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眼看出20克蛋白質丨15種高蛋白食物丨2個西蘭花=1塊牛排?

2024年03月27日17:46:11 美食 48424
一眼看出20克蛋白質丨15種高蛋白食物丨2個西蘭花=1塊牛排? - 天天要聞 一眼看出20克蛋白質丨15種高蛋白食物丨2個西蘭花=1塊牛排? - 天天要聞
14:55
* 所有內容視頻均從 YouTube 共享、轉發和嵌入。 如有違規或錯誤,請聯繫我們刪除。

相關文章推薦

杭州有道名小吃,從宋代流傳至今!很多人起早排隊,捧出個商業傳奇… - 天天要聞

杭州有道名小吃,從宋代流傳至今!很多人起早排隊,捧出個商業傳奇…

"在北方,人們對杭州直觀的認識,杭州小籠包算一個。其知名度,堪比蘭州拉麵、柳州螺螄粉和沙縣小吃。用杭州話讀“包子”,橫豎都覺得彆扭奇怪。讓杭州人覺得更親切的是“饅頭”:裝在小蒸籠里蒸的叫小籠饅頭、一口一個吃得掉的叫喉口饅頭、個頭更大的叫大饅頭;肉餡的叫肉饅頭、菜餡的叫菜饅頭、豆沙餡的叫細沙饅頭、...
5款遭忽視的白酒,100%純糧釀造不輸大牌卻因包裝太差被無視 - 天天要聞

5款遭忽視的白酒,100%純糧釀造不輸大牌卻因包裝太差被無視

  愛喝酒的你,是不是也跟曾經的我一樣,挑酒就看瓶子漂不漂亮?總覺得包裝高檔的酒肯定差不了,結果發現自己老被外表迷惑。  其實在白酒圈裡,有些不起眼的酒,卻是真的“酒不可貌相”,品質好得不得了,有的比那些廣告上天天見的大牌還好喝,純糧食釀造,可實在了。可惜啊,就因為穿得“樸素”,很多人錯過了這些寶貝。  今天,...
中國最難吃的麵條是什麼?網友:第二包方便麵 - 天天要聞

中國最難吃的麵條是什麼?網友:第二包方便麵

在浩瀚的宇宙中,每一顆星星都閃爍着獨特的光芒,正如我們每個人心中那份不熄的追求與渴望。今天,我要與你共同揭開一個引人入勝的故事,讓我們一同探尋那些隱藏在平凡生活背後的非凡瞬間。請跟隨我的筆觸,踏上這段充滿驚喜與感悟的旅程,讓我們的心靈在文字
連續吃同一家店100次會發生什麼?網友:和商家發展到哪一步了? - 天天要聞

連續吃同一家店100次會發生什麼?網友:和商家發展到哪一步了?

大家好,今日分享:連續吃同一家飯店一百次會發生什麼?當你一家店吃100次,就會解鎖一個老闆朋友。你有這種經歷嗎?歡迎分享。有一種信任就是你沒給錢,他甚至都不相信你沒給錢。顧客不能丟,感情還得有,這個老闆怕失去你呀。吃了半年怎麼也學會了,再吃
如何做好乾炸帶魚呢? - 天天要聞

如何做好乾炸帶魚呢?

很多人喜歡吃魚,特別是帶魚非常多人喜歡吃,而且做法簡單直接上鍋一炸就是一道美味。但是有的人炸的就很酥脆肉嫩,連魚翅都能直接嚼下去了,但是也有人炸的很皮的,今天教大家3個小竅門學會了人人都會做一道酥脆的干炸帶魚。

美食分類最新資訊

晨讀 | 愛吃鹹的父親 - 天天要聞

晨讀 | 愛吃鹹的父親

父親愛吃腌菜,也許是因為,曾經吃不到鹽。   父親腌菜的癖好越來越嚴重了。過去他熱衷於芥菜、蘿蔔、黃瓜和大蒜,現在連白菜、辣椒、鴨蛋和海帶結都要腌上一腌。冰箱的保鮮層里,擺滿了他腌制食物大大小小的玻璃瓶。有一回,我看到玻璃瓶里放滿了生薑。我問父親,生薑為什麼要腌?父親說,腌一腌有味啊。果真沒幾天,吃...
內蒙古移動護航嫦娥六號攜月背“土”特產順利回家 - 天天要聞

內蒙古移動護航嫦娥六號攜月背“土”特產順利回家

6月25日,隨着一聲聲歡呼,嫦娥六號攜月背“土”特產在內蒙古自治區四子王旗阿木古郎草原順利着陸,又一次刷新中國在太空探索領域新紀錄,作為通信行業國家隊的內蒙古移動繼嫦娥五號返航後圓滿完成了嫦娥六號探測器返航通信保障任務。內蒙古移動現場開展保障任務  作為嫦娥六號探測器着陸的重要通信保障部門,在接到保障...
原來豆角和它是絕配,飯店大廚都這麼吃,一口瞬間胃口大開 - 天天要聞

原來豆角和它是絕配,飯店大廚都這麼吃,一口瞬間胃口大開

夏季!有這幾款蔬菜,是我們北方人跨不過去的坎,揮之不去的陰影,再好的美食天天吃頓頓吃也有吃夠生厭的時候。它們就是茄子、黃瓜、絲瓜、豆角。尤其是豆角,它貫穿整個夏季和秋季,幾乎家家戶戶都在種植,由於豆角生長迅速產量大,吃不了就去市場賣,賣不掉

全站最新資訊

此物劇毒!一家五口全中招,2人進ICU! - 天天要聞

此物劇毒!一家五口全中招,2人進ICU!

一句開不了口的“我喜歡你”普通人會改口說:“我想你了”文藝青年最愛說:“今夜月色真美”廣東人則會說:“我煲咗湯俾你”▲圖源:聊廣場說到廣東人對煲湯的追求那可謂是“天上飛的,地上爬的”能拿去煲湯就絕不放過……▲圖源:深圳粵TV各式各樣的中藥材更是廣東人的心頭好不過湯可以每天喝藥材可不能隨便放最近就有一家...
斯蒂芬·沃爾特:美國應該從中國外交中學到些什麼? - 天天要聞

斯蒂芬·沃爾特:美國應該從中國外交中學到些什麼?

【文/斯蒂芬·沃爾特,翻譯/觀察者網 郭涵】在所有競技領域,競爭對手間總是在嘗試超越彼此。他們探索可以提高自身水平的創新,努力模仿任何看上去讓對手成功的元素。我們在體育、商業與國際政治中都能觀察到這一現象。模仿並不代表着亦步亦趨,但忽視令別國獲益的政策且拒絕適應現實則很容易一敗再敗。今天,也許唯一能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