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希望每個人吃一塹長一智。然後,都有機會不斷覺悟,走向理解應對生活的更高層級,從而,在短短的一生里,儘可能多地享受健康幸福快樂。只是,塹,每個人都必須得吃。吃塹,本身是一件痛苦的事情。情有可原的是,每個人對面臨或潛在面臨的塹,都有一種天然的抵觸或拒絕。因此,在吃塹面前,如何吃?吃了怎麼辦?以什麼態度吃?
需要討論的地方還不少,於是,弱弱建議一下下。
建議1:千萬不能用消極的態度吃塹
用消極的態度對待塹,只會放大塹的作用和功效,讓吃塹者力不從心難以下咽。所有的塹(困難、挫折、虧)都一樣,都外強中乾,你退它進,你弱它強。以消極的態度吃塹,即便勉為其難吃下了,也很難消化,一定會導致各種不適。最普遍的不適或副作用,便是錯誤理解塹的來由、動機,明明多數人都遭遇了,自己卻覺得最冤枉最委屈。繼而,產生出許多不滿和埋怨,並因此延伸出猜疑和無中生有的懷疑,進而因此表達不滿,或攻擊別人、社會、命運。不適感,會潛移默化影響人的思維、行為方式,讓人在毫無知覺的情況下,扭曲偏離看人觀事的正確角度,從而一錯再錯,滑入厭世嫉俗的怪圈。
建議2:務必品出塹的味道和內涵
既然吃了,務必品出味道和內涵。不管是誰,塹是一定要吃的,誰都無法避免或逃避。因此,吃的態度一定要好。因此,既然吃了,就要品出味道、吃出內涵。塹這東西表面上是災難或委屈、意外、痛苦,實際上包含着人生需要的苦口良藥。輪到自己吃了,證明自己一定做錯了些什麼,天災人禍除外。我們需要找到自己錯誤的問題,是大意了、失算了、僥倖了,還是偷懶了、心虛了或想當然了,不論怎樣,一定要找到問題。找到了,然後有針對性地克服,切除,避免重犯。不斷吸取教訓了,針對自己的構成塹的難度會越來越大,越來越少。以此類推,吃塹的頻率會降低,吃塹後的收穫會增加,不知不覺中,人會擁有脫穎而出的機會和本領。
建議3:主動尋找胸有成竹地吃塹
主動尋找胸有成竹地吃塹才是上上策。既然塹逃不掉,必須吃,我們為什麼不能主動吃呢?人世間的所有事,但凡一主動性質就變了。主動尋找塹,無異於主動尋找問題、發現問題,然後,胸有成竹地克服規避解決。主動尋找塹,無異於主動尋找商機,因為,所有的機會都蘊藏在困難、低谷和失敗中。主動尋找塹,無異於主動提振信心,信心是戰勝一切艱難困苦的最有力武器。主動尋找塹,無異於主動表達了樂觀,悲觀者看困難貌似正確,樂觀者看遠景才是贏家。於塹而言,反正是吃,主動尋找着吃,吃着吃着,或許,一個不小心就吃成人上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