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我們家兒子的一封信

2022年07月14日23:35:14 美文 1830

點擊藍字,關注更多精彩內容


致我們家兒子的一封信 - 天天要聞

親愛的兒子

時間過得真快,一轉眼你已經到了初三,十幾年來,你從一個懵懂的稚兒已經成長為一個帥氣的小夥子了,高過媽媽身高很多的你,已經變得沉默而內斂。嘴角四周扎滿了黑乎乎的鬍鬚,眼神寧靜深沉,透着一種獨立的距離。

致我們家兒子的一封信 - 天天要聞

可是媽媽現在卻不知道該怎麼和你交流,因為你雖然有了大人的身高、體重,內心有了「我已經長大」的認知,但其實你還是個孩子,很多想法並不成熟甚至幼稚且不考慮後果。說到這裡,你肯定會說,「才不是呢,我已經長大了」好,我們今天就來談談你是否長大的問題。


記得從很小的時候,你就習慣有事找媽媽。你總是說:


媽媽,我的衣服髒了,你幫我洗洗。

媽媽,明天我們去郊遊,你幫我收拾好要帶的行李。


一直以來,我習慣了聽你這樣吩咐,總以為你還小,我也習慣了一直照顧你。可是,現在已經住校的你,是一名大孩子了。你是班裡的體育委員,籃球場上的小明星,是班級宣傳委員。而且在市級的物理競賽中頻頻獲獎,被同學們譽為「物理大師」。我和爸爸為你而感到自豪。


但是兒子,人無完人,金無足赤。你沒覺得嗎?在生活方面你的自理能力特別差。據生活老師反映,你的床鋪總是最亂的,鞋子、衣服亂擺亂放,起床後被子經常不疊。每周五放學,你都要把一周來的臟衣服打包回家,讓媽媽洗。即使是夏天,你也是如此。有些衣服堆放在一邊因汗漬而產生異味,導致室友對你抗議。


就算在家裡,如果我不整理,你的房間總是一團糟,每次進去我都會被你房間的凌亂所震驚,而你卻不以為然,認為這是男子漢的個性,大丈夫就應該不拘小節。


每當周末,咱們家的情況基本是:我在衛生間洗衣服,爸爸在廚房給你做好吃的,而躺着沙發上玩手機放鬆的你,總是在我拖地擦桌的時候才抬抬頭。曾經的我以為,你只要學習好,爸爸媽媽什麼願意為你做。


可是如今,我卻發現,這樣犧牲自己、全力為你的方式,並沒有培養出我們想要的那個懂得珍惜的孩子,卻反而造就了一個羽翼退化、意志嚴重消磨的孩子。


我們越是愛你、縱容你對父母無休止的依賴和索取,你心底里的自私和懶惰就越是無休止地滋長…


我相信,中國媽媽愛孩子在這個世界上是數一數二的。從孩子上幼兒園、上小學、上中學、上大學,到找工作、結婚、生孩子,媽媽無時無刻不在操心——即使為孩子把心操碎了,她們也毫無怨言。


兒子,分享一篇我曾經看過的文章給你:

一位出生在上海的猶太人後裔沙拉,育有兩子一女。後來她離婚了,帶着三個孩子移居以色列。初到以色列時,沙拉靠賣春捲來維持全家的生活。

致我們家兒子的一封信 - 天天要聞


那時的沙拉還是習慣按照中國式媽媽的思路來想問題:再苦也不能苦孩子。於是,她每天送孩子們去讀書,然後自己開始做春卷、賣春卷。當孩子們回家後,她又一個人忙着做飯,孩子們則圍在暖洋洋的火爐旁等着媽媽把飯菜端上桌……她對孩子唯一的要求是:只要能考上大學就行。


這樣的情形維持了一段時間,終於有一位鄰居大嬸看不慣了。有一天,她過來對沙拉的大兒子說:「你已經是大孩子了,應該學會幫助你的母親,而不是看着你母親忙碌,自己就像廢物一樣。」然後這位大嬸又不滿地對沙拉喊道:「別以為生了孩子你就是母親,自己想怎麼溺愛就怎麼溺愛。你這樣不是在愛孩子,而是在害孩子!」


沙拉後來發現,在以色列家庭里,孩子無一例外都要參與家務勞動,而且越是富裕家庭的孩子越是被父母推出家門體驗艱苦生活。於是,沙拉誠懇地接受了這位鄰居大嬸的意見。


為了培養孩子的生存技能,她以有償的方式讓孩子們幫忙賣春卷,賣掉一個春卷可以提成20%,而孩子們正是在賣春卷的過程中學會了和陌生人打交道。沙拉還畫了一張值日表,掛在家裡的牆上,值日表上規定了誰哪天洗衣服、做飯、打掃房間。經過「家庭會議」,大家一致決定設立「值班家長」,並且規定了「值班家長」的任務。


沙拉的大兒子擔任「值班家長」的第一天,一大早就拖好了地板,並就近買來了麵包當早餐,還宣布當天的晚餐是炒白菜和煲一個湯。因為三個孩子輪流值日,所以每周日的早晨,沙拉都可以睡個懶覺,而當天負責值日的孩子會到冰箱里取出酸奶、麵包,再煎個雞蛋,然後把早餐擺好。

致我們家兒子的一封信 - 天天要聞


寵愛孩子人人都會,甚至連母雞也會。可是,學會這樣「狠心」地去愛孩子,就不是一般人能夠做到的了。


如今,沙拉的兩個兒子都成了成功的鑽石經銷商。沙拉在她寫的一本書里這樣總結猶太媽媽教育孩子的秘訣:「心軟是害,狠心是愛。誰溺愛孩子,誰總有一天會為孩子包紮傷口。」

兒子,我是你的媽媽,但是,愛不是替代。望你能懂。


愛你的媽媽



成長袋


近年來,西方教育界通過實證和反覆實踐得出一種能夠讓青少年願意打開心扉,積極關注和回應的溝通方式—— 「關注優勢法(strength-based approach)」 :即溝通者在和青少年、家庭成員以及孩子們的正式或非正式的「重要影響人(key players)」溝通時,內容注意圍繞探討如何發揮青少年本人、家庭環境以及可用資源的優勢和強項,避免不斷談及青少年的不足、缺陷、問題和失常之處。「關注優勢法」的溝通可以從這三個方面入手:

1)了解他們的每個觀點

2)增加他們從樂觀面看待青少年的可能性3)最大可能地在青少年過渡到成年人的某個方面幫助他們


相應的,運用「關注優勢法」可以做「優勢發現評估」:關於年輕人和ta的環境、需求、抱負,以及那些非正式的重要影響人。這種方式還能發掘到年輕人以及家庭未經開發和未請求過的自然支持系統,例如孩子遇到了某個問題感到困惑,而家族成員里正好有人成功解決過該類問題或有資源可以協助解決,這對提高孩子的適應力和身心健康就大有裨益了。


備註:是否為重要影響人,由ta實際對青少年的影響程度來判斷。正式的重要影響人如老師、教練、父母、親戚、男女朋友等,非正式的重要影響人如朋友、鄰居、熟人、校友等。


參考文獻

Hewitt, B., Clark, R., & Hart, K. (2009). Navigating the obstacle course: an evidence-supported community transition system. Transition of Youth & Young Adults with Emotional or Behavioral Difficulties, 2, 50- 54.


圖&封面/源網絡

致我們家兒子的一封信 - 天天要聞


陽光啟程,教育立本

看更多育兒好文

做有未來視野的父母

加入陽光家長在線

-- 育兒煩惱,一掃無憂 --


美文分類資訊推薦

《如何處理仇人的骨灰》鍾偉民 - 天天要聞

《如何處理仇人的骨灰》鍾偉民

這是一個局,當局者迷;但布局者,心腸毒而細。 有人,就有鬥爭。 認同這樣的困獸斗,才有輸贏;世界好廣闊,退一步。 大家漸漸明白「襪子懷孕」的底蘊,只是不說破;說破了,希望也破了;沒有希望,就沒有快樂,城,徒然剩下一片惡土。
5月10日清晨早上好祝福語圖片 今日早安曖心問候圖片 - 天天要聞

5月10日清晨早上好祝福語圖片 今日早安曖心問候圖片

5月10日清晨早上好祝福語圖片 今日早安曖心問候圖片,提前有一段新的一天,大家早安,愉快,愉快的黎明,愉快的早晨,早安,吉祥,安康,幸福,如意,平安又健康,大家早上好,今日心情要多快樂,多開心,多漂亮。
溫馨的早安問候語,充滿了幸福與溫暖,為您開啟美好的一天 - 天天要聞

溫馨的早安問候語,充滿了幸福與溫暖,為您開啟美好的一天

也許忙碌的日子讓彼此疏離,但知心朋友一生難忘。莫讓時間沖淡友誼的酒,莫讓距離拉開思念的手,當時光流逝,斗轉星移,你依然是我最好的朋友!早安,朋友!人一定要禁得起假話,受得住敷衍,忍得住欺騙,忘得了承諾,放得下一切,百鍊成精,淡定從容。早安!
一個人越清醒,越有些「不合群」,原因很簡單。 - 天天要聞

一個人越清醒,越有些「不合群」,原因很簡單。

一個人越清醒,越有些「不合群」,原因很簡單。在人際交往的複雜網絡中,我們常常會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那些思想成熟、認知層次高的人,往往顯得與周圍的環境格格不入,顯得「不合群」。這種現象並非偶然,而是有其深刻的原因。
人過五十,最好的活法,就這八個字。 - 天天要聞

人過五十,最好的活法,就這八個字。

人過五十,最好的活法,就這八個字。五十歲,是人生的一個分水嶺。走過青春的熱血與衝動,經歷過中年的忙碌與奔波,我們逐漸步入了知天命之年。在這個年齡階段,如何活得更好、更有意義,成為許多人思考的問題。其實,人過五十,最好的活法,就是這八個字:釋
請不要刪除我們的聯繫方式,好嗎? - 天天要聞

請不要刪除我們的聯繫方式,好嗎?

啊!你聽到了嗎,親愛的朋友,時間真是無情啊!它是一種力量,讓我們不斷前行,讓我們不斷改變。世界變得如此快速,而我們也變得越來越難以找到那些曾與我們共同經歷的人和記憶。是的,也許有那麼一天,我們不得不面對這種情況——我們將無法再保持聯繫。
一個人後半輩子的福氣,是這麼攢出來的 - 天天要聞

一個人後半輩子的福氣,是這麼攢出來的

文丨桃小菁春風十里不如你,小菁在這裡,等着你!很多人都信前世因果,認為這輩子的福氣是上輩子積攢下來的,這輩子的苦難也是上輩子欠下的。前世因,後世果,看似有一定的道理,但其實並不盡然。事實上,這輩子的福氣其實也可以靠這輩子來攢,即使上輩子欠下了很多債,這輩子也有改變命運的可能。
"心懷美好,迎接新的一天" - 天天要聞

"心懷美好,迎接新的一天"

低頭見塵埃,抬頭見花海,這句話描述了人生的兩種態度。在生活中,我們難免會遇到各種困難與挑戰,面對困境時,有的人選擇低頭看塵埃,沉浸於細枝末節的煩惱之中,而有的人則抬頭見花海,從困境中尋找希望與美好。這種心裏面帶着鮮花的態度,決定着我們生活的質量。生活的美好,的確取決於自己的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