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樣一個問題:「一個人最大的敵人是什麼?」
有一個高贊回答說:「人這一生,最大的敵人,不是貧窮,也不是疾病,而是不能掌控自己的人生。總是被這樣那樣的人和事左右,永遠無法按照自己的意願過一生。」
深以為然。作為女人,我們身上有多重身份,我們是媽媽、是妻子、是女兒,我們的生活中充滿的是孩子、丈夫、老人,可唯獨忘了,我們還是自己。
人生路還是要靠自己走,悲喜是自己的,苦難風雨都得自己承受,那些對你的生活指手畫腳的人,都無法替代你。所以,掙脫束縛,做自己的主人,無視別人的偏見,才是女人最好的活法。
正如作家易難,在她的新作《她和她的群島》這本書中寫到:「我的女孩,她想做什麼,想喜歡誰,都是她自己決定的事,不會因為別人的偏見而改變。」
作者在《她和她的群島》書中,講述了6個不同性格的女性,她們通過自己的蛻變和努力,在一地雞毛的生活中,衝破藩籬,向陽而生,最終成為自己命運的主宰者。
1 我的人生我要自己做主
李衣錦是一個長相普通、工作普通的平凡女孩,李衣錦從小到大,都是在媽媽360度無死角的監控下成長的。
小時候上學,李衣錦跟哪個同學交朋友,跟誰坐同桌,媽媽都會管,考試成績退步了,就會迎來媽媽的狂風暴雨。好不容易熬到畢業了,在外地找了工作,可以脫離媽媽掌控了吧?
然而並沒有,媽媽依然經常性地干涉李衣錦的生活。媽媽看不上李衣錦的工作,看不上李衣錦交往的男朋友,李衣錦在媽媽眼裡幾乎一無是處,甚至經常要承受媽媽的挑剔和數落。
在這樣的環境下長大的李衣錦,膽小自卑,每次遭到媽媽的責罵,她總認為是自己做得不夠好。她怨恨媽媽,她最大的願望就是可以脫離媽媽的掌控,但她又不敢當面表達自己的意願。
後來,在表妹和朋友們的影響下,李衣錦變得勇敢起來,她決定不再逃避,跟媽媽開誠布公。
在一次回家探親的時候,李衣錦當著媽媽和姥姥,坦承了這麼多年,在媽媽的強勢面前,自己內心的掙扎和痛苦,並且明確表示:以後的人生,她要自己做主。
擺脫媽媽的控制之後,李衣錦感受到了自由的快樂,自己也變得越來越自信。甚至還支持媽媽,對多年不幸的婚姻划上句號。
人這一生,終究要自己面對一切。面對父母的干涉和包辦,我們要敢於說不,不再活在父母的控制下,自己的人生自己做主。
2 主宰自己人生的人,過得有多精彩
與李衣錦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她的表妹陶姝娜。陶姝娜是李衣錦二姨孟菀青的女兒,陶姝娜從小聰明伶俐,討人喜歡。
陶姝娜從小接受着最好的教育,成績優異,多才多藝,是孟家人眼中的天才兒童。
她的媽媽孟菀青是一個開明的家長,她從來不對女兒過多干涉,凡事都尊重女兒的選擇。
不管是上大學還是選專業,都是陶姝娜自己決定。孟菀青從來不會質疑女兒的選擇,只要是女兒做出的決定,她都支持。
兩個人雖是母女,處的卻像是姐妹,陶姝娜什麼事情都會跟媽媽講,因為媽媽是她的後盾,她信任媽媽。
這樣長大的陶姝娜,勇敢自信,敢於追求自己的理想,凡事都有主見。陶姝娜不僅是名牌大學的博士生,還進入了自己心怡的單位實習,追到了自己喜歡很久的男神,生活得很精彩。
掌控了自己的人生,做自己人生航向的舵手,就能擁有更加精彩的生活。當一個人真正主宰自己的人生,為自己而活的時候,才是真正的尊重生命。
3 勇敢逃離過去,天地更寬廣
李衣錦的媽媽孟明瑋是孟家的老大,作為家裡的大姐,孟明瑋從小就很懂事,幫着父母把兩個妹妹帶大,幫着媽媽管理工廠,她的世界就是家裡的這一方小天地。
孟明瑋從來沒有說過自己想做什麼,一切全靠媽媽做主。就連結婚,也是聽從媽媽的安排,嫁給了工廠里一個老實的工人。
然而,孟明瑋婚姻的不幸卻由此開始。她的丈夫內心扭曲,他恨父母對自己的入贅毫不在乎,也恨自己娶了一個瘸腿的女人。他把所有壓抑的憤怒,都發泄在了孟明瑋的身上。
他用最惡毒的話,辱罵孟明瑋,他用最冷漠的態度,對待孟明瑋,甚至在孟明瑋懷孕的時候,對她暴力相向。
孟明瑋想過離婚,可是為了女兒,也怕別人說閑話,只能忍氣吞聲,得過且過。
女兒長大獨立後,孟明瑋提出離婚,卻被丈夫一口回絕,還遭遇更加變本加厲地辱罵。絕望的孟明瑋曾經想過跳樓自殺。後來在女兒和媽媽的幫助下,孟明瑋終於離了婚。
離婚後的她,從未覺得如此輕鬆過,如同卸掉了一座大山。
有多少人跟孟明瑋一樣,身處於不幸的婚姻中,卻沒有勇氣走出來,或許為了孩子在堅持,或許怕別人的閑言碎語。
可是,生活是自己的,我們不需要活在他人的眼睛裏,不需要活在孩子的世界裏,更不需要活在世俗價值觀的裹挾里,我們有自己的生活,我們自己的人生,自己負責。
有人說,女人有兩次命運,一次是父母給的,一次是婚姻給的。事實上,女人的命運可以是自己給的。
人生如行船,方向掌握在自己手中,才不會受傷,只為自己而活,才能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