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頒獎典禮神發言:張譯獲獎感言暴露情商,馮小剛這段簡直封神

2023年07月20日09:57:22 娛樂 129868
明星頒獎典禮神發言:張譯獲獎感言暴露情商,馮小剛這段簡直封神 - 天天要聞 明星頒獎典禮神發言:張譯獲獎感言暴露情商,馮小剛這段簡直封神 - 天天要聞
12:25
* 所有內容視頻均從 YouTube 共享、轉發和嵌入。 如有違規或錯誤,請聯繫我們刪除。

相關文章推薦

周杰倫入駐抖音:15分鐘漲粉5萬 概念股一度翻倍 - 天天要聞

周杰倫入駐抖音:15分鐘漲粉5萬 概念股一度翻倍

財聯社7月9日訊,今日,周杰倫正式入駐抖音平台,名稱“周同學”,認證身份為歌手。抖音相關負責人回應表示:賬號屬實,但針對網傳的抖音花費9位數與周杰倫簽約傳言為謠言。該賬戶公開不到15分鐘漲粉5萬,目前粉絲數32萬。受此消息影響,多隻與周杰倫相關的概念股大漲,港股巨星傳奇一度翻倍,截至發稿,仍漲超98%。據悉,...
《五十公里桃花塢5》朱丹又亂說話,這次是針對朱珠和仁科! - 天天要聞

《五十公里桃花塢5》朱丹又亂說話,這次是針對朱珠和仁科!

《五十公里桃花塢5》中,朱丹是一個主持人,所以她的表達欲也特彆強。但要是說話不夠得體的,表達欲強就不是一件好事了,反而會成為觀眾的笑柄,甚至會讓現場的人很尷尬。在最新一期桃花塢中,朱丹說話又帶刺了,這次她說話的對象是朱珠和仁科。
重度抑鬱症複發!趙本山女兒回應 - 天天要聞

重度抑鬱症複發!趙本山女兒回應

熱點新聞南寧市市區九年級中考成績明日可查詢高溫體驗卡即將到期!南寧將迎大暴雨據報道,趙本山的女兒趙珈萱(球球)在社交媒體發文,稱自己因為做囊腫手術免疫力下降,整個臉浮腫,導致特別焦慮,手腳不受控制地顫抖,每天都在積極接受抗抑鬱治療。球球在直播中透露,自己重度抑鬱症複發並出現軀體化癥狀:“手部顫抖,全...
張國立執導話劇《肖申克的救贖》中文版開啟全國巡演 - 天天要聞

張國立執導話劇《肖申克的救贖》中文版開啟全國巡演

大河網訊 7月8日,話劇《肖申克的救贖》中文版在鄭州舉行新聞發布會,正式宣布2025全國巡演啟動。該劇由張國立執導,華人夢想與龍馬社聯合出品製作,河南新空氣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主辦,以全中文對白演繹跨越文化的舞台傳奇。

娛樂分類最新資訊

92歲游本昌學拍短視頻,每天熬到凌晨 - 天天要聞

92歲游本昌學拍短視頻,每天熬到凌晨

“我11歲登台學的是‘戲比天大’,現在拍短視頻學的是‘心比少年’。”短視頻時代,92歲的游本昌也在追趕時代潮流,用短視頻建立起和年輕人的情感鏈接,也鼓勵大家勇於追求、敢於創新。游本昌孫女游盈綺“吐槽” 爺爺游本昌:刷視頻比年輕人還狠,每天熬夜到十一二點,還要給他科普熬夜的危害!游本昌關於面對世界的態度,...
木蘭花謝,鴛鴦蝶飛:雪妮唐佳半世紀傳奇愛情的最後一幕 - 天天要聞

木蘭花謝,鴛鴦蝶飛:雪妮唐佳半世紀傳奇愛情的最後一幕

這幾年,TVB隔三岔五就會傳出老藝人的訃告。他們可能是港劇兒童熟悉的“媽媽”“外公”“舊街坊”“老同事”……我們一邊感慨時代結束,一邊懷緬那些追劇的時光,漸漸地習慣了跟這些熟悉的面孔告別。只是雪妮去世的消息,還是讓大家更揪心一些。7月3日,雪妮因為胰臟癌離世,享年78歲,而兩個星期前,她的丈夫唐佳墜樓身亡...
上午剪綵還精神,下午竟成永別! - 天天要聞

上午剪綵還精神,下午竟成永別!

誰也沒想到,這一天,相聲界的老前輩楊少華老師永遠地離開了我們。這位94歲的“老戲骨”,上午還在天津一家飯店裡坐着輪椅,笑呵呵地剪綵,下午就傳來了他去世的消息。這叫人怎麼不唏噓?俗話說,“人生無常,旦夕禍福”,這話真是應驗了。
《哪吒2》英配版再“戰”海外,楊紫瓊加盟獻聲 - 天天要聞

《哪吒2》英配版再“戰”海外,楊紫瓊加盟獻聲

7月9日,據華人文化消息,英語配音版《哪吒2》將於8月22日在美國等英語國家上映,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得主楊紫瓊已確認加盟,為影片角色配音。《哪吒2》自今年1月29日起在中國大陸上映,歷經四次密鑰延期,於6月30日下映,共上映153天。

全站最新資訊

最高檢黨組會研究部署持續深化檢察機關作風建設 - 天天要聞

最高檢黨組會研究部署持續深化檢察機關作風建設

最高檢黨組會傳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一次集體學習時的重要講話精神,研究部署持續深化檢察機關作風建設等工作 應勇強調進一步落實新時代黨的自我革命要求以過硬作風保障高質效履職7月8日,最高人民檢察院召開黨組會,傳達學習習近平總
1982年長沙政府修繕楊開慧故居,發現52年前的“致潤之信” - 天天要聞

1982年長沙政府修繕楊開慧故居,發現52年前的“致潤之信”

“1982年3月6日早上八點半,磚牆後面好像還有東西!”現場木匠小聲招呼縣文化館的幹部,這一句低沉的提醒,成為一段塵封往事重見天日的開場。故居修繕原本是例行工程,然而一封用蠟紙包得嚴嚴實實、字跡依舊清晰的長信,卻把所有人拉回半個世紀前的烽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