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想遨遊進能力的海洋里,拖延症就會成為海浪的助力,幫着它將自己拍回沙灘上。
迎着海浪而上,那是自己在嚮往着未來,被海浪拍停,那是自己要面對的困難。
但被自己的拖延症拍停,那就是給原本的困難上加了更多的困難。
圖片來源網絡
想做什麼,本在做什麼,應該是有條有理的將來時,現在進行時,而不是成了過去時,沒條理的「不知將來是何時」。
目標從拖延症的角度來看,有時就像是一個笑話一樣的存在。
因為拖延症只會阻礙自己的行動力。
對拖延症,自己就要學會讓它從腦海里,行動上消失。
動不動就喜歡放空自己,那是給海浪加上了懶惰版的拖延症
拖延症總是喜歡把大腦放空,放空後就開始懶,懶了,自然是會阻礙自己學習的動力。
做什麼就是做什麼,但在拖延症看來,做什麼不重要,滿足好動的心思才重要。
然後多動症自然和拖延症成了好夥伴。
有時的多動症是因為浮躁,有的是因為精力旺盛,也有的是因為懶。
但多動症沒那麼好玩。
如果覺得多動症好玩,那說明自己幼稚。
如果不知道是好玩,那是自我管理差了。
放空自己是可以的,但放空自己讓自己變懶,就是讓自己服從了拖延症的操控。
圖片來源網絡
把喜歡做的事放在後面,那是給海浪加上了多想版的拖延症
本是現下要做的事,可能就因為拖延症而喜歡放到後面做。
每次這樣的想法,大多都是沒做。
本是忙碌的時間,閑下來就想一直閑,這會形成習慣。
多想版的拖延症對自己沒有一絲的好處,就像是很喜歡吃什麼東西一樣,想着挑到一邊,後面再吃。
偶爾一次可以,但習慣這樣做就不太好了,別人還以為你不喜歡吃,直接給你夾掉,要是趕時間,別人可能都已經享受到了美味,而自己,還沒享受到。
做什麼事情,學什麼東西,做就要認真,而不是一下忙,一下閑。
一時的滿足感都得不到,那是給海浪加上了空虛版的拖延症
當自己感到空虛無助,但又慢吞吞的時候,海浪的拍打會更用力。
這就是來自各方的壓力。
當自己在學習提升自己的時候,滿足感雖談不上能有很多,或是一直有,但是能讓自己學到東西,當時的滿足感還是有的。
但要是一時的滿足感都沒有得到,那就會讓自己感到很空虛,然後就會把很多煩惱裝進腦子裡。
圖片來源網絡
空虛的拖延症會讓自己變得更容易懷疑自己的能力,還會沒有安全感。
想要遠離這個拖延症,自己就要把做事方式,思維方式轉變一下。
第一:不想本在做的事之外的東西,鍛煉注意力。
第二:不要給自己壓力,該是什麼就是什麼,學會想得簡單點。
第三:要經常獎勵自己,充實自己。
原本的海浪是做事學習時遇到的外部困難,而拖延是做事時自己給的困難。
遨遊在知識能力的海洋里,得要加足馬力才行,不怕困難,就怕自己給自己找沒必要的困難。
原創:風不言君
禁抄禁搬(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