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的西德,43歲的麥克是一個功成名就的律師,談不上位高權重,但也是活得優渥富足,儘管如此卻很少看見他有舒心的快樂,總是若有所思心事重重的樣子,連他跟女票歡愉之後,也漠然的不顧對方的情緒感受心情,例行公事般的自顧自的做好早餐,有一句無一句敷衍着,直至女票悻悻無趣的摔門而走,也看不到他試圖挽留或者是解釋,更不要說心生漣漪。看着窗外地鐵急駛而過,若有所思的思緒,把他帶回了1958年的西德
1958年的麥克15歲, 在一個陰雨覆蓋下的電車上突感不適,東偏西倒地下車之後,一陣眩暈各種嘔吐。正巧回家的漢娜看到了這一切,熱心地用手帕擦拭着早就被雨淋透了的麥克,還提來水桶幫助清洗地上嘔吐物,看到麥克恍惚的樣子,溫情的擁抱安撫着麥克「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回到家的美克很快被查出來患上了猩紅熱,在母親的照料下,幾個月之後逐漸恢復了健康 ,而那天雨中漢娜熱情的相助,始終放在心頭,或許是出於禮貌,帶上一束鮮花來到了漢娜家裡,以表示感謝。
第二次的見面,漢娜卻表現出來異常的冷漠,場面一度陷入尷尬。手足無措之後致謝準備離開,漢娜卻叫住了他,表示,我也要去上班,待會可以一路從行。
15歲的麥克聽話地站在走廊等待,透過門縫也正好看見成熟的36歲的女人,青春期的萌動瞬間便被漢娜妙曼的身材所吸引,直到兩個人四目相對,羞澀的麥克害羞的奪門而逃。但這一場景便一直留在了年輕的麥克腦海里。
第二天被漢娜深深吸引的麥克再次來到漢娜家門前,房門緊鎖不知所措的時候,漢娜從樓下提着兩桶煤走了上來,看見門前站立着的麥克,漢娜也驚愕了一下,旋即若無其事的給麥克說道:「樓下還有兩桶煤,提上來」說話的語氣沒有半點客氣,彷彿相識已久,理所應當的順其自然。
當滿臉煤灰的麥克再次站在漢娜面前的時候,看到麥克窘迫拘束的樣子,漢娜低頭嫣然一笑,「小子,你得洗洗......」放好浴缸的水,看到麥克手足無措羞澀的樣子,漢娜說:「放心,我不會偷看的」
躺在浴缸里的麥克,透過窗格看着漢娜,拘謹、尷尬又說不出來的舒適和欣喜溢滿臉上。漢娜拿來一張大毛巾 ,裹在麥克的身上,毛巾落地同樣赤裸身體的漢娜站在麥克的身後 ,這一年漢娜36歲。
有過這一次激情之歡之後,麥克更沉迷其中,他躲不過對一個成熟女人的慾望。只要有時間總是會跑到漢娜家裡。漢娜也引導着麥克逐漸懂得了魚水之歡的歡愉 。
直到有一天麥克拿回來一本書,並饒有興緻的給漢娜讀起其中精彩的片段,漢娜沉浸其中,並不加吝嗇的誇讚着,當麥克把書遞給漢娜說:「你也可以讀的」,漢娜一把推開了遞過來的書,並說:「我更喜歡聽你朗讀......」
在漢娜誇獎麥克非常擅長朗讀的時候,麥克不知道怎麼回答,尷尬一笑的時候,漢娜臉上卻顯示出來非常生氣的神情反問道:「有什麼好笑?」
麥克在與漢娜的交往過程中,其自信心得到了極大的鼓舞,過去在同學面前沉默寡言的麥克,現在也可以在比賽中,展現出極大的運動天賦,幫助球隊不斷的拿分。
一天麥克再次來到漢娜售票的那輛車的線路,故意地上了最後一節車廂,原本以為漢娜看到她 ,會飛奔過來撲向自己,卻發現漢娜看見自己之後,回頭便避開。不明究里的麥克第二天來到漢娜家裡,想問清楚或解釋點什麼,漢娜看見他之後卻大發雷霆,並大聲地斥責麥克根本不想看見自己。無論麥克如何解釋,換來的卻是一句:「你根本無法影響我的情緒,你還沒有重要到可以影響我的情緒,兩個人的怨氣逐漸在升級,麥克也意識到自己的惡作劇過頭了,像一個犯了錯的小孩,向漢娜吐露了內心的真實想法。
漢娜改變了遊戲規則,每次兩個人見面,得先讓麥克先給她朗讀一篇文章,在每一次朗讀的過程中,麥克也感受到漢娜往往會因為書中故事人物、情節的跌宕起伏,深陷其中,或喜笑顏開,或黯然神傷淚流不已。
從此,朗讀成了麥克和漢娜約會中的一個約定俗成,哪怕是在歡愉之前
相處的日子總是快樂的,相處的日子更需要一些驚喜,為了讓漢娜感受更多的快樂,麥克邀約漢娜來一場遠足騎行,兩個熱戀中的人,兩輛一路帶風的單車,滿目風吹麥浪的美景和着連空氣都醉人的風,載滿了兩個人沿途的歡笑。
小店駐足,店家送上菜單,漢娜拿着菜單顯得不太自然的急促,麥克溫柔地問道你想吃什麼時,漢娜的回答的:「你吃什麼,我吃什麼」餘光轉向旁邊一隊同樣徒步踏青的一幫小孩,對着菜單有說有笑的樣子,麥克並沒有意識到漢娜臉上的囧迫。簡單的吃完東西,女店家客氣的向麥克說:「希望你媽媽能夠滿意今天的飯菜......」麥克一句話沒有回答,當著女店家的面,給漢娜來了一個深吻。
路過一個教堂,教堂裏面正在排練優雅婉轉的歌聲,吸引了漢娜,走進教堂安安靜靜地坐在最後一排,動情地欣賞着唱詩班的演出 。隨着歌聲的起伏 ,淚盈滿眶,這一切也讓站在一旁的麥克為之動容,靜靜地欣賞着漢娜的嬌美,宛如天使一般 。
很快因為漢娜優異的表現,獲得了升遷的機會,但似乎漢娜對這次的升遷非但沒有表現出來欣喜的感覺,反而被安排到辦公室工作,顯得焦躁不按。
麥克也迎來了自己的生日,同學們特意為了準備了一場生日慶祝 。心思完全不在線的麥克還是果斷地拒絕了同學的安排和邀請,哪怕其中一個漂亮且對他非常有好感的女同學的邀請。
撇下同學麥克飛也是地奔向漢娜家, 全然不知漢娜正因為升遷的事顯得格外的焦慮、暴躁。兩個人又是一番激烈的爭吵。麥克告訴漢娜,今天是自己的生日,但,為了能見到你,我甚至已經推掉了同學特意為自己舉辦的生日會。而漢娜沒有解釋脾氣焦慮暴躁的原因。
情緒稍事冷靜 ,漢娜為麥克放好了浴缸的水 ,沒有任何的表情卻特別認真的為麥克擦拭着身體,而後兩個人的深吻,也顯得特別的用心,久久的捧着麥克的臉,顯得那麼的不舍。一番柔情之後,漢娜告訴麥克,你該回到同學身邊了。而麥克並沒有察覺出來任何異樣。
應酬完同學的聚會,等麥克再次回到漢娜住所,這裡早已人去樓空 ,片紙未留 。很顯然漢娜並不想麥克知道自己的去向和行蹤。
時間過得很快,轉眼來到了1966年,這時的德國已經結束了戰爭, 但對納粹的審判正在繼續。此時的麥克也已經是海德堡法學院的一名高材生,並參加了羅教授組織的一場《剖析德國人之罪》的專題研討會。
萬萬沒有想到的是,就在這場開庭旁觀的審判中,麥克聽到並看到了久別已久的漢娜。時隔8年的漢娜此時此刻卻坐在被告席上,法庭正在就二戰時期納粹集中營守衛對猶太人所犯罪行,接受受害者、倖存者的控訴。
漢娜被指控在納粹集中營擔任看守期間,虐殺集中營中的猶太人。倖存者控訴 ,漢娜在集中營期間,有個特殊的嗜好 ,總是喜歡挑選年輕女孩,先給她們安排住所,提供食物 ,然後讓這些女孩為其進行朗讀。但,事後冷漠地將這些女孩送往了毒氣室。
在一次空襲中,教堂被炸彈擊中,面對熊熊燃燒的教堂,作為看守,漢娜及其同夥,非但沒有協助逃離,反而鎖上了教堂的大門,導致300名猶太人被活活燒死。
這個消息無疑對麥克來說是個晴天霹靂, 他想不到漢娜的離開是去參加了納粹國防軍;更想不到的是自己曾經深愛的女人,居然是一個殺人惡魔。偶然的相遇得到的這個結果,讓麥克猝不及防。他根本無法接受這個現實。
當法庭拿出一份報告,指控該報告為漢娜所寫,並要求漢娜現場比對筆跡的時候,漢娜面對法庭遞過來的紙和筆,凝視許久,遲遲未能動筆。
麥克瞬間回想起過去跟漢娜在一起的日子,為什麼漢娜老是喜歡讓他朗讀;為什麼面對菜單漢娜會顯得焦慮;為什麼他告訴漢娜,你自己也可以看書時 ,漢娜想都沒想便把書推開。
漢娜是文盲,她不識字,不會寫字!
回到法學院,面對同學的質疑:六個女人讓300個猶太人活活被燒死,我們還需要了解什麼?這個問題時 ,麥克無言以對。
難道還有比承認自己是文盲,從而獲得減輕處罰甚至改變整個判決結果 ,更有利於自己的事嗎?堅守着這個文盲的秘密 ,是減輕自己羞恥感的最佳選擇?
最終在聽從了羅教授建議去跟漢娜談談的最後關頭,麥克選擇了放棄。
期間, 麥克走訪了奧斯維辛集中營 ,看到堆積如山的鞋子;看到集中營的焚屍爐;看到集中營居住的環境,對漢娜的恨超越了曾經日思夜想的愛,他無法說服自己。最終等來宣判日,漢娜因涉嫌主謀屠殺猶太人被判終身監禁 。
多年以後,麥克離婚帶着自己的女兒回到了曾經生活的小鎮。這裡有着少年時自己跟漢娜的所有痕迹 。鋪天而來瀰漫的痛苦分分秒秒在折磨着麥克。
翻開自己曾經朗讀給漢娜聽過的書,一股抵擋不住的衝動,讓麥克開始為漢娜再次開始了朗讀。漢娜在監獄很快收到麥克寄來的磁帶,當打開錄音機,聽到熟悉的聲音時 ,漢娜完全手忙腳亂地失控了。
麥克不斷地給漢娜錄製着朗讀磁帶,從來不識字,不看書的漢娜,第一次走進監獄圖書館,根據麥克的朗讀,找到一本又一本的書,逐字逐句的開始了識字 ,慢慢地也學會了寫字,但通過學習,用僅有能寫得歪歪扭扭的字,寄給麥克的信 ,全部石沉大海。
又過了20年,漢娜因表現良好,獲得了減刑。當麥克接到監獄打來的電話,告知這一消息之後,決定去監獄見漢娜一面。
這一年麥克43歲;漢娜63。
兩個人的見面激動又平靜,麥克依然無法釋懷漢娜二戰期間做過的事情,而漢娜依然叫着那個熟悉的稱呼:「小子」
安排好一周之後接漢娜出獄,開始新的生活,麥克懷着無比複雜的情緒離開監獄 。為漢娜的出獄準備着。
一周之後,麥克得到的卻是漢娜在監獄,站在一堆書籍上,上吊自殺的消息。走進漢娜曾經住過的監舍 ,麥克懊悔不已。其實在內心他早就原諒了漢娜,走不出的僅僅是他自己。完成了漢娜交託的遺願 ,麥克也決定將自己與漢娜的故事,分享給自己的女兒 ,有了分享秘密才能解脫,牢籠才能成為柵欄,儘管他們只相處了一個夏天。卻成為了他一生印記。
漢娜越傾聽於朗讀,她對文化世界中美好事物的嚮往,就越強烈。她對自己文盲身份的自卑就越恐懼,對自己納粹身份的厭惡就越痛苦。直到那場與麥克最後的見面,本想得到的一個擁抱,也被麥克冷漠地拒絕。她才明白了,人們為什麼會那麼咒罵她,抵觸她 ,厭惡她 。也許唯有死亡才是最後的歸宿。
即使是自殺,她也不願意書本被鞋子踩臟。
史蒂芬·戴德利作品,2008年美國、德國同時上演。
2009年初的第81屆奧斯卡上,該片共獲包括最佳女主角在內的5項提名,最終溫絲萊特憑藉該片折冠當年奧斯卡影后。
片中存在大量的大尺度鏡頭,但是,站在性愛的角度去看待這部影片 ,顯然是不嚴肅 。影片雖然是愛情題材的故事片,但是,更是一種對二戰深刻的反思。無論是勝利者還是失敗者,戰爭所帶給人們的傷害,永遠都是無法抹平的。
誰又會是一場戰爭的勝利者?
誰又會是一場戰爭的失敗者呢?
對於人類本身而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