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驗證了鴻蒙的先見之明!安卓閉源了,中國手機廠商末日來了?

看來在任何時候,都得自己掌握核心技術才能睡得安穩啊!

最近谷歌宣布停止維護安卓開源項目(AOSP),這一消息在科技圈炸開了鍋。那這對中國手機廠商來說是福是禍?華為鴻蒙系統又能否藉此機會崛起呢?

谷歌為啥要閉源安卓呢?

表面上說是為了節約維護成本,但背後其實有更大的“小算盤”。

一方面,通過閉源可以更高效地捆綁GMS服務(比如谷歌搜索、YouTube等),迫使那些非合作廠商不得不低頭,從而進一步鞏固自己的生態控制權。

另一方面,隨着AI大模型與操作系統的深度整合,閉源能讓谷歌更靈活地部署像Gemini AI助手這樣的核心技術,避免開源可能帶來的技術泄露風險。

此外,谷歌此舉還能帶來真金白銀的收益。據摩根士丹利測算,閉源後谷歌每年可通過應用審核權、支付通道抽成等新增120億美元收入,這相當於2024年安卓部門全年利潤的1.8倍。而且,通過強制綁定GMS服務,谷歌能重新掌控應用分發入口的控制權,把廣告分成比例從15%提升至30%,預計每年還能增收50億美元。


但對於國內的手機廠商來說,安卓閉源的影響其實是有差異的。

像小米、OPPOvivo這些頭部廠商,之前已經和谷歌簽訂了GMS協議,所以它們仍然可以獲取閉源代碼,系統更新和GMS預裝都不會受到影響。

但那些未簽約的中小廠商就沒這麼幸運了,它們要麼被迫與谷歌簽訂協議,接受更高的成本和更嚴格的控制,要麼繼續使用舊代碼,冒着產品性能和安全性落後的風險。

舉個例子,像印度的低價手機品牌Lava,一直憑藉基於AOSP開發的廉價手機在印度市場佔據一定份額,如今卻因無法獲取系統更新,隨時都面臨著被迫退出市場的困境。再比如國內華強北的一些貼牌廠商,閉源後每台設備成本增加8美元,而行業平均凈利潤率僅為5.7%,這對它們來說肯定也是一個不小的行業震蕩,甚至會直接被擊穿。

所以在這種環境下,就更顯得鴻蒙有先見之明了!

在安卓閉源的背景下,華為鴻蒙系統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

鴻蒙系統憑藉其分布式架構和微內核設計,在萬物互聯時代展現出了獨特的優勢。分布式架構讓手機、汽車、家電等設備能夠無縫互聯,而微內核設計則從底層保障了系統的安全性,這正是政務、金融等關鍵場景的核心需求。

簡單來說,哪怕安卓真的完全閉源,鴻蒙非但不會受打擊,反而會藉機生長迅速侵佔完整的市場。

華為鴻蒙在國內市場的份額已經突破19%,不僅能與蘋果iOS掰一掰手腕,更在金融、通信等關鍵領域獲得了“國家隊”應用的全面適配。而且,鴻蒙系統通過開源OpenHarmony項目,吸引了大量開發者共建生態,甚至將代碼託管到第三方平台,防止競爭對手說“斷供”,這對於電子廠商來說真的是個天大的誘惑。

此外,華為還宣布了“全面鴻蒙化”,從手機、電腦到汽車,所有終端將統一語言。鴻蒙5系統支持文件跨設備“原子化流轉”,甚至能聯動智能家居動態調節室內環境。這種“軟硬一體”的生態閉環,正是安卓碎片化生態的短板。

所以,安卓閉源也並非全是壞事。

對於國內廠商來說,這也是一次重新思考和布局的機會。現在全部打亂,大家各憑本事,通過加強自主研發,構建更加自主可控的操作系統生態,不僅能提升自身的核心競爭力,也能在全球科技競爭中佔據更有利的位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