候,一個做個體的同學爆發了:你們這都算好了,至少還有收入,還能糊口。我居家都差不多三個月了,自己的店不讓營業了,房租水電樣樣不少,房貸、車貸,一家老小每天吃喝,都是只有出沒有進的份,愁啊,天天盼着疫情快些結束。
……
在全民抗疫時期,這些心酸的事實面前,讓我們看到能有一份穩定工作的重要性。疫情肆虐下商鋪停業、工廠停工、經濟蕭條、人人自危,在疫情的考驗下單位是在背後支撐我們的強有力屏障。
雖然說不上富裕,但卻穩定,它讓我們的房貸能夠及時還上,生活日常所需得以保障。
相比那些做個體生意的,在疫情面前,有工作單位的我們都應該感到一絲小確幸。
在這風雨飄搖的疫情環境下,單位既是庇護我們生活穩定的港灣,也是我們小家經濟來源得以為繼的堅強後盾,它不僅僅只是給我們一份簡單的職業,它更是讓我們實現夢想、展示自己價值的舞台。
對比那些沒有單位的,我們應該學會知足常樂;看清楚我們與單位的關係,我們才能將自己置入公司單位的發展建設中去,讓我們竭盡全力發展潛力,將自己的能力發揮到極致。
經過這場疫情的洗禮,我們應該學會正確審視自己,讓自己更好地融入單位中,讓自己在今後的工作中,更加盡職盡責、傾盡全力,用實際行動珍惜和善待我們的工作單位。
02守住健康才是王道
疫情來勢洶洶,戰「疫」時代還在進行。疫情始發至今快三年時間,受影響最大的應該是二三十歲的年輕群體。他們在這樣美麗的花樣年紀里,應在全國各大美好山河任意馳騁感受世界的美好。
但是,疫情卻給我們上了寓意深遠的一課,讓我們明白這樣的道理:「想做什麼事,請及時做;想見什麼人,及時見。否則,你永遠不知道明天是否還和今天一樣。」
網上看到眾多疫情死亡案例中很多不乏年輕的生命。二三十歲的年紀,如果沒有疫情,往後的人生還有許許多多的精彩等着我們。
所以,疫情當前就算正值壯年,身體素質不好得重症幾率還是很大。
而那些身體健康狀況好的人,他們免疫力強大,不易被病毒感染到,即使感染,好轉幾率也很大。
所以不管何時,身體才是我們革命的本錢。
熬夜、久坐、暴飲暴食、壓抑情緒、不願意運動……,這些日常習慣看似不起眼,實際無時無刻不在消耗着我們的身體。
工作再出色,都不如有一個健康硬朗的好身體;錢財再多,不如有個健康的好體魄。
人生幾十年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功成名就,名揚千古,也不是每個都可以富貴榮華,能夠身體健康,事事平安順遂,也是另一種形式的富有。
03珍惜與家人相處的每分每秒
猝不及防、來勢洶洶的疫情,平地驚雷般打破了原本平靜的生活,期間也讓我們看清了很多東西,其中最重要的一點是:歷經劫難,我們該怎樣去與有限的時光和諧相處,如何珍惜親情,心懷感恩地生活。
同事80歲的姥姥一直生活在家附近的養老院里。家人每隔兩天就去探望一次,問問老人身體狀況拉拉家常,緩解一下老人心情。一日三餐準時準點,姥姥說:「享福多了!」
然而,突如其來的疫情,將他們的親情按下了暫停鍵,當他們再送去姥姥愛吃的餛飩時,看門的說:「上級有令,任何人不得進出!」最後他們只好失望地把熱乎的餛飩又帶回家。
期間,他們惦記姥姥,也有再去過幾次,都被工作人員催促離開,並表示:「特殊時期,如果出事,誰都擔不起這個責任!」
兩個月後解禁了,他們一家再去看姥姥時,姥姥已經不省人事,不吃不喝躺在床上,姥姥可能也在惦記着家人,也在疑惑是不是嫌自己拖累大家了,都不來了。
之後,姥姥走了……
人生無常,且行且珍惜,不管是家裡的老人也好,家裡的每個成員都好,能夠給予對方溫暖時請不要吝嗇,因為,下輩子不一定能再見。
一場疫情,展現人間百態。
丘吉爾說:悲觀者通常會從機遇中看到難以克服的困難,而樂觀者則從每個艱難險阻中發現機遇。
有的人認為自己的一切不順都是疫情害的,然而,有的人卻在這場「浩劫」中,得到了超脫,認清了生活真相,在保持人間清醒的同時,而依然熱愛生活。
在這個充滿未知的日子裏,我們需要學會接受自己的無為,去迎接未來的有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