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股市為啥不能碰?長期和經濟脫節的真正原因

2024年05月11日10:46:09 財經 390685
中國股市為啥不能碰?長期和經濟脫節的真正原因 - 天天要聞 中國股市為啥不能碰?長期和經濟脫節的真正原因 - 天天要聞
16:21
* 所有內容視頻均從 YouTube 共享、轉發和嵌入。 如有違規或錯誤,請聯繫我們刪除。

相關文章推薦

定價4999元,榮耀Magic V Flip要成為攪動摺疊屏市場的鯰魚 - 天天要聞

定價4999元,榮耀Magic V Flip要成為攪動摺疊屏市場的鯰魚

6月13日,榮耀在上海西岸穹頂藝術中心舉行新品發布會,旗下首款小摺疊屏手機Magic V Flip正式發布。Magic V Flip的到來,使榮耀成為當前手機市場里僅有的兩家擁有最全形態摺疊屏手機的品牌之一,更全面夯實了其摺疊屏第一品牌的行業地位。
抄底!抄底!連續出手 - 天天要聞

抄底!抄底!連續出手

中國基金報記者 天心6月13日,A股三大指數集體調整,仍有資金逢低入場。股票ETF市場資金流向數據顯示,周四震蕩行情中,出現超20億元資金凈流入。
《王健林父子的財富逆襲之路》 - 天天要聞

《王健林父子的財富逆襲之路》

# 王健林#在 2024 年新財富 500 創富榜揭曉之際,眾多目光皆聚焦於那些在經濟波動與行業變革中依然穩立潮頭的商界巨擘。其中,王健林與王思聰父子的名字再度閃耀於前十之列,這不僅是對其財富實力的肯定,更是對他們商業智慧與戰略布局成功的有
一季度營收凈利潤雙下滑 葵花藥業“六五規劃”開局即受阻? - 天天要聞

一季度營收凈利潤雙下滑 葵花藥業“六五規劃”開局即受阻?

【太平洋科技資訊】據葵花藥業在4月26日披露的2024年一季報——2024年第一季度,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15.18億元,同比下降14.01%;歸母凈利潤2.55億元,同比下降37.17%;扣非凈利潤2.37億元,同比下降39.18%;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2.04億元,同比下降17.97%。根據財報顯示,葵花藥業力爭在2028實現百億規模的業績,而20
日本央行如期宣布將縮減購債規模,日債收益率上漲,日元怎麼走? - 天天要聞

日本央行如期宣布將縮減購債規模,日債收益率上漲,日元怎麼走?

在今日(6月14日)的利率決議中,日本央行將其短期利率目標維持在0%~0.1%不變,並宣布將減少每月購買的日本國債規模,但要等到下次會議具體確定1~2年期國債購買計劃。 日本央行表示,儘管存在一些弱點,日本經濟已適度復蘇。日本金融環境一直寬鬆。該行預計核心CPI將逐漸上升,儘管物價上漲的影響仍然存在,但私人消費依...
手術機器人“本土造”:成本有望降低,醫保准入仍需綜合評估 - 天天要聞

手術機器人“本土造”:成本有望降低,醫保准入仍需綜合評估

搭載了諸多先進技術的“機器人”是否有望顛覆各類傳統手術? 第一財經了解到,12日,總投資約7億元的直觀復星總部產業基地在上海張江啟用,用於達芬奇手術機器人的本土化研發與生產,消息引發業內關注。而就在2周之前,5月29日,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葛均波團隊在上海通過操作機器人輔助系統,為5200公里外的新疆患者遠...

財經分類最新資訊

鴻蒙份額超iOS,成國內第二大手機操作系統 - 天天要聞

鴻蒙份額超iOS,成國內第二大手機操作系統

自從華為在2019年推出了 HarmonyOS 以來,關於這一操作系統的後續發展情況就一直備受關注。現在,距離 HarmonyOS 首次亮相已經過去了近5年的時間,這一操作系統目前的表現如何也有了最新的消息。近日,#鴻蒙份額超越iOS# 這一話題登上了社交平台熱搜榜單。來自IT之家的報道顯示:“ 2024 年第一季度,華為鴻蒙 HarmonyOS 在...
城市軌交運維時代,軌道減振商如何轉型布局? - 天天要聞

城市軌交運維時代,軌道減振商如何轉型布局?

界面新聞記者 | 尹靖霏城市軌道交通進入存量博弈時代,在資本市場上,在軌道減振這一細分賽道上誰又能“老樹發新芽”,催生出新的想象空間?6月13至15日,2024北京-南京國際城市軌道交通展覽會暨高峰論壇在南京國際博覽中心舉行。期間,國內城軌交通減振降噪綜合服務商九州一軌(688485.SH)總裁曹衛東在接受界面新聞採訪...
抖音,大招! - 天天要聞

抖音,大招!

中國基金報 晨曦抖音支付,來了!6月14日,中國人民銀行官網發布非銀行支付機構重大事項變更許可信息公示(截至2024年6月)。其中顯示,中國人民銀行同意武漢合眾易寶科技有限公司變更公司名稱為“抖音支付科技有限公司”。

全站最新資訊

Model 3同級高顏值純電PK,購車權益一目了然 - 天天要聞

Model 3同級高顏值純電PK,購車權益一目了然

618購物狂歡季如約而至,車企們也緊跟潮流,紛紛推出了限時購車優惠,為消費者帶來了一波又一波的驚喜。特斯拉、極氪、小米等品牌都不甘示弱,爭相推出了各自的購車政策和禮遇,力求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