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投日報|“國醫科技”完成1.5億元B輪融資,“優艾智合”完成A+輪融資;以及今天值得關注的早期項目

1月4日創投日報請查收。創投日報收錄了今天「36氪創投頻道」報道的融資新聞,以及我們正在關注的各個領域早期創業項目,enjoy~

醫療

36氪首發丨管理服務型SPD企業「國醫科技」完成1.5億元B輪融資,優化醫用物資第三方管理

36氪獲悉,管理服務型SPD企業「國醫科技」宣布完成1.5億元B輪融資。本輪融資由聚焦供應鏈領域的專業投資機構新犁資本領投、訊飛創投和深圳前海母基金跟投。這是繼「國醫科技」2018年引入合肥市天使基金、2019年獲吉富創投A輪融資後的又一輪資本注入,至此,該公司共完成2.2億元的融資。

「國醫科技」創始人兼董事長丁貞虎表示,本輪融資將主要用於人才引進、智能軟硬件研發和區域型業務如共享倉儲模式的升級,其中重點是智能軟硬件研發。「國醫科技」目前已在浙大一院實施的IF—SPD模式以公司的第三方服務為核心,應用物聯網、機器人、人工智能、大數據、圖像識別等技術,正在實現SPD的自動化、智能化轉型,未來也將在這一方面持續進行研發投入,現已陸續推出智能櫃、智能屋、智能牆、病區送貨機器人、術間AGV機器人等智能硬件產品……(查看更多請點這裡)

工業

36氪首發|發力於工業移動機器人軟硬結合解決方案,「優艾智合」完成A+輪融資

36氪獲悉,複合型移動機器人供應商「優艾智合」獲得藍馳領投的A+輪投資。其於今年6月獲得由SIG海納亞洲基金領投,老股東真格基金、HAX、常見投資跟投近億元人民幣A輪融資,2020年融資累計超過一億元。

「優艾智合」是一家複合型移動機器人公司,聚焦於智能製造和智能巡檢運維兩大場景,提供移動機器人一體化解決方案對傳統場景實現智能升級改造……(查看更多請點這裡)

36氪首發|AI檢測算法應用於LED等半導體產品缺陷檢測,「視睿科技」獲數千萬人民幣Pre-A輪融資

36氪獲悉,專註為半導體行業high-tech產線提供端到端的AI檢測方案服務商視睿(杭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視睿科技”)宣布完成數千萬人民幣Pre-A輪融資,投資方為基石基金和圖靈創投。本輪融資將主要用於核心算法的研發並針對市場增量需求拓展硬件產線。

36氪了解到的「視睿科技」於2018年落戶杭州未來科技城的人工智能小鎮,通過自主研發的核心算法,將AI圖像分類檢測應用於工業製造業,提供軟硬件一體的缺陷檢測解決方案,並通過AIns雲平台進行產品與算法的升級服務和維護。其核心技術有:對數據標準化預處理的RepScissor重複物體萬能分割系統、FSSL半監督式迭代數據分選和訓練系統、SmartBrickie自動建模柔性適配技術等……(查看更多請點這裡)

企服

36氪首發 | 「商越科技」獲紅杉中國領投A+輪融資,將全部投入客戶成功團隊建設

36氪獲悉,「商越科技」宣布完成A+輪融資,由紅杉資本中國基金領投,元璟資本、賽意產業基金、峰瑞資本、執一資本、惠友資本跟投。本輪融資是繼去年3月商越科技A輪融資之後,紅杉中國的再度加碼。

商越科技創始人兼CEO苗峰表示,本輪融資將全部用於客戶成功團隊擴建,為老客戶的更深入服務和新客戶的交付與服務做好充分準備。

企業採購主要分成生產採購和非生產採購兩大板塊,商越切入的是非生產採購環節——這類需求零散且流通成本高,企業為了採購可能要付出大量成本。成立於2018年的商越,因此以企業採購商城SaaS切入市場,為大中型企業提供非生產採購數字化解決方案……(查看更多請點這裡)

36氪出海首發 | 專註打造東南亞無現金零售,BLUE 獲得螞蟻集團等老股東加碼注資

36氪出海獲悉,專註東南亞市場的新零售科技企業 BLUE 已經獲得了來自螞蟻集團及愉悅資本等老股東的加碼注資。

36氪出海曾報道過這家公司

。BLUE 成立於2015年,是一家科技新零售企業。目前,公司有 BLUEmart 和 BLUEpay 兩個主線業務。BLUEmart 是一個線上+線下的新零售平台,線下的表現形式為自動售貨機。線上,消費者可通過手機 APP 在虛擬貨架下單,並在線下提貨點實現自提。BLUEpay 是 Blue 開發的第三方支付工具,可幫助用戶完成在 BLUEmart 上的交易……(查看更多請點這裡)

物流

36氪首發 |「普羅格」獲億元人民幣戰略投資,與深國際共同探索智慧物流

36氪獲悉,湖北普羅勞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普羅格”)宣布獲得深圳國際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深國際”)的億元人民幣戰略投資。

普羅格成立於2012年,主要提供智慧倉儲綜合解決方案,業務包括“物流科技”和“物流運營”兩大板塊,是業內少有的具備智慧倉集成規劃、軟件開發、裝備製造、物流運營等全鏈條綜合服務能力的企業,可為客戶提供從規划到運營的整體交鑰匙服務。

目前,普羅格主要瞄準大健康、新零售、精益製造三大領域,客戶包括華潤、國葯、上藥、菜鳥、唯品會、良品鋪子、法雷奧、途虎等行業頭部企業……(查看更多請點這裡)

創投觀察

36氪新風向 | 當50餘家公司聞風而動,「零信任安全」會是下一個價值窪地嗎?

若要挑選2020年安全行業熱詞,相信“零信任安全”一定是首選之一。

這一名詞乍聽之下不易理解,不過顧名思義,零信任指的是一種“從不信任、永遠驗證”的安全理念。也就是說,當過去以內外網分隔為主的安全體系隨着員工辦公習慣、數據流通方式改變等原因漸漸過時,能靈活、實時判定訪問請求的安全理念當然更契合如今現狀。

對“零信任安全理念”來說,2017年是一個明顯的分水嶺,當年Google基於零信任安全的BeyondCorp項目取得成功,驗證了零信任安全在大型網絡場景下的可行性,業界也開始跟進零信任實踐。

而特殊如2020年,由於疫情的爆發,遠程辦公中的安全問題得到重視,零信任安全理念也迎來新的分水嶺。在企業端,目前市面上至少有50家公司聲稱在開展零信任業務;投資圈也聞風而動,今年至少有8家和零信任理念掛鈎的企業獲得融資……(查看更多請點這裡)

完全開源、無專利掣肘,「RISC-V」會是芯片自主的關鍵解嗎? | 年度行業研究

2020年,芯片產業的國民關注度達到了新的頂峰,芯片行業一舉一動都能撥動人們的心弦。對“自主可控”的迫切需求,對“壟斷危機”的無限擔憂,讓中國半導體從業者孜孜以求,不願錯過任何可以“突破圍城”的機會。

如今,在芯片設計的核心環節就出現了這樣的機會,即利用完全開源開放,可被自由使用的指令集架構RISC-V來設計處理器。指令集指揮着芯片執行各項計算命令,是芯片的“靈魂”所在。……(查看更多請點這裡)

36氪Pro是36氪旗下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