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山腳望秋

2022年09月28日08:56:41 美文 1066

鮑旭明

散文:山腳望秋 - 天天要聞

散文:山腳望秋 - 天天要聞

有些地方去過了就忘不了,還想去。

楓葉又紅的日子,還是這個村子,還是那幾個人,我們來了。

山腳下的村子是標準的徽派瓦舍,青瓦白牆,青是黑瓦上沁出了滑溜溜的蘚,白色的牆時間長了,呈現出灰白,村子的名字也美,靈山村

和那些熱門的人流如織的大美鄉村比,只是靜。它是我們在一次摩旅俱樂部的征程中,幾個人脫離了大部隊,誤打誤撞遇見的,匆匆瀏覽而過,卻深深放在心上。

村落未經雕琢的原生態讓人欣喜,遠遠望見了上次來看到的明代梯田,工工整整,順着山勢蜿蜒,彷彿讓人穿越過去,一眼千年。

初秋時節,植被沒有了夏天那樣盛氣、絢爛的顏色,倒也鬱鬱蔥蔥地呈現在不高的山坡上,那是一張規規矩矩的秋天的明信片。

滋養着植被的一條細長的河流緩緩地穿村而過,將村莊分成南北兩個部分遙遙相對。這般的自然切割讓一切山、水、人都靈動起來,協和極了,那就是靈金河。

進入村中的古水街,一色的青石板鋪路,在這沒有下雨的秋天,石板沒有絲毫濕滑的感覺,心裏有底,踩着踏實。

石板沿水而下連接一側的村落,是村裡的主道,與另外一側有三十幾座石橋相連,方便南北的村民過往。沿着石板路慢行一會兒就來到了河流的出水口。沒想到的是出水口這裡有一座廟,當地人叫「雷租廟」。小小的菩薩廟,佛香裊裊和着俗世的信仰瀰漫升空,配上外面「叮咚」的出水聲,佛家入世普渡的意境莫過於此吧。

過了廟,路邊是一亭子。「五福亭」是供路人和從廟裡出來的人歇腳的地方,秋天金旺,我們也穿亭而過,在這秋日裏祈福一下。

亭子的對面是翰苑牌坊,也是隨山勢的高低而建,是明朝皇帝賜的函安公等三方夫人的牌坊。牌坊上橫雕「翰苑」,豎雕「恩榮」,雕工精湛,紋理歷經滄桑清晰不變,上下翻飛的石刻圖案,無一不在顯示家族的榮耀與底蘊。站在牌坊下,抬頭望去,並不是很高大的牌坊也給人心裏帶去幾分世家的威嚴。

打聽得靈山村的祠堂在附近,這是村人精神寄託的地方。祠堂建於清弘治年間,皇帝下諭,祠堂題名「名世」,原來有男祠和女祠,後來重修,只保留了男祠。古舊的大門和斑駁的牆壁映着歷史的興衰和傳承。

靈山村四周竹海環繞,茫茫無際。靈山村人對竹子的深厚情愫化為了靈山一絕,竹器。在靈山,戶戶都會竹編,竹籃子、竹簸箕、竹斗笠,還有各種竹子的工藝品和琳琅滿目的山貨,就那樣一起放在門口給路過的人挑選。

朋友拿起了平時不常見的斗笠,細細察看中一個失手脫落,巧的是那帽檐落地後,有些韌勁,竟然輕輕地彈起,順着石板路轉起了圈,忙的人像趕集一樣追着去了,引來村人和善的笑聲。

我買下了一根細長的竹笛做個小小的紀念,搽拭了一番,對着山旁的竹林吹了起來,在山腳的這片秋色中,悠揚、青澀的笛聲散開了去。




《巴蜀文學》出品

主編:筆墨舒捲

達州廣播電視報達州新報)《鳳凰樓》副刊選稿基地。

凡在「巴蜀文學」平台上同期閱讀量較高的優質稿件,將被達州廣播電視報選用。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特別說明:作者投稿時,須標明「原創文章,文責自負」字樣,如沒標明或不是原創稿件一律拒用。

美文分類資訊推薦

《如何處理仇人的骨灰》鍾偉民 - 天天要聞

《如何處理仇人的骨灰》鍾偉民

這是一個局,當局者迷;但布局者,心腸毒而細。 有人,就有鬥爭。 認同這樣的困獸斗,才有輸贏;世界好廣闊,退一步。 大家漸漸明白「襪子懷孕」的底蘊,只是不說破;說破了,希望也破了;沒有希望,就沒有快樂,城,徒然剩下一片惡土。
5月10日清晨早上好祝福語圖片 今日早安曖心問候圖片 - 天天要聞

5月10日清晨早上好祝福語圖片 今日早安曖心問候圖片

5月10日清晨早上好祝福語圖片 今日早安曖心問候圖片,提前有一段新的一天,大家早安,愉快,愉快的黎明,愉快的早晨,早安,吉祥,安康,幸福,如意,平安又健康,大家早上好,今日心情要多快樂,多開心,多漂亮。
溫馨的早安問候語,充滿了幸福與溫暖,為您開啟美好的一天 - 天天要聞

溫馨的早安問候語,充滿了幸福與溫暖,為您開啟美好的一天

也許忙碌的日子讓彼此疏離,但知心朋友一生難忘。莫讓時間沖淡友誼的酒,莫讓距離拉開思念的手,當時光流逝,斗轉星移,你依然是我最好的朋友!早安,朋友!人一定要禁得起假話,受得住敷衍,忍得住欺騙,忘得了承諾,放得下一切,百鍊成精,淡定從容。早安!
一個人越清醒,越有些「不合群」,原因很簡單。 - 天天要聞

一個人越清醒,越有些「不合群」,原因很簡單。

一個人越清醒,越有些「不合群」,原因很簡單。在人際交往的複雜網絡中,我們常常會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那些思想成熟、認知層次高的人,往往顯得與周圍的環境格格不入,顯得「不合群」。這種現象並非偶然,而是有其深刻的原因。
人過五十,最好的活法,就這八個字。 - 天天要聞

人過五十,最好的活法,就這八個字。

人過五十,最好的活法,就這八個字。五十歲,是人生的一個分水嶺。走過青春的熱血與衝動,經歷過中年的忙碌與奔波,我們逐漸步入了知天命之年。在這個年齡階段,如何活得更好、更有意義,成為許多人思考的問題。其實,人過五十,最好的活法,就是這八個字:釋
請不要刪除我們的聯繫方式,好嗎? - 天天要聞

請不要刪除我們的聯繫方式,好嗎?

啊!你聽到了嗎,親愛的朋友,時間真是無情啊!它是一種力量,讓我們不斷前行,讓我們不斷改變。世界變得如此快速,而我們也變得越來越難以找到那些曾與我們共同經歷的人和記憶。是的,也許有那麼一天,我們不得不面對這種情況——我們將無法再保持聯繫。
一個人後半輩子的福氣,是這麼攢出來的 - 天天要聞

一個人後半輩子的福氣,是這麼攢出來的

文丨桃小菁春風十里不如你,小菁在這裡,等着你!很多人都信前世因果,認為這輩子的福氣是上輩子積攢下來的,這輩子的苦難也是上輩子欠下的。前世因,後世果,看似有一定的道理,但其實並不盡然。事實上,這輩子的福氣其實也可以靠這輩子來攢,即使上輩子欠下了很多債,這輩子也有改變命運的可能。
"心懷美好,迎接新的一天" - 天天要聞

"心懷美好,迎接新的一天"

低頭見塵埃,抬頭見花海,這句話描述了人生的兩種態度。在生活中,我們難免會遇到各種困難與挑戰,面對困境時,有的人選擇低頭看塵埃,沉浸於細枝末節的煩惱之中,而有的人則抬頭見花海,從困境中尋找希望與美好。這種心裏面帶着鮮花的態度,決定着我們生活的質量。生活的美好,的確取決於自己的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