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增廣賢文》中,有這樣一段話:
「無錢莫入眾,言微莫勸人,待到功成後,把酒言初心。」
這段話的意思是:
當你沒錢,窮困潦倒的時候,就不要跟別人社交,不要融入太多的圈子;這個時候的你,人微言輕,沒有人會在意你說出的話。
而當你功成名就,有錢有名氣後,再次回望初心,那些你當初說過的話,就被大家奉為真理了。
有些人的話之所以成為「名言」,並不是說這句話多麼有道理,而是他站在那個成功的位置,就有資格說出那樣的話。
成功的人,總是容易被他人信服的。
在社交關係里,如果你說話沒有分量,無論你說什麼,別人都會瞧不起你。
-01
瞧不起你的人,才總是忽略你
聽過一個故事。
男人帶着孩子去鎮上辦事,他看到一群人在聊天,上前去拿出一包煙挨個散,給每個男人點煙。
其中有一個女士在其中,他自動略過了這位女士。
最後,男人求人辦事的時候,負責人正是這個女士。
結果可想而知,女人對男人忽略自己的行為耿耿於懷,雖然也辦成了事情,可對男人卻是百般刁難。
這個小故事,其實就是告訴我們:
一個人瞧不起你的時候,他往往會自動忽略你,根本就不重視你。
因為他的潛意識裡認為:「就他那個樣子,不可能給我提供什麼幫助的,我也沒有必要搭理他。」
先入為主,自以為是。
如果在你的圈子裡有這樣的人:
他習慣忽略你,無視你,常常對你的善意表現得無動於衷。
你對他表示尊重,他沒有給你同樣的尊重;
你主動給他發消息,他經常忽略你,不回復你。
這個時候,你就應該明白他的潛台詞。
遇到這樣的人,最好的做法是:比他更冷。
待人友善是修養,這句話不假;但我們的修養和善意,應該留給值得尊重的人。
-02
瞧不起你的人,總是把你當成「調侃對象」
舉個例子:
你們一群人去外面吃飯。
期間大家喝酒聊天,有說有笑,本來是挺融洽的氛圍。
但是,某個人跟你不對付,他話里話外總針對你,明擺着找茬。
當著大家的面,他調侃你,嘲笑你,當眾揭短,拿出一些關於你的陳年舊事說出來供大家開玩笑。
這樣的人,不僅小心眼,人品也很差。
他們的嘴臉畢露無疑,當眾都會如此對你,可想而知他在背後會做出多少傷害你,詆毀你的事情。
一個人總是揪着別人的囧事,軟肋不放過,總是拿出來開玩笑;本質上說明,這個人的人品是不靠譜的。
他面對你的時候,骨子裡有一種「優越感」。
這樣的人,屬於典型的「欺下媚上」。
他認為你不如他,所以他才會欺負你;
周圍的人都比他強,他面對這些人,表現得卑微討好。
還記得電影《樹先生》裏面,阿樹與周圍人的對比嗎?
對於那些人而言,阿樹只不過是他們「調侃,排遣孤獨」的一種方式罷了。
表面上對阿樹比較尊重,實際上他們只是想要利用阿樹,獲得一些愉悅感和談資罷了。
-03
瞧不起你的人,總是貶低、打擊你
你是否聽過這樣的話語?
如果一個女生事業成功,人生順利,人脈資源豐富。
肯定會有不壞好心者在背後詆毀她:
「這麼年輕,就有這麼多的資源,你們相信是她自己的能力?我看,她要麼是靠乾爹,要麼靠男朋友。」
這就是典型的嫉妒,從而變成了「看不起」。
嫉妒使人面目醜陋。
當你成功時,周圍有人詆毀你,嘲諷你的成功;
當你獲得了某些成績,那些人依舊不放過你。
他們很少讚美你,認為你擁有的一切,都不過是「湊巧和偶然」。
實際上,他們越是如此瞧不起你,就越說明他們心中對你十分嫉妒。
嫉妒你的人,正是跳入了「酸葡萄心理」之中。
吃不到葡萄,所以才會說葡萄酸。
你看是不是這個道理?
你會發現,從始至終瞧不起你的人,都是這一小撮。
你失意時,他站在你面前趾高氣揚,頤指氣使;
你成功時,他在你背後指指點點,嘲諷貶低。
面對那些瞧不起你的人,最好的做法是什麼?
當然是選擇「無視」。
你會因為一隻蒼蠅,放棄面前一桌子美食嗎?
作家亦舒在《花解語》中寫下這樣一段話:
「人真的要自己爭氣。當你一做出成績來,全世界和顏悅色。」
你過得越好,擁有越多,生活越幸福,別人就越是氣得跳腳。
瞧不起你的人,就讓他們永遠只能「仰視你」吧。
今日話題:
你有沒有遇到過這些人?
(文章配圖來源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