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互聯網周報是由鈦媒體TMTpost發布的特色產品,將整合本周最重要的企業級服務、雲計算、大數據領域的前沿趨勢、重磅政策及行研報告。】
財報季
英偉達股價大跌8%,市值一夜蒸發近2萬億
2月27日,英偉達股價暴跌8.48%,這一跌幅不僅刷新了近一個月的記錄,也讓其市值瞬間蒸發了約2716億美元,摺合人民幣約為1.98萬億元。儘管如此,英偉達的最新市值仍然保持在2.93萬億美元的高位。
這次股價的大幅波動發生在英偉達剛剛發布了一份超出市場預期的財報之後。財報顯示,英偉達在2025財年第四財季的營收達到了393.31億美元,同比增長了驚人的78%,凈利潤也實現了72%的增長,達到了220.66億美元。然而,儘管財報數據亮眼,市場對於英偉達未來的增長前景卻持謹慎態度。(ITBEAR)
Salesforce 2025 Q4營收100億美元,全年營收379億美元
美東時間2月26日,AI CRM Salesforce公布了第四季度和全年財報。
2025財年業績第四季度營收100億美元,同比增長8%。其中包括訂閱和支持收入95億美元,同比增長8%,按固定匯率計算增長9%。
2025財年收入379億美元,同比增長9%,其中訂閱和支持收入為357億美元,同比增長10%。2026財年全年預計收入405億美元至409億美元,同比增長7%–8%。
Salesforce表示,自10月以來,該公司已與Agentforce達成了3000多筆付費交易。Agentforce已通過Salesforce的幫助網站參與了380,000次對話,其中人工參與的佔2%。
Workday發布2025財報,年度營收84.46億美元,訂閱增長16.9%
美東時間2月25日,人力資源軟件服務商Workday公布了2025財年第四季度和全年業績。
2025財年第四季度總營收為22.11億美元,較2024財年第四季度增長15.0%。訂閱營收為20.40億美元,較去年同期增長15.9%。2025財年全年總收入為84.46億美元,較2024財年增長16.4%。訂閱收入為77.18億美元,比上年增長16.9%。
Zoom發布2025財年第四季度總收入11.841億,同比增長3.3%
美東時間2月24日,Zoom發布2025財年第四季度及全年業績。
2025財年第四季度總收入為11.841億美元,同比增長3.3%。企業收入為7.068億美元同比增長5.9%,線上收入4.773億美元,同比下降0.4%。
Snowflake 2025財年Q4總營收9.868億美元,同比增長27%
2月27日,Snowflake公布了2025財年第四季度財報。
2025財年Q4總營收達9.868億美元,同比增長27%,調整後每股收益為0.30美元,超出分析師普遍預期的每股0.18美元;產品收入達9.433億美元,同比增長28%,佔整體營收的96%。
金山辦公2024年度營收51.21億元,凈利潤16.45億元
2月27日,金山辦公發布2024年度業績快報公告。2024年實現營業收入51.21億元,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16.45億元,同比增長24.84%;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15.56億元,同比增長23.30%。
達夢數據2024年營收10.44億元,同比增長31.49%
2月25日晚,達夢數據《2024年度業績快報》顯示,公司2024年實現營業收入10.44億元,同比增長31.49%;歸母凈利潤3.62億元,同比增長22.26%,扣非凈利潤3.41億元,同比增長24.18%。
國內新聞
SAP任命原欣為大中華地區總裁
3月3日,SAP宣布任命原欣為大中華地區總裁,全面負責SAP在該市場的業務運營。
原欣曾在多個全球科技巨頭公司工作,擁有27年的領導經驗,在利用雲和企業解決方案推動轉型方面積累了卓越實踐。加入SAP前,原欣曾擔任微軟中國總裁。
SAP大中華地區總裁原欣表示,期待與團隊和合作夥伴攜手,利用SAP的雲套件和商業AI,賦能企業釋放數字化潛能。
DeepSeek再次震驚全球:價格只有OpenAI 1/25,利潤率達545%
3月1日,官方團隊在Github和知乎上發表題為《DeepSeek-V3/R1推理系統概覽》的文章,首次披露了DeepSeek的理論成本和利潤率等關鍵信息。據介紹,假定GPU租賃成本為2美元/小時,總成本為87072美元/天;如果所有tokens全部按照DeepSeek R1的定價計算,理論上一天的總收入為562027美元/天,成本利潤率為545%。然而,DeepSeek也坦誠表示,實際收入可能會因V3定價較低以及夜間折扣等因素而有所減少。
不過,隨着DeepSeek對成本利潤的回應,潞晨科技尤洋、硅基流動袁進輝兩家創始人隔空發文,並且進一步在朋友圈和知乎上互懟。
3月1日下午,潞晨科技宣布將暫停DeepSeek API服務。
DeepSeek“開源周”連續五天開源5類代碼庫
FlashMLA:專為英偉達Hopper GPU優化的高效MLA解碼內核,支持變長序列處理,已在實際業務中部署驗證。
DeepEP:面向MoE模型訓練和推理的EP通信庫,支持低精度運算和現代高性能計算需求。
DeepGEMM:專為FP8通用矩陣乘法設計的庫,支持混合專家和普通分組的GEMM(通用矩陣乘法)。
並行優化策略:開源三項並行優化策略,包括DualPipe、EPLB和Profile-data。
3FS文件系統:開源了Fire-Flyer文件系統(3FS),一個高性能並行文件系統。
DeepSeek下調API調用價格,降幅最高達75%
DeepSeek宣布,2月26日起,北京時間每日00:30至08:30的夜間空閑時段,DeepSeek開放平台推出錯峰優惠活動。在此期間,API調用價格大幅下調:DeepSeek-V3降至原價的50%,DeepSeek-R1更是低至25%。DeepSeek稱,鼓勵用戶充分利用這一時段,享受更經濟更流暢的服務體驗。(財聯社)
字節商業化大調整:技術中台成核心,千川併入電商板塊
近日,字節跳動商業化團隊經歷了一次重大調整,據內部知情人士透露,這些變動在上周已經塵埃落定。在商業產品技術層面,技術中台成為了唯一保留的部分,其餘團隊被重新整合至其他業務中。在行業產品與運營方面,相關團隊被納入銷售體系,直接向銷售負責人浦燕子彙報。
在業務板塊調整上,電商廣告平台巨量千川被劃入電商業務,直接向電商負責人魏雯雯彙報。本地推業務也被調整至本地生活板塊。在人事變動方面,陳明被調任至生活服務部門,負責上海大區;吳霞則負責北京大區;旭愷則接過本地消費業務的重任。(鞭牛士)
阿里宣布投入3800億元建設雲和AI硬件基礎設施
據新華社報道,阿里巴巴集團CEO吳泳銘24日宣布,未來三年,阿里將投入超過3800億元,用於建設雲和AI硬件基礎設施,總額超過去十年總和。這也創下中國民營企業在雲和AI硬件基礎設施建設領域有史以來最大規模投資紀錄。
阿里自研“深度思考”推理模型已上線夸克AI搜索,後續將有更強模型上線
夸克AI搜索上線“深度思考”推理模型,系夸克基於阿里通義千問基模開發的推理模型,後續將有更大規模的模型上線。
今年以來,伴隨AI推理模型技術創新加速爆發,國內各大互聯網廠商絕大多數均已主動接入DeepSeek推理模型,並發布深度思考產品。作為阿里AI To C的重要產品,擁有億級用戶規模的夸克,會基於哪款推理模型開發“深度思考”AI產品,引發市場期待。(新浪科技)
“騰訊元寶電腦版”正式發布:混元大模型或DeepSeek雙模切換
據騰訊公眾號,騰訊旗下基於混元大模型的面向消費者端的AI助手“騰訊元寶電腦版”現已正式上線,提供Windows和macOS版本。據悉,騰訊元寶是依託於騰訊混元turbo大模型的AI產品,同時也支持雙模切換DeepSeek大模型。
該助手主要提供了AI搜索、AI總結、AI寫作等核心能力,能夠一次性解析多個微信公眾號鏈接、網址,以及PDF、word、txt等多種格式的文檔,並支持超長的上下文窗口。面向日常生活場景,元寶提供了多個特色AI應用,並新增了創建個人智能體等玩法。
此外,騰訊元寶還融入騰訊文檔、電腦管家、搜狗輸入法等生態產品。例如,在騰訊元寶中使用“AI寫作”生成文章後,點擊“去騰訊文檔編輯”即可無縫銜接到騰訊文檔編輯環節,再使用AI文檔助手優化調整。(IT之家)
IBM中國投資公司停運,1800員工一夜失業,員工普遍反映沒有活干,官方回應
IBM中國投資公司(IBMV)及其分公司將於2025年3月1日起正式停止業務活動,相關辦公場所也將停用。這一調整主要涉及該公司下設的中國系統中心,該中心主要負責研發和測試工作,員工分布在北京、上海、大連等城市,涉及約1800人。
對此,IBM官方回應稱:IBM沒有退出中國市場,IBM在全球範圍內整合產品開發職能。繼去年秋天中國實驗室的調整後,原以承載IBM產品開發職能為主要目的國際商業機器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已完成其主要使命,因而計劃關閉。(界面新聞)
阿里萬相視覺生成大模型正式開源
阿里雲旗下視覺生成基座模型萬相2.1(Wan)正式開源,此次開源採用最寬鬆的Apache2.0協議,14B和1.3B兩個參數規格的全部推理代碼和權重全部開源,同時支持文生視頻和圖生視頻任務。
據介紹,14B萬相模型在指令遵循、複雜運動生成、物理建模、文字視頻生成等方面表現突出,在權威評測集VBench中,萬相2.1以總分86.22%的成績大幅超越Sora、Luma、Pika等國內外模型,穩居榜首。1.3B版本測試結果超過了更大尺寸的開源模型,甚至還接近部分閉源模型,同時能在消費級顯卡運行,僅需8.2GB顯存就可以生成高質量視頻,適用於二次模型開發和學術研究。
金蝶國際正式成立卡塔爾公司進軍中東市場,卡塔爾投資局參與投資
金蝶國際軟件集團有限公司正式宣布成立卡塔爾公司,正式進軍中東市場。據悉,卡塔爾投資局自2023年起就成為金蝶的投資方,此次新公司設立也得到了卡塔爾投資局(QIA)、卡塔爾投資促進局以及卡塔爾自由區管理局的大力支持。
海外動態
OpenAI推出全新通用GPT-4.5模型,擴展LLM產品線
2月27日,OpenAI推出了GPT-4.5,這是一個通用大型語言模型,被稱是迄今為止最大的模型。
Claude發布全球首個混合推理模型,並將完成新一輪35億美元融資
2月25日凌晨2點,Anthropic發布了首個雙思維模型——Claude 3.7 Sonnet。該公司表示,這是其有史以來“最智能”的AI模型。Claude 3.7提供了標準和擴展兩種思考模式:標準思考是無需進行複雜的推理過程,就能立刻提供答案,例如,當用戶詢問“巴黎的埃菲爾鐵塔有多高?”,會迅速給出324米。
微軟被曝取消多個數據中心租約,縮減開支大幕已開啟
美國券商TD Cowen發布的一份渠道調查報告引發市場關註:微軟已經取消了與多個私營數據中心運營商的數項租賃協議,涉及功率總計“數百兆瓦”。此外,微軟還已經暫停了將已協商並簽署的資格聲明(SOQ)轉換為租賃協議,並將其國際支出的很大一部分重新分配給了美國。TD Cowen寫道,上述舉措正是微軟的競爭對手Meta等公司此前決定削減資本支出時所採用的策略。此舉可能反映出,微軟也開始自我審視其建立的算力供應已經是否超過長期需求。
AMD擬以40億美元出售數據中心工廠,部分台企成潛在買家
據媒體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稱,AMD正在與幾家亞洲企業就出售其去年收購的數據中心製造工廠展開談判。這些企業包括台灣地區的廣達電子、英業達、和碩聯合以及緯創資通等。知情人士表示,這些工廠的總價值可能在30-40億美元之間,包括債務。消息人士表示,交易可能會在今年第二季度宣布。談判仍在進行中,目前尚不確定AMD是否能夠達成協議。
2024年8月,AMD宣布通過其收購ZT系統的49億美元交易獲得了這些工廠。在收購之前,ZT系統曾是英業達的長期合作夥伴,專門為其提供AI服務器組裝服務。AMD表示,收購後將剝離這些製造業務,以避免與其客戶(如戴爾和慧與HPE)發生競爭。(IT之家)
軟銀在AI投資方面推進戰略行動,洽談從銀行融資160億美元
The Information援引知情人士報道稱,日本軟銀集團多名高管上周告知多家銀行機構,該公司CEO孫正義計劃借款160億美元,用於投資人工智能。這一進展緊隨一筆185億美元的大額借款之後,標誌着公司在AI領域的積極進取。後續,軟銀可能還將在2026年年初借入80億美元。
根據此前了解到的信息,軟銀計劃向美國總統特朗普宣布的星際之門基建項目和OpenAI總體投資400億美元,已經圍繞融資至多185億美元啟動磋商。1月份,路透報道稱,軟銀洽談向開發大模型ChatGPT的OpenAI投資至多250億美元。(華爾街見聞)
領英發布AI招聘助手,自動化處理招聘重複性任務
領英(LinkedIn)舉辦的2025亞太區Talent Connect峰會上,領英發布首款AI招聘助手,該產品可以通過自動化處理招聘中的重複性任務,該功能目前已在領英平台上線。同時,領英也即將升級AI智能導師功能,企業員工可以利用生成式AI技術支撐的虛擬人和語音互動。根據領英最新數據,過去一年,全球AI人才招聘的增長速度比整體人才招聘速度快30%,而要求具備AI相關技能的職位更是增長了6倍多。
谷歌對雲業務部門裁員,官方回應
據外媒報道,谷歌公司在周三對其雲業務部門進行了裁員,目前尚不清楚有多少員工受到影響。知情人士稱,此輪裁員隻影響少數幾個團隊。谷歌財報顯示,雲業務部門上個季度的營收不及分析師預期。
谷歌發言人在一份聲明中回應稱,公司將繼續做出調整,以“滿足客戶需求並抓住未來的重大機會”。“正如公司各個團隊所做的那樣,我們正在進行調整,以便繼續投資對我們業務至關重要的領域,確保我們的長期成功。”該發言人表示。
此前,谷歌已經進行了更小規模的裁員以減少員工總量。根據9to5Google的報道,谷歌在1月底宣布了一項“自願離職計劃”,面向其平台與設備部門的員工。該部門包含了Pixel硬件和Android軟件部門的員工,他們在2024年合併為一個團隊。整個2024年,隨着谷歌逐步完成按部門重組,該公司的裁員逐漸波及整個公司。(鳳凰網科技)
微軟將關閉運行了21年的Skype
2月28日,微軟宣布已運營21年的Skype將於5月5日停止運營,並鼓勵Skype用戶遷移至免費的Teams應用程序。
Salesforce與谷歌雲簽署數十億美元協議推動AI Agent發展
2月24日,據外媒報道,Salesforce宣布與谷歌雲(Google Cloud)簽署了一項價值25億美元的合作協議,該協議為期七年,旨在推動其人工智能智能體平台“Agentforce”及CRM軟件的雲端部署,同時減少對亞馬遜AWS的依賴。該協議將允許客戶在谷歌雲AI優化基礎設施上運行核心應用,整合雙方在AI、大數據及客戶管理領域的技術資源,以爭奪微軟等競爭對手的企業客戶。
根據合作框架,企業用戶可通過谷歌雲調用Gemini等先進AI模型,並直接對接Salesforce客戶數據,實現自動化任務執行與數據分析。例如,客戶可利用Gemini優化銷售文檔,同時聯動Salesforce數據提升精準度。埃森哲、Wayfair等企業已計劃將現有Salesforce應用遷移至谷歌雲。
融資&併購
杭州投資智譜,支持GLM國產大模型技術發展
3月3日,智譜宣布完成新一筆金額超10億元人民幣的戰略融資,參與投資方包括杭州城投產業基金、上城資本等。融資將推動國產基座GLM大模型的技術創新和生態發展,更好服務浙江省和長三角地區蓬勃發展的經濟實體,發揮區域人工智能產業布局優勢,助力基於人工智能技術的數字產業轉型升級。作為國內最早開源大模型的人工智能公司,智譜一直致力於推動AI普惠。2025年也將是智譜的開源年,我們很快會發布全新大模型(包括基座模型、推理模型、多模態模型、Agent等)並將其開源。
極睿科技連續完成B系列多輪融資
全鏈路自動化電商內容 AI 工廠極睿科技宣布連續完成億元級 B 系列多輪融資。投資方包括用友產投、百度、紅蜻蜓、卓源亞洲,指數資本擔任獨家財務顧問。此次融資資金將主要用於國內市場的營銷覆蓋以及新產品的研發與電商大模型的持續迭代。
源絡科技宣布完成新一輪融資
北京源絡科技有限公司近日宣布完成數億元 A 輪融資。本輪融資由阿里巴巴領投,元禾原點、戈壁大灣區、堅果資本、峰瑞資本跟投。此前,源絡科技已獲得峰瑞資本領投,順禧基金、水木創投等多家知名投資機構跟投的天使輪融資。
IBM收購數據庫公司DataStax,以增強其AI能力
2月25日,IBM公司表示,它正在收購數據庫公司DataStax,以增強其不斷增長的Watsonx人工智能開發工具產品組合的功能。
該公司表示,計劃將DataStax的技術整合到Watsonx的生成式AI產品中,以幫助管理和簡化對所需大量數據的訪問。此外,這筆交易將增強其對打造開源AI產品的承諾。
此次交易的財務條款尚未披露。預計交易將在第二季度某個時候完成,但需獲得監管部門的批准。
MongoDB收購嵌入模型提供商Voyage AI
2月24日,MongoDB宣布已收購Voyage AI,這是一家擁有一系列用於生成嵌入的人工智能模型的初創公司。
交易條款尚未披露。Voyage AI此前已從Snowflake、Databricks和其他投資者那裡獲得了2800萬美元的融資。
趨勢&政策
2028年中國ICT市場規模將超7517億美元,五年複合增長率6.5%
IDC預測,2028年中國ICT市場規模接近7517.6億美元,五年複合增長率(CAGR)為6.5%。其中,消費端在政策刺激與新興技術產品推動下迎來複蘇,智能終端需求有所增長。
從企業視角來看,2024年中國企業級ICT市場規模約為2,693.6億美元,比2023年增長11.7%,持續高於GDP的增速。自2024年起中國企業級ICT市場以每年11.5%的複合增長率增長,2028年中國企業級ICT市場規模接近4,150億美元。出海、雲計算、人工智能及算力部署成為市場增長核心引擎。
IDC:中國分布式事務數據庫進入規模化應用階段
《2024年上半年中國分布式事務數據庫軟件市場跟蹤報告》顯示,2024上半年中國分布式事務數據庫軟件市場規模為1.5億美元,同比增長18.5%。IDC預測,2024年全年,中國分布式事務數據庫市場規模預計為8.1億美元,同比增長20.3%。到2028年,中國分布式事務數據庫市場規模將達到18.2億美元,2023-2028的5年市場年複合增長率(CAGR)為22.0%。報告指出,經過多年的洗牌,中國分布式事務型數據庫市場供應側正在逐步的收縮集中。
《深圳市加快推進人工智能終端產業發展行動計劃(2025—2026年)》印發
行動計劃指出,到2026年,人工智能終端產業核心競爭力進一步增強,產品“含深度”進一步提升,產業生態持續豐富,全市人工智能終端產業規模達8000億元以上、力爭1萬億元,集聚不少於10家現象級人工智能終端企業,人工智能終端產品產量突破1.5億台,在手機、計算機、大模型一體機、可穿戴設備等領域推出50款以上爆款人工智能終端產品,在智能製造、智慧金融、智慧城市、智慧養老、智慧政務等領域打造60個以上人工智能終端典型應用場景。
IDC:預計2025年全球智能眼鏡市場出貨量為1280萬台 同比增長26%
2024年中國智能眼鏡(Smart Eyewear)市場迎來發展契機,IDC預計,2025年在軟硬件技術革新、AI大模型快速發展、交互技術進一步融合的共同推動下,整體智能眼鏡市場將迎來高速增長。預計2025年全球智能眼鏡市場出貨量為1280萬台,同比增長26%;其中中國智能眼鏡市場出貨量為275萬台,同比增長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