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關提速80%,上海首創“白名單+差異化合格評定”檢驗模式助力新品首發

5月16日下午,由上海市商務委與上海海關聯合召開的首發進口消費品檢驗便利化措施試點新聞通氣會傳出信息,近日,在海關總署的部署下,上海海關與上海市商務委聯合發布《關於開展首發進口消費品檢驗便利化措施試點的公告》,並在全國範圍內首創“白名單+差異化合格評定”的首發進口消費品檢驗模式。試點啟動以來,已有14家跨國品牌中國總部20個消費品品牌申請納入“白名單”,包括兩萬多款全球/區域首發新品,讓中國消費者更多享受同步全球首發體驗。

新聞通氣會上,上海海關對一系列首發進口消費品檢驗便利化措施進行解讀。據介紹,這些措施以“擴範圍、分場景、強聯動” 為核心,針對性解決首發消費品進口企業對“快速通關”與“無損檢驗”的實際訴求,具有三大特點:

一是品類覆蓋實現全域性突破。改變以往單一商品便利化模式,將適用範圍擴展至服裝、玩具、餐具、電子電器等全品類進口首發消費品,涵蓋國際品牌全球首秀展品、高端品牌中國首店商品、限量版首發新品等多元形態。

二是分層監管構建柔性機制。創新建立階梯式便利化體系,實現進口檢驗環節“無損耗、無等待”的暢通體驗——對於不進入流通領域的首展首秀展品、單批次20件以下的小批量新品,實施“合格保證、快速驗放”;20件以上批量進口的首發新品,可憑有資質有能力的實驗室簽發的檢測報告實施快速驗放,無需重複檢測。

三是跨部門協同服務。建立首發新品白名單聯動機制,由商務主管部門推薦重點首發企業及新品清單,海關結合質量安全風險評估中心的技術支撐,同時強化企業質量安全主體責任,實現“監管”與“便利”有機統一。

上海海關表示,新便利化措施實施後,預計單票貨物平均通關時間效率提升80%以上,進口餐具等長檢測周期產品節省通關時間可達2周。

今年3月,在去年“首發上海2.0版”基礎上,“首發上海3.0版”正式亮相,圍繞首發進口新品通關“便利化”,已經明確對於在上海市參與首發首秀首展的非銷售進口化妝品,可享受免於提交進口特殊化妝品註冊證書、進口普通化妝品備案憑證,免於中文標籤檢驗和實驗室檢測的快速通關模式。此次推出的“白名單+差異化合格評定”的首發進口消費品檢驗模式,是對“首發上海3.0版”的進一步深化。

數據顯示,今年1至4月,上海市新增首店301家,其中全球及亞洲首店7家,全國及內地首店41家,高能級首店合計佔比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