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他人
也許曾經有人這麼建議你哪些地方可以改進——比如反應速度快一點,不要凡事都那麼較真,多跟別人打交道,多讀點書;也許他們還會旁敲側擊地暗示你,最好表現得更外向一些,而不是覺得怎麼舒服就怎麼來。
每當這種時候,你可能會愈發堅定地認同自己,說不定還會鼓起勇氣堅持原則,接受真實的自我。
你會發現,世界上還有許多跟自己有同感的人。這就像在一片混亂中找到了立足點和避難所。在那裡,你可以做自己,遠離壓力,不用理會別人讓你「做改變」的善意建議。
有趣的是,這種內心的安寧會讓我們儲備能量,思考自己能否接受某些挑戰。當別人不再向我們發起挑戰時,我們反而會想挑戰自我。
一位來訪者的故事
多年來,我的家人和丈夫都試着說服我,我不該總想着自己的缺點——但他們的建議對我來說毫無意義,我很反感。——他們想要改變我。
當我意識到自己屬於內向型的人時,我遇到的很多問題都可以解釋通了。我請親朋好友讀了一些講內向型人格的書,他們終於明白了,也能理解我了。我對自己的負面看法也隨之消失。
我有了全新的認識——「我很正常,不需要做出改變」。
若干年後,我突然想知道,自己能不能做出改變。我希望進一步融入職場,跟同事們有更多的交流。為此,我大受鼓舞,全身心投入地嘗試了許多方法,包括替代療法和心理治療。我也說不清是什麼發揮了作用,總之現在我跟同事處得更好了。
沒有人會因為別人覺得怎樣好,自己就為之做出相應改變。
改變的過程非常艱難,還可能引發焦慮。因為,你必須深入思考如果自己改變會變成什麼樣。
如果想要做出改變,你就得充分調動自己的積極性,還要保證精力充沛。
了解人格類型
意識到自己屬於某種人格類型,會為你提供所需的能量儲備。
你可以從「放鬆並接納真實的自我」這個階段大步邁進「努力改善自身」這個階段,並從中獲益匪淺。
了解自己的人格類型能讓你獲得內心的安寧,但最好別把它變成永久的休息或停滯。
每個年齡階段,每種生活境況,都會帶來新的機遇和挑戰,需要你深入體察內心感受,學會以全新方式應對自身掙扎。如果每次遇到障礙,你都想「之所以會遇到障礙,是因為我屬於高敏感或內向型,所以我必須學會接受」,你就可能失去成長的機會。
END
世界上沒有什麼是一成不變的,人一輩子都在不斷成長。某個年齡段無法解決的問題,也許在下一個人生階段就能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