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國際婦女節:那些你可能聞所未聞的侵犯詞彙 - BBC News 中文

2024年03月20日17:53:11 娛樂 12646
三八國際婦女節:那些你可能聞所未聞的侵犯詞彙 - BBC News 中文 - 天天要聞 三八國際婦女節:那些你可能聞所未聞的侵犯詞彙 - BBC News 中文 - 天天要聞
4:44
* 所有內容視頻均從 YouTube 共享、轉發和嵌入。 如有違規或錯誤,請聯繫我們刪除。

相關文章推薦

去音樂節結婚?有“00後”發聲:帶個喇叭吧,不然聽不清|時評 - 天天要聞

去音樂節結婚?有“00後”發聲:帶個喇叭吧,不然聽不清|時評

#多地音樂節可在現場領證結婚#近日衝上熱搜。記者把這個消息分享一位“00後”音樂節愛好者,她回復:“那不吵得都聽不見頒證的人說啥了?”還建議當天大家帶個喇叭或“小蜜蜂”。此前,四川成都和浙江寧波都曾在音樂節期間引導辦理婚姻登記。這個周末,草莓音樂節將在烏魯木齊市水磨溝區開唱,水磨溝區民政局將於13日15點至...
《五十公里桃花塢5》朱丹又亂說話,這次是針對朱珠和仁科! - 天天要聞

《五十公里桃花塢5》朱丹又亂說話,這次是針對朱珠和仁科!

《五十公里桃花塢5》中,朱丹是一個主持人,所以她的表達欲也特彆強。但要是說話不夠得體的,表達欲強就不是一件好事了,反而會成為觀眾的笑柄,甚至會讓現場的人很尷尬。在最新一期桃花塢中,朱丹說話又帶刺了,這次她說話的對象是朱珠和仁科。

娛樂分類最新資訊

眼尖網友發現殲-15T機庫“神秘嘉賓”:我們都愛看! - 天天要聞

眼尖網友發現殲-15T機庫“神秘嘉賓”:我們都愛看!

近日,總台記者來到遼寧瀋陽,獨家探訪殲-15T的機庫,眼尖網友發現機庫“神秘嘉賓”網友紛紛表示:“真的太帥了”“我們都愛看” 相關閱讀福建艦服役日期將近 殲-15如何升級迭代?近距離揭秘近距離觀看“攔阻鉤” 去殲-15T機庫一探究竟...
92歲游本昌學拍短視頻,每天熬到凌晨 - 天天要聞

92歲游本昌學拍短視頻,每天熬到凌晨

“我11歲登台學的是‘戲比天大’,現在拍短視頻學的是‘心比少年’。”短視頻時代,92歲的游本昌也在追趕時代潮流,用短視頻建立起和年輕人的情感鏈接,也鼓勵大家勇於追求、敢於創新。游本昌孫女游盈綺“吐槽” 爺爺游本昌:刷視頻比年輕人還狠,每天熬夜到十一二點,還要給他科普熬夜的危害!游本昌關於面對世界的態度,...
木蘭花謝,鴛鴦蝶飛:雪妮唐佳半世紀傳奇愛情的最後一幕 - 天天要聞

木蘭花謝,鴛鴦蝶飛:雪妮唐佳半世紀傳奇愛情的最後一幕

這幾年,TVB隔三岔五就會傳出老藝人的訃告。他們可能是港劇兒童熟悉的“媽媽”“外公”“舊街坊”“老同事”……我們一邊感慨時代結束,一邊懷緬那些追劇的時光,漸漸地習慣了跟這些熟悉的面孔告別。只是雪妮去世的消息,還是讓大家更揪心一些。7月3日,雪妮因為胰臟癌離世,享年78歲,而兩個星期前,她的丈夫唐佳墜樓身亡...
上午剪綵還精神,下午竟成永別! - 天天要聞

上午剪綵還精神,下午竟成永別!

誰也沒想到,這一天,相聲界的老前輩楊少華老師永遠地離開了我們。這位94歲的“老戲骨”,上午還在天津一家飯店裡坐着輪椅,笑呵呵地剪綵,下午就傳來了他去世的消息。這叫人怎麼不唏噓?俗話說,“人生無常,旦夕禍福”,這話真是應驗了。

全站最新資訊

《冒險島》端游線下周年慶典即將開始,周邊好物等你來拿! - 天天要聞

《冒險島》端游線下周年慶典即將開始,周邊好物等你來拿!

《冒險島》端游21周年慶典終於定檔,定在7月19日於上海JOYPOLIS環遊嘉年華主題樂園舉辦,這無疑讓廣大玩家和老粉熱血沸騰。作為一款陪伴玩家走過二十餘載的經典遊戲,《冒險島》端游早已不僅是一個虛擬世界,更是許多人童年與青春的共同記憶。這次以“下一站冒險”為
眼尖網友發現殲-15T機庫“神秘嘉賓”:我們都愛看! - 天天要聞

眼尖網友發現殲-15T機庫“神秘嘉賓”:我們都愛看!

近日,總台記者來到遼寧瀋陽,獨家探訪殲-15T的機庫,眼尖網友發現機庫“神秘嘉賓”網友紛紛表示:“真的太帥了”“我們都愛看” 相關閱讀福建艦服役日期將近 殲-15如何升級迭代?近距離揭秘近距離觀看“攔阻鉤” 去殲-15T機庫一探究竟...
最高檢黨組會研究部署持續深化檢察機關作風建設 - 天天要聞

最高檢黨組會研究部署持續深化檢察機關作風建設

最高檢黨組會傳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一次集體學習時的重要講話精神,研究部署持續深化檢察機關作風建設等工作 應勇強調進一步落實新時代黨的自我革命要求以過硬作風保障高質效履職7月8日,最高人民檢察院召開黨組會,傳達學習習近平總
1982年長沙政府修繕楊開慧故居,發現52年前的“致潤之信” - 天天要聞

1982年長沙政府修繕楊開慧故居,發現52年前的“致潤之信”

“1982年3月6日早上八點半,磚牆後面好像還有東西!”現場木匠小聲招呼縣文化館的幹部,這一句低沉的提醒,成為一段塵封往事重見天日的開場。故居修繕原本是例行工程,然而一封用蠟紙包得嚴嚴實實、字跡依舊清晰的長信,卻把所有人拉回半個世紀前的烽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