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奉行禮義廉恥幾千年的國度,我國自古就非常重視禮教,深厚的禮教文化,源遠流長,一直影響到現在。俗話說禮多人不怪,禮教文化不僅影響着活人,還影響着「死人」。
大家不要覺得這句話奇怪,死人已經死了,怎麼可能還會被禮教文化所影響?逝去的人已經失去了生命,當然不能再遵循禮教文化,這裡所指的是活人對於逝者出於禮義上的尊重。
將逝者入土為安不就是對逝者最大的尊重嗎?在以前,土葬這種喪葬方式相當流行,人死後,後輩或者親屬會將死人裝入棺材,深埋地下。然後用土將棺材掩埋,上邊還要留個土堆。
小門小戶的人家辦喪事的時候,墳頭的小土堆往往很小。達官顯貴、王公貴胄們辦喪事的時候,墳地的封土很厚很高。為什麼棺材深埋在地下,地上還需要留下小土堆呢?
土葬形式落後卻非常講究
很多生活在城市的新生代孩子們,只知道現在新式的火葬,但是卻沒有見過以前流行的土葬。現在國內大部分城市地區都在積極推廣火葬,因為其喪葬方式更加文明,更加節省土地資源。
在火葬盛行的當代,人死後,往往會被送進火葬場,一把火將其付之一炬。但我國幅員遼闊,不少交通閉塞的農村、山區,依然會有土葬形式的存在,當地的人們還是會沿用土葬習俗。
很多年歲大的老人,傳統文化對其熏陶了一輩子,他們就比較守舊,是想要遵循傳統土葬的主要人群。他們認為,人過世之後,還是裝入棺槨,深埋在自己再熟悉不過的黃土之下好。
更有甚者,他們會認為若是隨意更改了老祖宗留下的傳統習俗,自己的靈魂就得不到輪迴。與送進火葬場,一把火付之一炬相比,自己生在黃土地上,死在黃土地中豈不是更好。
土葬的時候往往會留下土堆
說到這個傳統的土葬形式,雖然落後,但是其中的很多講究至今為止還有很多人不懂。就比如,土葬的時候,為什麼會在地表上留下土堆呢?
有些人肯定會說,雖然棺材深埋在地下,但是,地表上留下土堆,這樣墳頭更明顯,不至於讓後人找不到。但是大家想想,如果是單純想在地表留個墳頭的標誌,那墓碑不是更好嗎?
給下葬的人樹立一個墓碑,不僅會在墓碑上給祭拜的人留個記號,而且還能寫清楚死者的簡單生平。顯然,墳頭土堆用作標記的作用是相當片面的。
其實,地上的墳頭有代表地位的象徵,活人有身份地位的象徵,沒想到逝者也會有。
建國後,我國考古專家從國內各地陵墓中挖到了不少的寶貝。在電視節目和網絡上,播報了很多的考古項目。在考古專家開挖古墓時,往往會有封土堆,地位越高對應的土堆越大越厚。
最著名的就是秦始皇陵墓了。到現在為止,秦始皇陵因為其滿滿的神秘感而沒有被發掘。秦始皇陵墓的封土堆保存得相當完備,
秦始皇陵的封土堆相當的大,這也算是陵墓上的土堆,只是皇帝規格下的土堆比較大而已。
除了秦始皇陵外,還有更多的陵墓被人發掘。一般來講墓主人的地位越高,墓地的規模越大,修建陵墓所耗費的資金也就越多。普通百姓的墳墓相當簡陋,甚至沒有一個完整的墓碑。
所以,墳頭的土堆不僅是一個記號,而且還是權力和地位的象徵。人活着的時候,大富大貴,那麼就不會讓死去的人大衰大落。
當然,墳頭土堆的大小不能僅僅根據死者身價的高低來確定。
古代的時候,封建等級秩序相當的森嚴,富裕的人可以將自己的陵墓修建的豪華一點,但是如果地位不高,依舊不能將墓地墳頭的土堆修建的超過規模。
墓地墳頭的規模按照身份等級和官職地位來分配,上到皇親國戚王宮貴胄,下到普通百姓,誰都得遵循。若是隨便違反,都會遭到麻煩。
墳頭沒土堆代表死者沒有身份
其實,除了用於標記和代表身份地位這兩種原因,墳頭土堆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與大家所想的不一樣,並不是所有的墳頭都會弄一個土堆,也會有一些土葬者沒有墳頭的土堆。
墳頭有土堆意味着「此墳有主」,而墳頭沒土堆則意味着「此墳無主」。這是古時候人們流傳下來的一個稅法,可別小看「有主」和「無主」,這往往與墳地主家息息相關。
古時候,科技不發達,人們比較迷信。人們往往認為沒有墳頭土堆的墓地,裡邊埋葬的墓主人要不就是曝屍荒野的無名氏,要不就是幹了很多壞事的壞蛋,因為這些墳地才會沒有土堆。
反觀有土堆的墓地,除去從墳頭土堆可以看出墓主人的身份,還可以知道墓主人生前的光明磊落。
古代人相當重視名聲和貞潔
與現在不同,古代的人們往往非常看重自己的名聲和貞潔,所以死後也會有這樣的講究。現在的人,雖然也有很多人為名而活,但是更多的是為利而活的人。
墳頭有無土堆對後人的影響也不一樣。古人選擇墳地也是有很多說法的,尤其是重視風水一說。那個時候人們認為,墳地風水好的話,可以保佑子孫後代大富大貴,兒孫滿堂。
墳頭有土堆也會起到類似功效,但是墳頭無土堆的話,起到的作用就會相反。這樣不僅會導致子孫後輩人丁稀少,生活拮据,甚至會讓家族走向衰敗。
生死都是人類發展變化不可避免的話題,古人不僅非常重生,重視家族添丁進口,而且還相當重死。為的就是讓一個人活得有頭有尾,歡天喜地出生,體體面面離開。
結語
古人所講究的不僅僅是墳頭的土堆,古人們所重視的細節,往往會體現在生活中的一舉一動和一言一行中。我們如果帶有善於發現的眼睛的話,就會清楚地看到古人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