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勤春來早,奮進正當時。日前,記者來到位於惠陽區平潭鎮的中建鋼構廣東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建鋼構」)車間內看到,在機器的轟鳴聲中,下料、焊接、組裝……工人們在各自崗位上忙碌着,各項工作正有條不紊地推進。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中建鋼構瞄準目標,正開足馬力搶生產,全力以赴努力實現新春「開門紅」。
中建鋼構全力以赴努力實現新春「開門紅」。
開足馬力搶生產,年產目標定下14萬噸
中建鋼構二號車間是公司最大的鋼結構焊接車間,布滿了等待處理的碩大鋼柱、鋼樑、桁架以及零配件。記者看到,車間內一派繁忙景象,切割鋼材,焊接鋼結構部件……工人們在各自崗位上忙碌着,各項工作正有條不紊地推進。
「車間主要是製作鋼結構,製作好了運輸到項目施工現場,到了現場再安裝。」二車間主任陳海雷打了個形象的比喻說,鋼結構焊接如同「拼積木」,在車間里需要製作好柱子、橫樑等一個個不同形狀、不同規格的鋼結構並焊接成型。
在車間,隨處可見戴着安全帽、穿着工作服的工人,蹲在一堆鋼結構面前,任憑手裡的焊槍發出刺眼的藍色火光,打磨產生的金色火花四處飛濺。陳海雷說,近期在焊接100毫米的中厚鋼板時,因材料重、焊接空間狹窄,大家改變操作思路,從側面或者對面鑽到箱體裏面工作,在加裝通風措施的輔助下,大家克服困難加快生產進度。目前,該公司在華南片區的項目有50多個,如在建的廈門會展中心、深圳南山科創Ⅰ標、Ⅱ標,前海自貿時代等項目建設的鋼結構都是從這裡出產。
新征程,新目標。中建鋼構虎年正月初七恢復正常生產。據介紹,該公司今年定下的年產目標是14萬噸,這是史無前例的一個數字,也就意味着每周的產值達3000噸左右。目前,公司員工基本已全員返工返崗,車間開足馬力搶抓生產,以確保項目的訂單如期交付。
今年將以科研創新激發企業高質量發展
人到場、心到崗。為跑好開局起步的「第一棒」,春節假期一結束,公司就召開了收心會,幫助大家趕走節後綜合征。同時,對各車間進行全面排查,確保安全後才可進入作業。企業防疫防控相關負責人劉紫陽介紹,為嚴格遵守疫情防控要求,公司常態化做好「四個100%」工作;對中風險地區返工人員,首先勸其暫緩返惠,其次在其回惠後採取隔離觀察、「三天兩檢」以及14天自我健康監測等防疫措施。節後返工潮來臨時,中建鋼構在落實政府防疫防控要求的同時,也協調多部門在園區開闢專門的核酸採集處,方便員工進行檢測。
生產車間內,醒目的安全提示標語隨處可見,並有專職管理人員開展巡查工作。此外,還有每日交接班前10分鐘安全教育活動,已經形成了自查、巡查、帶班檢查、每日督查的安全檢查體系,有效杜絕了隱患的發生,提高了員工的責任意識。
據介紹,今年,中建鋼構將以科研創新,激發企業高質量發展。從設計優化、深化優化、工藝優化、工裝優化上着手,整合各類型鋼結構優化標準節點,將節點優化向設計前端延伸,植入設計施工圖中;重點開展並落地「窄間隙深熔焊」「軌道式焊接機械人」等10項工藝革新;改造老舊胎架具,設計優化新型工裝,建立標準化工裝胎架措施庫,高效取用、方便勞作,提升效率。
同時,公司將增添科技動能,加大產品創新力度,如將聚焦光伏屋面、種植屋面、不鏽鋼金屬屋面前沿產品的研發,在既有專利產品基礎上,形成自主產權屋面體系雛形。此外,還鼓勵各層級員工開展技術革新、技術協作、發明創造、合理化建議以及「五小」等活動。
文/圖 惠州日報記者李芳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