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
編者按 地震、暴雨、洪水……災害無情,但正確的逃生避險方法是我們的有力武器。當災害來臨時,你知道應該怎麼做嗎?在第17個全國防災減災日到來之際,雲南網推出應急科普專欄,和大家一起學習應急避險知識,不斷提升自身的防災避險能力。 突如其來的地震往往使人猝不及防時間就是生命,自救至關重要發生地震如何自救?一旦...
05月14日
6057
科學
1994年的一個深夜,北極圈內的科拉半島寒風呼嘯。蘇聯地質部的秘密檔案庫里,一位老工程師正對着編號“科拉超深鑽孔”的文件袋發獃,泛黃的報告上,12262米的深度數字被紅筆圈了又圈。這個從1970年啟動、曾被寄予“挖穿地球”厚望的瘋狂計劃,為
05月14日
1129
科學
5月13日,作為“長三角地區5·12防災減災宣傳周”重量級品牌活動之一,第四屆長三角國際應急減災和救援博覽會在國家會展中心(上海)拉開帷幕。上海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吳偉出席並致辭。全國政協常委、教科衛體委員會副主任尚勇,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原副主席、十三屆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委員、上海新時代城市安全與應急...
05月14日
4450
科學
“三秋梅雨愁楓葉,一夜篷舟宿葦花”,每年6月中旬至7月上旬,我國長江中下游以及江淮流域,將迎來連綿數日的降雨,而且雨量集中且強度大,此時正值江南梅子成熟季節,因此民間把這段降雨時期稱之為“梅雨”,也叫“黃梅雨”,又因高溫高濕的特點,很容易導
05月14日
1178
科學
記者5月14日從浙江省新型研發機構之江實驗室了解到,隨着太空計算衛星星座14日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我國整軌互聯太空計算星座“三體計算星座”正式進入組網階段。中國工程院院士、之江實驗室主任王堅介紹,“三體計算星座”是由之江實驗室協同全球合作夥伴共同打造的千星規模的太空計算基礎設施。該設施將通過在軌...
05月14日
6407
科學
IT之家 5 月 14 日消息,由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研製的仿生合成橡膠航空輪胎,於 2025 年 5 月 12 日在某試飛基地成功完成裝機飛行驗證,標誌着我國在航空輪胎關鍵材料與技術領域取得重大突破。此次完成飛行驗證的航空輪胎是為某大型固定翼無人機專門研製,該輪胎全部採用仿生合成橡膠材料,改變了航空輪胎只能使用...
05月14日
2270
科學
IT之家 5 月 14 日消息,綜合科技日報、經濟參考網消息,中電信量子集團近日發布了全球首個融合量子密鑰分發(QKD)和後量子加密算法(PQC)的分布式密碼體系。該體系創新融合 QKD 和 PQC 技術,可提供端到端抗量子計算的密鑰分發與
05月14日
1575
科學
17 世紀末,一位自學成才的科學家安東尼·范·列文虎克(Antonie van Leeuwenhoek)展開了一項讓他重新思考“生命是什麼”以及“生命的邊界在哪裡”的探索。這段旅程不僅顛覆了他自己的世界觀,也在科學和哲學界激起了波瀾,影響至
05月15日
1328
科學
人工智能是年輕的事業,也是年輕人的事業。4月29日,是上海人工智能實驗室青年科研團隊終生難忘的一天。他們在“模速空間”參加一場以“下一代智能體的自主進化”為主題的沙龍時,與習近平總書記作了面對面交流。這些年輕人在探索什麼前沿領域?他們身處的科研環境如何?記者來到毗鄰“模速空間”的上海人工智能實驗室,采...
05月15日
2741
科學
我們都知道醫學研究方案設計耗時又耗力?面對複雜的實驗邏輯和文獻海量信息,如何快速產出高質量方案呢?我想這一直是大家迫切想要解決問題吧!那今天刷到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有福了,本文結合梅斯醫學資深研究員張磊博士直播乾貨,手把手教你用AI拆解研究目標、優化實驗設計,文末還附贈工具試用入口!【研究方案設計的前置知...
05月15日
7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