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思錄:生命與死亡

2022年07月14日04:54:09 美文 1686


沉思錄:生命與死亡 - 天天要聞


沉思錄:生命與死亡


李南方


生命是在時間中完成的。時間是生命之流。人們用時間丈量生命,用生命丈量時間,時間與生命互為尺度。一個永遠不變的事實是:在人類不斷接續的總體生命之鏈中,個體生命之環無一不速朽,生命註定要隨時間流逝,沒有誰能超越。但是在時間面前,人總要以其短暫對抗永恆,竭力顯示生命的勝利。這就是生命的悲壯,人的悲壯。

青年時代,我夢想出類拔萃,夢想做一個自己幸福也使別人幸福的人。我因此而迎着時間的激流,努力尋求智慧,以圖創造。那時,我何曾想到會有倦於奮鬥的一天。

可如今,當我跨入中年,碰到時間無形的界碑,我突然發現,我的生命已經褪盡青蔥的顏色。偶一回首,便看到有那麼多蓬勃旺盛的東西被時間泯滅而令人驚心。

在與日俱增的沉思里,我時常想起流逝的歌聲。像今天的青年一樣,我也有過歌聲伴隨的歲月,我的激情與空有的壯志,幾乎是被那個時代的歌(包括從歷史中傳來的被鮮血洗亮的歌)點燃的。而且我敢說,我那時的歌聲也足以點燃別人。

我很早就會歌唱。當我還是個孩子的時候,我的歌唱就像村外小河的流水聲和那河岸上的花香,時常飄蕩在故鄉的田野與山岡,飄蕩在小學校園以和被炊煙籠罩的屋宇間……更多的時候,則是在明月和星辰之夜的光輝里飛揚。在故鄉人心中,我是天資靈慧的少年歌手。而我的青春歌唱,更如同飛揚的火焰與熱血的沸騰之聲,激蕩在軍營嚴整的隊列里,激蕩在軍隊大學的樓舍外和廣場上,也激蕩在我走過的群山巨壑與川澤水雲之間。那些燦爛華美的光焰照燎和映蔚着眾多同樣是青春的心靈。那些鋥亮的音符,至今還在當年的夥伴和同學們的記憶中閃耀。

但不知從什麼時候起,我很少再歌唱了。即便放聲歌唱,也是偶然而不經意的事。眼下,縱然新潮迭起的當今時代曲把萬千青年捲入醉夢,叫他們瀟洒,我卻感到彆扭。這固然與其中的那些鄙俗淺薄的歌引發的厭惡感不無關係,但更本質的原因是,我的生命再不屬於風華歲月,再也沒有歌唱的活力,時間把它們帶走了。或許還可以說,我是把唇吻的歌唱轉為內心的歌唱了,這就是專靜的沉思。而後,歷經錘鍊,這些沉思化為詩情。

事實上,在生命的行進中,我不知不覺從一個在激情的火焰里歌唱的敘情者轉而成為一個思想者。而一個思想者的精神世界已有足夠大、足夠輝煌空間容納我自由奔放的靈魂。要知道,那個空間涵納了古今萬象,宇宙千河,任由我的靈魂在那裡升騰與沉醉、飛翔與棲息;同時也在那裡與眾多的靈魂和自己的心相會,也在那裡熾烈的歌唱,在那裡構築自己的夢想王國。那個空間的浩瀚、宏麗,燦熳與瑰奇,使我的靈魂耽戀於其中而永不厭倦。

然而,即使是這樣,在記憶的磁盤裡,那些流逝的歌聲是永存的。它們在我的心靈深處飄旋迴盪,有時會禁不住衝出喉嚨,從無聲變為有聲。可大異於當年的是,如今唱來,那些往昔的歌都浸透了悵惘,無論與它們固有的情調多麼不協調,它們似乎都變成了的輓歌。這是為什麼?是因為那些歌鉤連着往事、鉤連着逝去的時間和生命,是它們牽動了我舊日的懷抱,並觸發了我現時的感慨,多少人生況味都融匯於其中。在無人之境獨自歌唱時,我往往會不由自主地呼喚着、追問着:「青春啊!你在哪裡——你在哪裡呀?」伴隨着這內心的聲音,不肯輕彈的淚水會奪眶而下。這的確是一種祭奠、一種哀悼,為了我已被風化雨蝕而逐日亡故的那一部生命。這也是一種刻骨的眷念,一種痛心的回望,為了太美麗、太神聖而早就不再屬於我的永逝的青春和那被辜負了的少年壯志。

可這一切都註定是無可奈何。一個人的生命是這樣短促——前不見生,後不見死,俟至興旺,已近衰落。這難道不是悲哀嗎?然而,生命卻因此而寶貴;生命的歷程也因此而成為探索的歷程,並由於探索而產生價值。基於這種信念,我又時常在思索生命,思索死亡,思索死亡中的生命和生命中的死亡。

死亡是什麼?死亡是生命中一切震撼力的源泉。是它喚醒了心智,讓人去認識生命和世界,進而才有了生命的激揚與世界的更新。因此,死亡不是黑暗,而是深邃的照明。如果沒有死,非但沒有生,甚至沒有時間,沒有創造,同時也沒有愛,沒有所謂價值。但是,對於生命,死亡是不可親見的真實。因為不可親見,不可捉摸,在現實生活里,在我們心目中,死亡既像飄逝的聲音,飛遁的魔影,又像是永遠纏繞着我們的夢魘。

人是唯一能認識生命和死亡的動物。但由於生命過程的非重複性、生命時限的不確定性,由於死亡震撼力的強大與不可抗拒性以及死亡的晦暗、死亡體驗的無記錄性,使人對生命知道得太少,對死亡誤解太多。要不,人為什麼會懼怕死亡,有時又輕視死亡或虛擲生命呢?難道不是死亡引起的顫慄破壞了生命的安寧?

其實,生命的過程就是死亡的過程。死亡不是在生命盡頭的那個點上,而是以似乎看不見的隱性狀態從起點到末端始終伴隨着生命。生與死同行,生命才存在;生與死分離,死亡即顯現。更準確地說,除了意外因素導致生的迅速盡逝、死的驟然畢現,使生與死的自然進程永久終止,在時間的舞台上,是生的逐漸退場,死的逐漸亮相,最終完成了生命和死亡。因此,死亡不是未來,不需要迎接,也不可能拒絕,死亡離誰都很近。

既然死亡和生命如影隨形,死亡又有什麼可懼怕的呢?懼怕死亡豈不是懼怕生命?

既然生命的道路就是死亡的道路,難道不可以說,生命的意義也就是死亡的意義、為什麼而生也就是為什麼而死?死亡和生命同樣寶貴,同樣神聖,同樣值得珍視啊!

三年前,也是這個季節,也是春天,我有過一次面臨死亡的真實體驗。為了走向「死」,除幾首「最後的詩篇」,我還打算留下一份並非簡短的「遺言」。但是,在它尚未完成、只是有了開頭的時候,「死亡警報」突然解除。然而這個遠遠言之未盡的開頭部分,卻把我當時的非常心態和向死而生的體驗部分地記錄了下來。現在,我願意將這份題為《生命的曲線——美和詩的追求》的殘篇「遺言」盡錄如下:

【似乎到了這樣的時刻,我必須回顧我的創作道路,並思考它深層的動因;實質上這就必須追溯我的生命歷程。

我堪稱創作的生涯已經二十年,其間主要是詩的創作。儘管我沒有名噪聲馳,主要作品還不為世人所知,但無妨自命:我是詩人。

真正的詩人,從來就以詩為生命,同時也以生命為詩。他們的詩,就是生命以最高的語言藝術形式外化和量化的結晶。通過這種結晶,人們能夠估量出詩人生命的價值,並把這種結晶看作他生命的象徵。而這種象徵的力量,雖然來自生命,但它能超越生命,不隨詩人自然生命的消亡而消亡。

作為詩人的我,也努力於用詩的形式,使生命的過程轉化為文字記錄的歷史,使物質的生命變成精神的生命。儘管詩所包含的主要是過去,是那些遙遠的心象,但假如它是能夠穿越時空的表徵,是高懸的藝術語言的星座,那麼它就會放射出不滅的光芒,精神生命的呼喊就會在物質生命寂滅之後長久回蕩。這種價值所在的東西,往往不是詩人自身所能估量的,但詩人的命運最終由此裁決。

同樣,我的詩是否具有這樣的價值和高度,也不是我所能知曉的。然而實現這種目標是我的希望:對於我,這希望是不滅的。

開頭我說:「似乎到了這樣的時刻」這是一個什麼樣的「時刻」呢?

感謝現代醫學的觀察手段,它能夠把人體內部器官的疾患直示於眼前。有幸也不幸,近期,我成為這種觀察的對象,並被告知患有肝臟腫瘤。雖然其性質尚未確定,但死亡和危險的陰影已在我生命里徘徊,生命的終點也許離我不會太遠。對此,我無法抵抗也無所畏懼。我知道,死亡是堅定的,它決不為抵抗所動搖,也不因畏懼而退卻。但這無疑打破了我的人生計劃,促使我在生命尚存之日,從創作生涯的角度,再溫往昔短暫的途程,希望有所獲取。

我對死亡無所畏懼,但我眷戀人生,眷戀它的美好和無盡的惠賜。而我的無所畏懼,自然是一種超越意識,但這種意識不是對生命的漠視。恰恰相反,它是由於對生命的熱愛,對生命及其價值有過某種幽浚的探索,有過某種程度的深切體驗和理解才有的一種理性的升華。誰都會看到,生命的寶貴、神聖和壯美,是在它的有限與大千世界的無限相對立中顯現出來的。像所熱愛生命的人那樣,我珍惜生命的全部價值。這正是我如今要掉首回眸生命和反芻重咀生活的原故。】

還沒等我把想要寫的話全部寫出來,進一步的檢查報告出來了:我肝部的陰影不是惡性腫瘤。理所當然,我命不該絕,死亡沒有亮相。但是,我猛然間經歷了一次死亡考驗。我直面死時的從容不迫和充滿激情而又沉心靜慮的鎮定,卻在這個與死亡幻影的遭遇里表現了真實;而我已有的言表也道出了我對死的珍視及對生的眷戀與熱愛。雖然那時的理解與今天不盡相同,可我今天要說的依然如是:生命固然不會像時間那樣長流不息,但是生命的勝利能超越時間,而這種超越在於為人的使命而奮鬥,在於將能夠創造價值而擁有意義的生命在時間中充分展開。即使死亡是時間與空間的徹底崩潰,卻不是所有的死亡都如此結局。偉大者的死亡猶如永生。

無論我怎樣依戀過去,依戀那些已經流逝的時間,可是,我終歸在不斷地趕赴未來,終歸在時間的激流中勤而忘倦地繼續奮鬥着、創造着,這正是為了讓生命以不朽的光彩照耀着時間。

生命的行進一如既往,我的信念也一如既往:只要我能夠感覺時間,能夠看見太陽升起和落下,我的腳步就會向明天邁進,我就會用今天的生命輝華照亮明天的道路。


1993年3月



沉思錄:生命與死亡 - 天天要聞

美文分類資訊推薦

《如何處理仇人的骨灰》鍾偉民 - 天天要聞

《如何處理仇人的骨灰》鍾偉民

這是一個局,當局者迷;但布局者,心腸毒而細。 有人,就有鬥爭。 認同這樣的困獸斗,才有輸贏;世界好廣闊,退一步。 大家漸漸明白「襪子懷孕」的底蘊,只是不說破;說破了,希望也破了;沒有希望,就沒有快樂,城,徒然剩下一片惡土。
5月10日清晨早上好祝福語圖片 今日早安曖心問候圖片 - 天天要聞

5月10日清晨早上好祝福語圖片 今日早安曖心問候圖片

5月10日清晨早上好祝福語圖片 今日早安曖心問候圖片,提前有一段新的一天,大家早安,愉快,愉快的黎明,愉快的早晨,早安,吉祥,安康,幸福,如意,平安又健康,大家早上好,今日心情要多快樂,多開心,多漂亮。
溫馨的早安問候語,充滿了幸福與溫暖,為您開啟美好的一天 - 天天要聞

溫馨的早安問候語,充滿了幸福與溫暖,為您開啟美好的一天

也許忙碌的日子讓彼此疏離,但知心朋友一生難忘。莫讓時間沖淡友誼的酒,莫讓距離拉開思念的手,當時光流逝,斗轉星移,你依然是我最好的朋友!早安,朋友!人一定要禁得起假話,受得住敷衍,忍得住欺騙,忘得了承諾,放得下一切,百鍊成精,淡定從容。早安!
一個人越清醒,越有些「不合群」,原因很簡單。 - 天天要聞

一個人越清醒,越有些「不合群」,原因很簡單。

一個人越清醒,越有些「不合群」,原因很簡單。在人際交往的複雜網絡中,我們常常會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那些思想成熟、認知層次高的人,往往顯得與周圍的環境格格不入,顯得「不合群」。這種現象並非偶然,而是有其深刻的原因。
人過五十,最好的活法,就這八個字。 - 天天要聞

人過五十,最好的活法,就這八個字。

人過五十,最好的活法,就這八個字。五十歲,是人生的一個分水嶺。走過青春的熱血與衝動,經歷過中年的忙碌與奔波,我們逐漸步入了知天命之年。在這個年齡階段,如何活得更好、更有意義,成為許多人思考的問題。其實,人過五十,最好的活法,就是這八個字:釋
請不要刪除我們的聯繫方式,好嗎? - 天天要聞

請不要刪除我們的聯繫方式,好嗎?

啊!你聽到了嗎,親愛的朋友,時間真是無情啊!它是一種力量,讓我們不斷前行,讓我們不斷改變。世界變得如此快速,而我們也變得越來越難以找到那些曾與我們共同經歷的人和記憶。是的,也許有那麼一天,我們不得不面對這種情況——我們將無法再保持聯繫。
一個人後半輩子的福氣,是這麼攢出來的 - 天天要聞

一個人後半輩子的福氣,是這麼攢出來的

文丨桃小菁春風十里不如你,小菁在這裡,等着你!很多人都信前世因果,認為這輩子的福氣是上輩子積攢下來的,這輩子的苦難也是上輩子欠下的。前世因,後世果,看似有一定的道理,但其實並不盡然。事實上,這輩子的福氣其實也可以靠這輩子來攢,即使上輩子欠下了很多債,這輩子也有改變命運的可能。
"心懷美好,迎接新的一天" - 天天要聞

"心懷美好,迎接新的一天"

低頭見塵埃,抬頭見花海,這句話描述了人生的兩種態度。在生活中,我們難免會遇到各種困難與挑戰,面對困境時,有的人選擇低頭看塵埃,沉浸於細枝末節的煩惱之中,而有的人則抬頭見花海,從困境中尋找希望與美好。這種心裏面帶着鮮花的態度,決定着我們生活的質量。生活的美好,的確取決於自己的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