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手機新三巨頭誕生:小米第三,華為並非榜首,第一太讓人意外

閱讀此文之前,請您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討論和分享,又能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

本文陳述所有內容,皆有可靠來源贅述在文章結尾。

華為

誰在領跑?

你知道誰是咱中國手機的“領頭羊”嗎?

看到這個問題。

相信不少老鐵心中都會有一個答案,那便是華為。

華為

的確,華為近年來的發展簡直不要太“逆天”

又是鴻蒙系統、又是三摺疊,完全對得起那句“遙遙領先”。

而以實際情況來講,它還真不能算我國手機的“領跑人”。

在IDC公布的最新手機季度跟蹤報告顯示,

華為在第三季度中國手機市場取得的成績僅為第三名。

取材網絡

如果把蘋果這個“外來者”排除。

華為也只能在咱國內當“老二”。

那麼到底是誰能穩壓華為蘋果登頂榜首?

而我國手機三巨頭除華為外,剩餘那倆又究竟是誰?

華為

手機比拼太激烈

2024年第三季度,中國智能手機市場表現亮眼,銷量比去年同期增長了2.3%,而這也是五年來我國智能手機銷量首次實現年增長。

曾經被陰霾籠罩的手機市場,終於迎來了久違的暖陽。

這波市場回暖不是偶然的,背後有很多因素在起作用。

oppo

一方面,各大手機廠商為了爭奪市場,紛紛亮出“殺手鐧”,推出了眾多令人眼前一亮的機型。

無論是追求極致性能的旗艦機,還是主打性價比的千元機,都展現出強大的產品力,極大地刺激了消費者的換機慾望。

另一方面,隨着手機技術的不斷進步,5G、摺疊屏、超級快充等新技術的應用,為用戶帶來了前所未有的使用體驗。

超級快充

對於那些手持老舊機型的用戶來說,換一部新手機,就意味着能夠享受到科技帶來的便利和樂趣。

表面上看起來一片繁榮,但實際上背後隱藏着不少問題。

市場回暖不僅帶來了機會,也帶來了挑戰。

隨着市場回暖,競爭越來越激烈,各大手機廠商為了吸引用戶,紛紛拚命提高產品質量、降價促銷,有時候甚至不惜虧本。

取材網絡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只有真正了解用戶需求、掌握核心技術的廠商,才能在這場激烈的競爭中站穩腳跟,贏得未來。

我們國家的手機品牌不少,而且可以說各個都有其獨特的賣點,但能稱上“巨頭”的也僅有三位而已。

小米

手機品牌“三國殺”

其實在這場手機市場的“三國殺”中,華為和小米無疑是板上釘釘的存在。

他們憑藉著各自的優勢和戰略,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攻城略地,非常穩定的鞏固了自身的地位。

早些年的時候,華為的確就是“一哥”,可無奈,在2020年遭遇了美國制裁,芯片斷供的困境一度將其逼入絕境。

但華為沒有放棄,反而選擇了迎難而上,開始在困境中尋找突破。

取材網絡

為了應對芯片短缺的問題,華為一方面加強自主研發,另一方面積極與國內供應商合作。

幾年的辛勤努力後,華為終於推出了配備麒麟芯片的新手機,市場反應那是相當不錯,麒麟芯片一度成了華為的有力賣點

取材網絡

2024年第三季度,華為手機業務強勢回歸,以16.4%的市場份額位居我國手機品牌第二,這一成績足以證明華為的實力和韌性。

儘管目前華為仍然面臨著來自外部環境的巨大壓力,但我們有理由相信,只要華為能夠堅持“自主創新”的道路,就一定能夠克服困難,重回巔峰。

反觀小米,那可真是“太有活”了,雷軍有多受歡迎人盡皆知,僅憑點就註定其不會落後太多,同時性價比也是小米的制勝之道。

雷軍

小米——性價比之王

與和華為相比,小米的崛起之路則顯得更加“互聯網化”。

它以極致的性價比為武器,通過線上銷售和粉絲營銷,迅速打開了市場,並在短時間內積累了大量的用戶。

一句“are you ok”“友商啥啥啥”的熱梗,讓人們愈發喜歡雷軍這個如同拿到男主角劇本的沒架子老總。

雷軍

本身產品打的就性價比,老總還是討人喜的存在,這兩者加起來,誰不樂意用小米啊?

不過隨着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小米的“性價比”優勢其實也已經開始變成了一種限制。

在高端市場,小米始終難以擺脫“低端”的品牌形象,而在低端市場,又面臨著來自其他品牌的激烈競爭。

小米門店

2024年第三季度,小米以15.6%的市場份額位居第三,雖然成績依然亮眼,但與華為的差距卻在逐漸拉大。

小米未來面臨的最大挑戰是如何突破“性價比”的限制,打造出更有競爭力的高端產品。

華為第二,小米第三,那第一是誰呢?

如果我國奪得桂冠的是vivo你會信嗎?而事實也正式如此。

取材網絡

低調的“大佬”

一直以來,vivo在我們印象里好像一直都沒存在感,給人的印象就是低調務實、穩紮穩打。

它沒有像小米那樣高舉互聯網旗幟,也沒有像華為那樣在技術上追求極致,而是將更多的精力放在了產品、渠道和品牌的建設上。

這種“農村包圍城市”的策略,雖然在短期內難以看到立竿見影的效果,但卻為vivo的長期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取材網絡

當其他廠商還在為市場份額拼得你死我活時,vivo已經悄無聲息地完成了從低端到高端的品牌升級,還建立起了覆蓋全國的線下銷售網絡。

前一陣子vivo和印度塔塔的事兒都知道吧,為啥印度打上了咱vivo的主意,還不是賣的太好,讓他們本土品牌有點呆不下去了。

取材網絡

2024年第三季度,vivo同樣迎來了屬於自己的高光時刻。

它以19.2%的市場份額,一舉超越了華為和小米,成為了中國手機市場的新霸主。

這一成績的取得,並非偶然,而是vivo多年來堅持“本分”的結果。

取材網絡

三巨頭各自的“殺手鐧”

vivo、華為、小米,這三家企業能夠在競爭激烈的中國手機市場中脫穎而出,並非僅僅依靠運氣,而是因為它們都擁有着獨特的競爭優勢。

vivo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於其精準的市場定位和強大的線下渠道。

與其他廠商不同,vivo並沒有盲目追求線上市場,而是將更多的資源投入到了線下渠道的建設上。

取材網絡

遍布全國的線下門店,不僅為vivo提供了穩定的銷售渠道,也讓它能夠更加貼近用戶,了解用戶的真實需求。

同時vivo在品牌營銷上下了不少功夫,經常贊助熱門綜藝,還簽下了不少當紅明星,這些都幫他們提升了知名度和影響力。

而華為的強項在於它的技術實力和品牌的影響力。

作為一家擁有多年技術積累的通信巨頭,華為在5G、芯片等領域擁有着領先優勢。

取材網絡

小米的成功還是那句話,靠的就是對性價比的極致追求。

從一開始,小米就立志讓每個人都能體驗到科技帶來的樂趣。

這種“高性價比”的策略,在短時間內幫助小米贏得了大量用戶,也讓它成為了中國互聯網手機的代表品牌。

小米門店

中國手機市場的未來展望

以當下的情況來看,我國智能手機市場確實迎來了復蘇跡象,但這並不意味着挑戰已經消失。

隨着5G、人工智能和物聯網等新技術的飛速發展,手機行業正迎來一場大變革。

而首當其衝的便是老生常談的技術創新。

無論是5G、人工智能還是物聯網,這都需要強大的技術實力作為支撐。

取材網絡

為此我國手機廠商得加大研發力度,突破核心技術的限制,這樣才能在未來的競爭中佔據主動。

其次,還要更加註重用戶體驗。

現在手機功能越來越多,用戶對手機體驗的要求也越來越高。

中國手機品牌要想贏得用戶,就得從用戶的需求出發,不斷改進設計、功能和服務。

當然,咱也不能只把目光放在自家過門,海外市場也是需要開拓的存在,這點vivo已經取得了很好的成績。

取材網絡

不僅僅是vivo,現在很多中國手機品牌也開始更多的關注海外市場了。

在全球化競爭的背景下,中國手機廠商需要不斷提升品牌影響力和國際化運營能力,才能在海外市場取得更大的成功。

vivo、華為、小米,這三家企業只是中國手機行業發展的一個縮影。

在它們身後,還有着無數中國手機廠商在默默耕耘,為中國手機行業的崛起貢獻着自己的力量。

取材網絡

中國手機行業的發展,反映了中國製造業的轉型,也展現了中國科技實力的提升。

相信在未來,中國手機廠商會繼續努力,推出更多優質的手機和服務,讓全球用戶都能感受到中國智造的魅力。

取材網絡

參考信源

觀察者網2024-10-25 08:35——三季度中國手機市場:vivo蟬聯第一,蘋果回到第二,華為第三

金融界2024-10-28 09:37——三季度中國智能手機銷量同比增長2.3%,vivo市場份額19.2%排第一,華為16.4%緊隨其後,小米以15.6%位居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