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口歷史性負增長:街訪了解民眾減少生育的原因- BBC News 中文

2023年06月19日18:54:07 歷史 208348
中國人口歷史性負增長:街訪了解民眾減少生育的原因- BBC News 中文 - 天天要聞 中國人口歷史性負增長:街訪了解民眾減少生育的原因- BBC News 中文 - 天天要聞
3:28
* 所有內容視頻均從 YouTube 共享、轉發和嵌入。 如有違規或錯誤,請聯繫我們刪除。

相關文章推薦

和評理 | 美國開歷史倒車 破壞全球氣候努力 - 天天要聞

和評理 | 美國開歷史倒車 破壞全球氣候努力

美國政府擅長什麼?答案是開車,只不過是開倒車。 當地時間5月24日,美國環保署宣布正在起草一項計劃,以取消美國燃煤和燃氣發電廠溫室氣體排放的所有限制。此計劃將在跨部門審查後發布。 對此,美國環境保護署振振有詞地表示,由於在全球排放量中佔比很小,且不斷下降,燃燒化石燃料的發電廠排放的二氧化碳和其他溫室氣體...
諸葛亮為什麼要北伐?給你看不一樣的觀點 - 天天要聞

諸葛亮為什麼要北伐?給你看不一樣的觀點

諸葛亮北伐是三國歷史中最具爭議的戰略決策之一。很多史學家認為諸葛亮北伐是為了完成劉備"興復漢室"的夙願,或者認為諸葛亮北伐是為了平衡內部矛盾,這些分析固然有一定的道理,不過在深入分析了蜀漢的內部結構、地緣經濟及技術發展等因素後,我們還可以挖
台媒:賴清德當局強推全台“中正路”改名,蔣萬安批“只搞政治、不辦正事,無法苟同” - 天天要聞

台媒:賴清德當局強推全台“中正路”改名,蔣萬安批“只搞政治、不辦正事,無法苟同”

【環球網報道】賴清德當局在島內大搞“去蔣化”,全台的“中正路”醞釀改名。據台灣《聯合報》5月27日報道,台“內政部”負責人劉世芳稱,希望島內各縣市地方政府推動改名,被台中市長盧秀燕反嗆“吃飽太閑”。台北市長蔣萬安今日(27日)也批評稱,民進黨當局“只搞政治,不辦正事”,無法苟同。當地民政局長陳永德也說,...
女子遇刺身亡  兇手 “精神分裂” 一審改期 - 天天要聞

女子遇刺身亡 兇手 “精神分裂” 一審改期

2025 年 5 月 27 日,成都陰雨連綿。備受關注的成都 27 歲女子在家門口遭精神分裂者捅刺身亡案,原定於今天在成都市中級人民法院開庭審理。但庭前會議後,法院決定延期開庭。案件發生於2024 年 6 月 9 日下午 1 點多,在成都市某小區,35 歲的梁某某來到受害人家門口,無故敲門滋擾並對家門吐口水。受害人發現後讓母親通知...
古錢幣里的“吉祥三寶”-北宋篇(二)——三元及第 - 天天要聞

古錢幣里的“吉祥三寶”-北宋篇(二)——三元及第

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大家好,我是你們距離2025年高考只有45天了高三的學子們,現在處在水深火熱、晝夜不分、懸樑刺股、手不釋卷、程門立雪、囊螢夜讀的努力中。
解放日報創刊76周年,我們始終在奔跑 - 天天要聞

解放日報創刊76周年,我們始終在奔跑

七十六載薪繼火傳記錄時代脈搏 深度融合守正創新奏響上海強音上觀新聞·解放日報原創稿件,未經允許嚴禁轉載作者:王晨 黃海昕微信編輯:Rong◢ 猜你喜歡深夜突發致歉:張學友演唱會確認延期!與高考撞期被家長投訴剛剛確認!上海最大規模“原拆原建”小區,回搬時間定了!新房獨門獨戶、有陽台有電梯警惕!三預警齊發...

歷史分類最新資訊

🇨🇳宋慶齡:旗袍女士愛國的一生 - 天天要聞

🇨🇳宋慶齡:旗袍女士愛國的一生

您輕輕翻開泛黃的歷史扉頁,時光指針定格在1893年1月27日。上海弄堂里傳來的嬰兒啼哭聲中,誰都不曾想到,這個生於動蕩年代的女孩,將用畢生心血在中華大地書寫不朽傳奇。十五歲的渡輪載着青澀少女駛向大洋彼岸,密歇根湖畔的晨霧沾濕了她的教科書。
《人生若如初見》大結局深度解析,活到改革開放的載灃才是贏家 - 天天要聞

《人生若如初見》大結局深度解析,活到改革開放的載灃才是贏家

刺我者,英雄也,我死,大清亡梁鄉死了,清廷的最後一根救命稻草也沒了,這是已經預知的結局,無法改變。刺殺梁鄉這個任務原本是交給顧買臣的,但是被顧買臣拒絕了,他雖然跟梁鄉選擇了不同的道路,但也不想以怨報德。或許我沒辦法救他,但也不會親手殺了他。

全站最新資訊

悟者楊永林專輯:中醫藥文化的傳承與創新 - 天天要聞

悟者楊永林專輯:中醫藥文化的傳承與創新

中醫藥文化的傳承與創新在浩瀚無垠的歷史長河中,中醫藥猶如一顆璀璨的明珠,熠熠生輝,照亮着華夏兒女的健康之路。它不僅僅是一種醫療體系,更是一種文化的傳承與創新,蘊含著中華民族的智慧與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