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多位用戶投訴指南針股票app以“1元永久體驗”為噱頭吸引註冊後,遭遇持續電話騷擾及誘導付費升級。同時,該軟件宣稱的“智能買賣點提示”“70%成功率”等功能被用戶質疑虛假宣傳。專家指出其營銷手段存在“擦邊球”嫌疑,涉嫌誤導消費者。
“1元體驗”低門檻引流背後
用戶稱遭電話轟炸、誘導付費
“價值1580元操盤利器1元體驗”“1元永久體驗”……近日,南都記者在多個互聯網平台也刷到了這款“指南針股票”炒股軟件投放的廣告。廣告宣稱,該款智能炒股軟件原價1580元,可以自動提示買賣點,用戶無需全程盯盤即可輕鬆把握股票機會,當下正值慶祝公司a股上市六周年優惠活動,用戶花費1元即可體驗。
與用戶投訴一致,南都記者剛成功支付1元購買了相關服務,便接到了該公司的工作人員打來的電話,聲稱要指導啟用“智能買賣點”等功能,其後又表示目前體驗版的自動選股功能有延遲,升級至正式版本即可每天實時更新,並勸說立刻升級。在南都記者多次拒絕後,該工作人員仍多次通過客服電話、微信等渠道勸說、誘導立刻開戶,冠以“名額快速遞減”等話術。
*左一為指南針的廣告截圖。其餘為該公司工作人員發來的微信內容截圖。
據了解,“指南針股票”app是金融數據分析和證券投資諮詢服務商北京指南針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產品,該公司為一家為a股上市公司。和大多數投顧機構不同,指南針主要通過建立“流量推廣+直銷+體驗式銷售”的營銷模式來獲客,即通過類似“1元體驗”的低門檻吸引新用戶註冊,之後通過客服電話等渠道對導流來的用戶進行進一步的營銷推廣,如引導用戶升級軟件或在平台上開設股票賬戶。據悉,該公司推出的智能炒股軟件有“體驗版”“正式版(動態全贏版)”“擒龍版”“私享家”等多個不同的版本,且版本越“高級”,價格也越高。
多個社交平台上,大量用戶投訴類似經歷。有網友稱,花費1元購買了體驗版app,隨後在客服人員的誘導下又相繼購買了“動態全贏版”“擒龍版”,因使用體驗不佳想退款時卻被百般推諉。還有網友稱,自己購買了“擒龍版”軟件後,以“三個月無理由退款”提出退款,卻被客服電話推銷價格更高的“私享家”。
此外,在蘋果app store等應用商店上,也有不少用戶給“指南針股票”軟件打了差評,吐槽天天都被客服電話轟炸,“一天5回,電話轟炸讓付費升級軟件”。還有用戶質疑指南針泄露用戶信息,導致註冊用戶接到大量自稱證券公司、投資機構的陌生推銷電話。
指南針2024年年報顯示,全年銷售費用高達8億多,同比增長46.45%,主要由於持續加大廣告宣傳投入以及銷售人員的薪酬增加。據透露,其目前的業務引流模式主要是通過互聯網推廣和大數據精準獲客,獲客效果較好,2024年新增註冊用戶和付費用戶數量實現顯著增加。
“三把鎖”功能遭質疑
成功率70%被指虛假宣傳
指南針股票app的核心賣點為“三把鎖”功能,聲稱可以智能盯盤,精準提示買賣點,歷經大數據評測,“成功率高達70%左右”,可幫助散戶“輕鬆把握買賣趨勢”。
不少體驗過“指南針股票”app相關功能的網友,認為“三把鎖”存在虛假宣傳,誇大營銷、誤導消費。“跟着三把鎖買入了,第二天跌了5個點,三把鎖不見了”。還有網友統計了“三把鎖”功能的準確率,稱收藏了12個三把鎖提示買入的股票,開盤後卻發現有10個大幅下跌,“花錢買的這個軟件,坑死了”。
*左一為指南針股票app頁面截圖。其餘為網絡平台上的網友評論截圖。
有資深投資者提醒稱,“三把鎖”功能的信號往往具有滯後性,當出現買入或賣出信號時,行情可能已經往前走了一大截,用戶若還按着信號操作,很容易成為“高位接盤俠”或“低位割肉者”。在他看來,在複雜多變的環境中,“炒股沒有絕對的神器”。
經濟學者盤和林在接受南都記者採訪時表示,如果炒股軟件在廣告中保證了能夠盈利,投資者使用後沒有盈利就會涉及虛假宣傳,“目前來看,很多炒股軟件會使用暗示的方式進行宣傳,或會存在誤導用戶的嫌疑”。他還指出,指南針宣傳使用的測評數據本身就是不嚴謹的,屬於“擦邊球”行為,容易誤導公眾。
根據《關於加強對利用“薦股軟件”從事證券投資諮詢業務監管的暫行規定》中關於“薦股軟件”的定義,“指南針炒股”app應屬“提供具體證券投資品種的買賣時機建議”的薦股軟件。根據該《暫行規定》,“薦股軟件”應公平對待客戶,不得通過誘導客戶升級付費等方式,將相同產品以不同價格銷售給不同客戶;不得對產品功能和服務業績進行虛假、不實、誇大、誤導性的營銷宣傳,不得以任何方式向客戶承諾或者保證投資收益。
近年,監管部門一直在打擊投顧機構違規行為。早在2019年,就曾有投顧機構因在官網宣傳產品時使用了“20餘名專業投資顧問”“精準把握買賣點”等表述,存在提供虛假的投資顧問信息並誇大其投資諮詢服務能力的情況而收到了罰單。去年11月,同花順子公司也因部分營銷、服務人員存在誇大、誤導性宣傳以及變相承諾收益等問題,被罰暫停新增客戶。
采寫:南都記者 羅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