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市場近幾年表現欠佳,要建立起廣大股民對中國股市的信心,關鍵是什麼?
近日,中泰國際首席經濟學家李迅雷在觀察者網“經濟學家建言2025中國經濟”對話中表示,要想讓市場好,政策要更加有力,增強投資者的信心。
李迅雷表示,我國這幾年在監管層面不斷完善推進,包括保護投資者的利益、加強監管、規範市場參與者的行為等等,“但是,我認為要想讓市場好,政策還是要更加有力度,力度加強之後,投資者的信心就有了。
李迅雷說:“股市也好、樓市也好、匯市也好,最終着眼的都是未來,買股票就是買未來。”
“如果大家對未來更有信心的話,a股的估值水平就可以得到提高。現在a股的估值水平,以滬深300為例,要比標普500便宜很多。為什麼標普500估值這麼貴它還在漲呢?這裡還是成長預期的問題。”李迅雷表示。
他認為,投資者抱怨比較多,和這一輪房地產調整的周期是有關係的。
“我們也不要一味宣洩不滿,要客觀認識到中國經濟過去的增長是非常突出的,在全球也是引人矚目的。過去30年來,中國gdp佔全球的份額從2%提高到18%,成績非常好。但問題在於,我們恰好遇到了人口老齡化的加速和房地產的調整,這兩個問題重疊之後,對企業的業績肯定會帶來一定的影響。我們要對這個階段有一個客觀的認識。”
“我期望我們的政策和改革可以雙管齊下,政策層面,要用足積極財政政策空間。此外,要推進財稅改革,讓財政支出的結構更加合理,帶來的乘數效應更高。這樣,對經濟的拉動就會更加明顯。經濟基本面好了,a股市場的表現也不用擔心。”李迅雷說。
“經濟學家建言2025中國經濟”系列,是觀察者網在全國“兩會”前推出的重磅系列對話節目,圍繞擴大內需、提振消費、外貿外資、股市樓市、新質生產力、鄉村振興、高質量發展等諸多領域的民眾關切,邀請多位知名經濟學家,前瞻並建言2025年中國經濟,敬請關注。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