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
“兩六月熱不熱,就看初四”,這句流傳已久的農諺,將六月初四的天氣與整個農曆六月的炎熱程度緊密聯繫在一起。明日便是六月初四,人們不禁要問:今年的六月會很熱嗎?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需要從氣象科學、歷史數據以及民間經驗等多個角度綜合分析。
06月27日
1817
科學
2021年夏天,五名中國研究人員提出,中國東北出土的一具罕見顱骨屬於一個此前未知的物種,並根據出土於黑龍江,而將其正式命名為龍人。
06月28日
1908
科學
6月26日,中國科學院廣州分院科學技術協會(以下簡稱廣州分院科協)正式成立。大會選舉產生了廣州分院科協第一屆委員會領導班子,中國科學院廣州分院院長任海研究員當選為該科協第一屆委員會主席,副主席為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副所長朱建喜研究員、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副院長梁棟研究員。成立大會上,中...
06月26日
3842
科學
通過一種數據驅動的方法來建模人類的運動行為(映維網Nweon 2025年06月24日)隨着技術的普及,自主虛擬化身在人類群體活動中的部署預計會增加。設計認知架構和控制策略來驅動代理需要真實的人類運動模型。然而,現有的模型只提供了對人類運動行為的簡化描述。在一項研究中,意大利南部高等研究院團隊提出了一種基於長短期記...
06月26日
1673
科學
最新研究表明,一克DNA能夠存儲高達215PB(1PB=一百萬GB)數據,這一容量甚至超過了全網YouTube視頻總量,為數據存儲領域帶來前所未有的突破性思路。隨着物聯網、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技術的迅猛發展,全球數字數據量正以指數級速度增長。
06月26日
1842
科學
6月27日,開屏新聞記者從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獲悉,科研人員在整理雲南怒江(薩爾溫江)水系與緬甸伊洛瓦底江水系採集的巨魾標本時,發現了2個魚類新種。這一研究不僅擴展了對該類群的認識,也使我國成為已知魾屬魚類多樣性最高的國家。原魾魾屬是鯰形目中體型最大的類群之一,部分種類體長可超過2米,因其巨大的體型...
06月27日
2451
科學
《歷史研究》為中國歷史研究院院刊,創刊於1954年,是黨中央決定創辦的全國性史學刊物。毛澤東同志親自確定“百家爭鳴”的辦刊方針,郭沫若同志出任首屆編委會召集人。創刊70餘年來,《歷史研究》獲得“中國出版政府獎·期刊獎”“國家期刊獎”“新中國60年有影響力的期刊”“百強報刊”等榮譽和稱號,為推動中國史學發展作...
06月27日
4251
科學
中國稀土在世界占很大比重,更關鍵是能把稀土提純到五個九水平,世界上只有中國絕招。因為只有這麼高純度稀土十幾個元素分離出來,用在電子軍工航空衛星及各種高精度材料上,非常廣泛需要量很大。
06月27日
1523
科學
2024年5月11日,中南大學湘雅醫院、新加坡國立大學聯合在Carbohydrate Polymers 上在線發表了一篇論文。
06月27日
1951
科學
6月23日,天文學界迎來了一個激動人心的時刻!薇拉·魯賓天文台(Vera C. Rubin Observatory)正式發布了它的首批圖像,標誌着其長達10年的“時空遺產巡天調查”(LSST)任務正式拉開序幕。這不僅僅是幾張漂亮的照片,它預示着一個觀測宇宙的全新時代的到來。首張照片信息量爆炸:一張圖裡藏着1000萬個星系把45個滿月在天空...
06月27日
3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