薦讀丨人生最難的修行:遇事不怒,對錯不辯,輸贏不爭

2022年06月30日12:51:31 美文 1637

薦讀丨人生最難的修行:遇事不怒,對錯不辯,輸贏不爭 - 天天要聞

善戰者不怒,善柔者不辯,善勝者不爭。

看過一句話:「遇事不怒,對錯不辯,輸贏不爭,才是為人處世的大智慧。」

仔細想想,確實如此。

人所有的煩惱,皆來自於內心的不安寧。

有修為的人,沉得住氣,看得透是非,放得下得失,活得通透洒脫,從容自在。

01

不怒,是一種修為

「怒」字拆開就是「奴心」,人憤怒時,心就被奴役了。

看過一個《發怒的毛驢》的故事。

有一頭毛驢,本來在磨坊里任勞任怨地拉磨,突然一條流浪狗跑過來搖着尾巴冷嘲熱諷道:

「哎呦,你這頭傻驢真可憐,只配在院子里拉磨,你活一輩子還不如我活一天快活!」

毛驢聽後頓時怒火衝天,飛快地衝上去。

可是狗跑得太快沒追上,它越想越生氣,完全沒有心思幹活了。

這時主人八歲的兒子跑過來要騎驢,毛驢正好沒地方發泄,一腳將孩子踢出去,孩子摔得頭破血流。

主人非常惱火,直接把驢賣到了屠宰場。

驢子的悲劇,其實現實生活中我們都或多或少經歷過。

生活中,總會遇到一些對你說三道四的人。

因此喪失理智,大動干戈,只會讓情緒失控,釀成無法挽回的僵局,到頭來吃虧的還是自己。

正所謂:一忍可以制百辱,一靜可以制百怒。

怒而不言,氣話不入耳,放過別人,也是放過自己。

作家歌德的詩歌在當時廣為傳頌,但也有些人懷有成見。

有一次在一條狹窄的小路上,歌德遇到了一個批評家。

批評家素來看不慣歌德的作品,他高傲地說:「我從來不給蠢貨讓路。」

歌德沒有生氣,反而退讓到路邊微笑着說:「我恰好相反。」

面對不愉快的事,一笑而過是最有力的還擊。

做人要像河流一樣,遇到障礙就繞開,繞不過去就蓄積力量,漫過去。

蘇東坡說過一句話:

「卒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挾持者甚大,而其志甚遠也。」

做人,贏在和氣,敗在脾氣,貴在大氣。

能壓得住脾氣,才能掌控好自己的人生。

02

不辯,是一種格局

網上看過一個提問:「跟人爭辯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評論區有個答案,說出了大部分人的真實想法:

當時爭得面紅耳赤語無倫次,只想壓倒對方,回頭復盤的時候才想到精妙的反駁,然後越想越生氣。

你也有過類似的體驗吧:

和別人爭論之後,事後覺得自己沒發揮好,更是懊悔不已。

一次爭吵,兩次傷害,徒做一些無謂的消耗。

企業家馬斯克曾說:

「我現在不和人爭吵了,因為每個人只能在他的認知水準上去思考。

以後有人說二加二等於十,我會說你真厲害,你完全正確!」

寧和明白人打一架,不和糊塗人說句話。

不輕易爭辯,是處事的智慧,更是做人的格局。

北宋名相富弼,長於辯論。

有一次,一個窮秀才當街攔住他,說:「聽聞你能言善辯,我來問你一個問題。」

富弼溫聲答道:「可以,您請說。」

「若有人公然辱罵你,你該如何應對?」

「我會裝作沒有聽見。」

那人嘲笑富弼是個縮頭烏龜,浪得虛名,轉身離去了。

一旁的僕人急了。

富弼說:「此人帶着怒氣而來。我若與他爭論,必定吵得面紅耳赤。即便吵贏了他,也是口服心不服,徒勞無益。」

莊子曰:大辯不辯。

如果你錯了,多說無益;如果你沒錯,事實自然水落石出。

瓷器永遠不要去和磚頭對抗,認知低的人不必試圖糾正。

這樣,大家互不干擾,在各自的世界裏相安甚好。

靜水流深,智者寡言。

學會沉默和隱忍,明事理多思考,潛心修鍊自己,這才是做人的大格局。

03

不爭,是一種智慧

《道德經》中講: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

爭,不過是不甘心,為了爭一口氣。

然而強求太多,實則是跟自己過不去。

看過一個小故事。

有個漁夫,為一家漁隊捕魚,每天樂樂呵呵出門,即使空網也哼着歌歸來,日子活得簡單快樂。

有一天,他意外捕撈到一塊金子,欣喜若狂,那晚他沒有唱歌,幻想着未來。

第二天,他賣了那塊金子又借了一筆高利貸,買了一艘漁船,雇了幾個漁夫,做起了捕魚的生意。

幾年下來,生意越做越大。

可他卻再也笑不出來了,每天不是擔憂天氣好壞,就是要跟其他漁隊競爭魚價,內心沒有片刻安寧。

一次龍捲風讓船觸礁,損失慘重,漁夫心情跌落到極點,沮喪地走在海灘上。

這時,他看到一個流浪漢躺在沙灘上,曬着太陽哼着歌。

漁夫不解地問:「你一無所有,怎麼會這麼快樂?」

流浪漢說:「我有陽光,有健康,有自由,為什麼要不快樂?」

漁夫恍然大悟,他想起以前自己也是個知足常樂的人,只是因為一味地去爭取,失去了快樂的本能。

國學大師南懷瑾說:

生命中只有被慾望迷亂了的人,才一定要分出尊卑高下。

不爭,是人生至境。

不爭,不是不追求而是不強求,知道該做什麼,什麼是最適合的。

愛而不能求而不得,本就是人生常態。該來的終究會來,不該來的強求也沒用。

凡事儘力就好,不要過於強求結果。

菜根譚》說道:「夫唯不爭,天下莫能與之爭。」

人生最曼妙的風景,不過是靜而不爭,知足常樂,得之坦然失之泰然,內心淡泊自在隨緣。


老子有曰:「善戰者不怒,善柔者不辯,善勝者不爭。」

平心靜氣,方能成就大氣;沉默不言,就是最好的辯解;保持一顆平常心,人生就會少很多煩惱。

人活一世,是一個不斷與自己、與世界和解的過程。

來源:洞見

美文分類資訊推薦

《如何處理仇人的骨灰》鍾偉民 - 天天要聞

《如何處理仇人的骨灰》鍾偉民

這是一個局,當局者迷;但布局者,心腸毒而細。 有人,就有鬥爭。 認同這樣的困獸斗,才有輸贏;世界好廣闊,退一步。 大家漸漸明白「襪子懷孕」的底蘊,只是不說破;說破了,希望也破了;沒有希望,就沒有快樂,城,徒然剩下一片惡土。
5月10日清晨早上好祝福語圖片 今日早安曖心問候圖片 - 天天要聞

5月10日清晨早上好祝福語圖片 今日早安曖心問候圖片

5月10日清晨早上好祝福語圖片 今日早安曖心問候圖片,提前有一段新的一天,大家早安,愉快,愉快的黎明,愉快的早晨,早安,吉祥,安康,幸福,如意,平安又健康,大家早上好,今日心情要多快樂,多開心,多漂亮。
溫馨的早安問候語,充滿了幸福與溫暖,為您開啟美好的一天 - 天天要聞

溫馨的早安問候語,充滿了幸福與溫暖,為您開啟美好的一天

也許忙碌的日子讓彼此疏離,但知心朋友一生難忘。莫讓時間沖淡友誼的酒,莫讓距離拉開思念的手,當時光流逝,斗轉星移,你依然是我最好的朋友!早安,朋友!人一定要禁得起假話,受得住敷衍,忍得住欺騙,忘得了承諾,放得下一切,百鍊成精,淡定從容。早安!
一個人越清醒,越有些「不合群」,原因很簡單。 - 天天要聞

一個人越清醒,越有些「不合群」,原因很簡單。

一個人越清醒,越有些「不合群」,原因很簡單。在人際交往的複雜網絡中,我們常常會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那些思想成熟、認知層次高的人,往往顯得與周圍的環境格格不入,顯得「不合群」。這種現象並非偶然,而是有其深刻的原因。
人過五十,最好的活法,就這八個字。 - 天天要聞

人過五十,最好的活法,就這八個字。

人過五十,最好的活法,就這八個字。五十歲,是人生的一個分水嶺。走過青春的熱血與衝動,經歷過中年的忙碌與奔波,我們逐漸步入了知天命之年。在這個年齡階段,如何活得更好、更有意義,成為許多人思考的問題。其實,人過五十,最好的活法,就是這八個字:釋
請不要刪除我們的聯繫方式,好嗎? - 天天要聞

請不要刪除我們的聯繫方式,好嗎?

啊!你聽到了嗎,親愛的朋友,時間真是無情啊!它是一種力量,讓我們不斷前行,讓我們不斷改變。世界變得如此快速,而我們也變得越來越難以找到那些曾與我們共同經歷的人和記憶。是的,也許有那麼一天,我們不得不面對這種情況——我們將無法再保持聯繫。
一個人後半輩子的福氣,是這麼攢出來的 - 天天要聞

一個人後半輩子的福氣,是這麼攢出來的

文丨桃小菁春風十里不如你,小菁在這裡,等着你!很多人都信前世因果,認為這輩子的福氣是上輩子積攢下來的,這輩子的苦難也是上輩子欠下的。前世因,後世果,看似有一定的道理,但其實並不盡然。事實上,這輩子的福氣其實也可以靠這輩子來攢,即使上輩子欠下了很多債,這輩子也有改變命運的可能。
"心懷美好,迎接新的一天" - 天天要聞

"心懷美好,迎接新的一天"

低頭見塵埃,抬頭見花海,這句話描述了人生的兩種態度。在生活中,我們難免會遇到各種困難與挑戰,面對困境時,有的人選擇低頭看塵埃,沉浸於細枝末節的煩惱之中,而有的人則抬頭見花海,從困境中尋找希望與美好。這種心裏面帶着鮮花的態度,決定着我們生活的質量。生活的美好,的確取決於自己的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