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剛剛遞交的2025年第一季度財報,徹底粉碎了市場上關於京東做外賣是主營業務不行的傳言。在創始人劉強東的親自掌舵下,那個戰鬥力爆表的京東又回來了。京東做外賣本質上是因為市場有需求,行業也有痛點,京東自身更有能力做。正式上線兩個半月,京東外賣日訂單量即將突破2000萬單。
交出了一份最強成績單
那個戰鬥力爆表的京東又回來了。
5月13日,京東美股股價收漲3.33%,每股報收37.25美元,成為當天中概股里為數不多收漲的存在。這與其當天交出的2025年第一季度頗為亮眼的成績單不無關係。
財報數據顯示,2025年第一季度京東營收為3011億元,比上一年第一季度多賣了411億元,同比增長15.8%;同期歸母凈利潤為109億元,同比大增53.5%。無論是營收規模、增速,還是盈利能力,都遠超市場預期。
稍微往前追溯,這是京東自2022年以來表現最好的一個季度。《財經天下》梳理公司過往財務數據發現,過去3年,京東的季度營收增速大部分時間在個位數徘徊。2024年第四季度,其營收時隔8個季度,重回兩位數增長。緊接着到2025年第一季度,京東不僅保持住了兩位數增長,還把同比漲幅從13%擴大到了15.8%,是同期大盤增速的3.4倍。
京東業績大漲,是諸如宏觀環境、公司戰略等多方面因素的綜合結果。但如果放在時間軸上看,京東重獲增長動能背後,最大的變量因素是創始人劉強東重回一線親自指揮。
背後的邏輯很好理解,作為公司創始人,劉強東的戰略判斷、深入一線程度,會很大程度上影響京東業務的推進節奏、力度,以及員工的士氣。與此同時,作為京東的最強代言人,劉強東也能通過個人影響力,推動相關業務的資源整合及協同。
《財經天下》了解到,最近劉強東深入業務一線的頻率明顯變高了,不僅參加各業務部門例會,還親自指揮創新業務。多家媒體報道稱,過去一年,劉強東給京東管理層做了1800人次的培訓,每周至少4天,給京東各個部門進行戰略設計、業務打法、團隊能力建設,甚至用戶體驗細節等直接指導。
2025年第一季度以來,劉強東深入一線指導的頻率和力度只增不減。
據了解,2025年以來,劉強東仍然以周為單位,參與到零售、物流等多個業務板塊的日會。會議上,劉強東多次強調,要關注用戶體驗。會議室內,還掛有“決策時不要忘了用戶”的條幅。
圍繞用戶體驗,低價是很重要的一個衡量因素,也是劉強東反覆強調的重點。以京東的優勢品類——3C為例,虎嗅報道稱,劉強東曾多次在內部明確要求,一方面,要加大對用戶的有效補貼力度,另一方面,業務線需要更頻繁深入源頭,和頭部3C品牌溝通,尋求更深層次合作。
低價之外,豐富的商品供給,是構成用戶體驗的另一個重要維度。據了解,在京東內部,劉強東多次強調新品、首發,為的是提高用戶的活躍度,以此形成“用戶體驗提升帶來用戶數量和下單頻次增加,接着是促進規模效應增強,推動供應鏈效率提升,促使成本降低”的正向循環,最終有更多讓利空間給用戶和商家。
除了圍繞業務基本盤,構築核心能力,劉強東的另一個重點放在了推動新業務發展上。
據了解,2025年以來,劉強東對新業務的進展給予了極大關注和支持。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莫過於外賣業務。劉強東不僅參與到外賣業務的決策會議,還對外化身最強代言人,親自送外賣,對內積極推動集團內部圍繞外賣業務進行資源整合協同。
徹底打破了市場傳言
劉強東親自上陣督戰後,京東的戰鬥力更強了。
反映到財報數據上,2025年第一季度,京東完成商品收入2423億元,同比增長16.2%,服務收入也增長14%至588億元,兩者表現出齊頭並進的架勢。
“消費情緒提振,疊加供應鏈能力及用戶體驗的不斷優化,共同驅動了我們的業績表現。”京東集團首席執行官許冉表示。
按業務板塊來看,京東第一季度3011億元的總收入中,京東零售仍然扛起大旗,貢獻收入2638.45億元,同比增長16.31%,佔比超八成;同期經營利潤同比增長37.75%至128.46億元。
作為3C強者的京東,第一季度的一個重要動作,是與小米深化了戰略合作,雙方明確了未來三年成交量2000萬台的目標,並將圍繞產品創新、市場營銷等維度,為消費者打造更多的產品、更優質的購買和服務體驗。
資料顯示,小米與京東自2015年首次簽署合作協議以來,一直都是雙贏的局面。合作次年,京東就成為除小米網外最大的銷售渠道。2023年618大促期間,小米拿下京東6000元以下全價位段的手機銷量冠軍。小米在京東上首發各類新品,也在滿足消費者嘗鮮欲的同時,提升了京東的貨品優勢。
3C之外,京東充分發揮平台優勢與整合供應鏈能力,逐漸加大對美妝、鞋服品類的覆蓋,第一季度線上首發了萊珀妮、Crocs、Massimo Dutti等多家時尚知名品牌的新品。
面對國際市場環境變化,出口轉內銷成為外貿企業尋求增長的新路徑。4月,京東推出2000億元出口轉內銷扶持計劃,即在未來一年內大規模採購不低於2000億元的出口轉內銷商品,幫助外貿企業快速開拓國內市場。通過該項目,京東將與國內製造企業合作,開拓它們的國內市場,同時為消費者帶來更多“又好又便宜”的商品。
一系列動作,夯實了京東零售基本盤的各個分支,第一季度,京東帶電品類同比增長17.1%,日百品類同比增長14.9%,商超品類連續5個季度保持同比兩位數增長。
2025年第一季度,京東物流同樣表現不俗,各項核心財務指標均超出市場普遍預期——營收同比增長11.5%至469.67億元,經過調整後的凈利潤同比增長13.4%至7.5億元。
截至目前,全球近80個國家和地區的消費者均能夠收到來自京東的快遞。海外布局不僅促進了京東物流自身業績的增長,也為零售業務提供了核心護城河,競爭對手難以在短期內複製其覆蓋廣、效率高、服務優的物流體系。
京東零售、京東物流業務跑得又快又穩,算是徹底粉碎了市場上關於京東做外賣是因為主營業務不行的猜測。
和往常一樣,京東財報劃分為京東零售、京東物流及新業務三大板塊。不過今年第一季度,新業務板塊出現重大變化:原先包含達達、京東產發、京喜及海外業務的新業務板塊,如今迎來了“新主角”——京東外賣。
“京東外賣深植於京東生態,並非獨立割裂的業務”“外賣市場擁有巨大的機會和需求,京東具備把握這些機會、滿足市場需求所需要的能力”......財報中,京東強調了自己進軍外賣的內在底氣和外在動機。
外賣日訂單量將破2000萬單
京東做外賣這事,從2024年就初現苗頭,5月,京東試水咖啡茶飲品類,探索外賣業務,陸續上線瑞幸、庫迪等頭部品牌;10月,京東在部分城市試點更多品類餐飲外賣業務。直到2025年2、3月,京東正式推出品質堂食餐飲商家0傭金招募,為全職騎手繳納五險一金,京東外賣的名號才真正開始被叫響。
外賣是一個已經發展了多年、具有穩定格局的市場,京東的橫空出世引來不少質疑,但從招募商家至今的近100天里,真實數據讓京東狠狠揚眉吐氣了一把。業績會上,許冉透露,京東外賣日訂單量預計很快突破2000萬單。目前,入駐京東外賣平台的門店數已超過百萬,騎手工服長期處於缺貨狀態。
《財經天下》梳理髮現,京東外賣此前的幾個重要節點,一個是3月24日,上線24天,京東外賣宣布日訂單量突破100萬單;一個是4月15日,上線46天,日訂單量突破500萬單;另一個是4月22日,上線53天,日訂單量突破1000萬單。
縱向對比,京東外賣的日訂單量增長呈加速度:從正式上線到突破100萬單,用時24天,從100萬單到500萬單,用時22天,而從500萬單到1000萬單,僅用時7天。如今,其新增千萬單的用時又從53天縮短至不到1個月。橫向對比,此前有平台殺入外賣賽道,到第五個月,日訂單量才有10萬單左右。
而京東外賣之所以能短時間內迅速起量,正如公司在財報里所言,主要是滿足了未被滿足的需求。
京東入局外賣,一出手就是全方位撒錢,過去近100天主要推出了三板斧:針對騎手的權益保障問題,京東外賣宣布將為全職騎手繳納五險一金,為兼職騎手提供意外險和健康醫療險;針對商家“苦高傭金久矣”,京東外賣宣布規定時間內入駐的商家全年免傭金;而針對消費者“既想吃好,又講求性價比”的需求,京東外賣不僅主動篩選品質堂食商家,還上線了百億補貼。
針對消費者最關心的補貼持續多久的問題,京東方面告訴《財經天下》,京東外賣百億補貼是一個為期一年的項目,投入將超過百億。通過“全民補貼+爆品直降”雙重機制,用真金白銀給京東用戶實實在在的優惠,實現品質外賣上京東,又安全又便宜。後續平台將持續出台一系列補貼舉措和商家扶持政策。
從利潤表上看,包括外賣在內的新業務費用,從去年同期的15.09億元升至24.94億元。許冉表示,外賣戰略深植於京東生態系統,現階段更關注用戶體驗。
換句話說,相對於成本投入,怎麼做到讓用戶滿意,是京東外賣的第一要務。這不免令人擔憂其補貼能否持久。
從數據層面看,京東現金儲備充足。截至第一季度末,公司持有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受限制現金和短期投資總額達2034億元。
在該數字的基礎上,京東還在進行大手筆回購,這更加佐證了京東不缺錢的事實。2024年8月,京東宣布了截至2027年8月底最高50億美元的股份回購計劃。從2025年年初至今,京東已回購共計約8070萬股A類普通股,總額約為15億美元,股份回購計劃項下的剩餘金額為35億美元。
拋開現金流彈藥因素,從市場角度,京東對做外賣也具有足夠的信心和把握。“中國外賣市場的規模很大,完全容得下多個平台。”許冉表示,“即時零售”和“外賣業務”在戰略上其實都是從京東核心的零售業務角度出發的,“外賣”是即時零售中單量佔比最高且頻次最高的業務。
京東看到,無論是在用戶端、商家端還是騎手端,仍然有大量的需求尚未被滿足,以京東“又好又便宜”的品牌心智,一直以來奉行的“三毛五理論”,還有穩健、合理的利潤水平,以及整個物流的運營和管理能力,京東有能力,也有意願去滿足用戶和行業的這些需求。
按照許冉的說法,京東的“外賣業務”可以和京東現有的核心業務產生巨大的協同價值。
從第一季度用戶增速成效來看,京東已經通過高頻外賣業務撬動生態活力,構建了從3C數碼到日常生活服務的完整消費閉環。該季度,京東活躍用戶數同比增速超過20%,連續6個季度保持同比兩位數增長。
用許冉的話說,京東逐漸看到外賣對於整個平台的流量以及新用戶的拉動作用,同時也提升了平台整體的流量轉化率。目前初步看到外賣用戶的跨品類的購買行為,現階段更多集中在商超生活服務品類。
總體而言,京東送外賣,不是被逼的,而是因為用戶真有需求、行業有痛點、京東也有能力做。京東入局這段時間以來,也重塑了外賣市場,讓商家和消費者都嘗到了甜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