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塔爾巨頭來華,送上400億造船大單,實現技術與規模雙重飛躍

在拜登政府頻頻發起對華制裁之際,中國製造卻用自己的實力,一次次打了美方的臉,讓他們的陰謀打了水漂。就在近日,中東大戶就不顧美國制裁,為中方送上了價值400億的大單。

近日,中國船舶集團與卡塔爾能源公司舉行了一場聲勢浩大的簽約儀式。這場儀式的落成,也就意味着,中國船舶拿下了一個價值400億的全球最大的單筆造船訂單。

為了表示對這一訂單的高度重視,卡塔爾能源事務國務大臣、能源總裁兼首席執行官阿爾卡比等人都來到了簽約現場。他還當場表態稱,這次訂單所創造的最高金額,是一場值得記錄的歷史性突破。

同時,中國外交部官員及中國船舶集團的高層領導也都出席了簽約儀式,進一步顯示出該項目在兩國經貿合作中的重要地位。

這項訂單涉及18艘全球最大容量27.1萬立方米的超大型液化天然氣(lng)運輸船的建造項目,無疑彰顯了中國在lng船建造技術上的重大進步。而負責這批超大型lng運輸船建造工作的,正是中國船舶集團的子公司滬東中華。據悉,該公司計劃運用一系列尖端科技來進一步提升船隻的性能。

實際上,卡塔爾能源集團的“百船計劃”自2020年公布以來,一直是全球能源和造船業關注的焦點。該計劃主要是為了通過建造超過100艘大型lng運輸船的方式,來支持卡塔爾能源上游產能擴張後的運輸需求。

而在這筆訂單之前,滬東中華就已經拿下了卡塔爾12艘常規lng船的訂單。再加上這次的18艘,中國幾乎已經攬獲了卡塔爾三分之一的訂單。這些訂單的獲得,不僅僅是數量上的增加,更代表了技術與規模的雙重飛躍。

一直以來,液化天然氣運輸船因其複雜的設計、建造和操作要求,而被業界譽為“造船工業中的皇冠上的明珠”。這類船舶的設計與製造,涉及眾多高精尖技術,需要克服多方面的挑戰。

例如,液化天然氣必須在零下163攝氏度的極低溫度下儲存,以保持其液態狀態。因此,lng運輸船的貨艙,必須使用殷鋼和鎳合金等特殊材料,以及先進的絕熱系統,如真空多層絕緣,以防止熱量滲透,確保lng不發生沸騰或泄漏。這就對製作方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同時,lng運輸船雖然體積龐大,但卻需要在各種海域條件下安全航行,這也就要求它們具備優良的穩定性、耐波性和操縱性,以及先進的導航與自動化控制系統。

此外,超大型lng運輸船的建造,對船廠的基礎設施、技術能力以及工人的專業技能提出了極高要求,包括精密的焊接技術、嚴格的檢測程序和高質量的項目管理。

在這種情況下,27.1萬立方米的lng船,代表着當前行業的頂尖技術水平,其設計和建造難度遠高於常規lng船,對船體結構、絕緣材料、動力系統及安全控制等方面的要求更為嚴苛。

因此,中國船舶集團能夠攬獲這樣的訂單,充分展示了其在高端船舶設計與建造能力上的顯著提升,同時也意味着,中國在國際lng船舶建造市場上的競爭力和影響力正在不斷增強,向著全球領先的造船強國邁進。

事實上,近些年來,中國的造船業已經取得了相當輝煌的成就。根據最新數據,中國造船業在造船完工量、新接訂單量和手持訂單量這三個關鍵指標上,已經連續14年保持全球領先地位。

這一成就不僅體現在數量上,更反映在質量和技術水平的大幅提升上。特別是去年,中國不僅維持了其在全球造船市場的主導地位,還實現了這三大指標的全面增長,這在全球造船業中是獨一無二的。

這表明,中國造船企業不僅在傳統船舶建造領域保持強勁,還在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的船舶,如大型郵輪、液化天然氣運輸船等細分市場上取得了重要突破。

對於中企取得的輝煌成就,不少國家都心裡泛酸。例如,韓國媒體發文表示,儘管韓國造船業已經取得了“驚人業績”,但隨着中國造船技術的進步,韓企在未來獲得訂單將變得更加困難。

值得注意的是,不久前,美國剛針對中國造船業發起所謂的“301調查”。美國貿易代表戴琪聲稱,美方將對中國在海運、物流和造船行業的某些行為、政策和做法啟動調查。

在此之前,出於“對中國在相關行業所實施的不公平措施的擔憂”,5個美國全國性工會聯合提交了所謂的請願書,指控中國的各項措施,“破壞了公平競爭,並對美國及全球相關行業造成了負面影響”。

因此,美方準備使用包括301條款在內的貿易工具,來應對中國所謂的“非市場政策與做法”,同時,美方還將通過關稅行動及其他貿易措施,更有針對性和策略性地處理與中國相關的“貿易不平衡和不平等”問題。

對於美國這種無端抹黑的行為,中方表達了強烈的不滿和反對,中方表示美國的指責缺乏事實依據,並且呼籲美國尊重多邊貿易規則,停止單邊主義行為。

事實上,中國造船業的成功,得益於國家政策的支持、持續的技術創新、以及對產業鏈整合與優化的不斷努力。這些因素共同推動了中國從一個造船大國向造船強國的轉變,增強了其在全球航運和造船領域的競爭力和影響力。這種不斷突破的精神,是美西方無論如何阻撓,都無法干擾的,來自卡塔爾的大單,就是最好的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