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城文博數字“活歷”地圖正式上線,“麒東東”再任“推介官”

經過前期調試準備,備受期待的東城文博數字“活歷”地圖近日正式上線,太廟、鐘鼓樓、古觀象台、智化寺、顏料會館……東城文旅品牌“故宮以東”動漫形象代言人“麒東東”再次擔任“推介官”,如數家珍地將這些歷史文化遺產一一介紹給大家。

為提升文物保護傳承水平,生動講述文物故事,讓文物資源更好服務社會,東城文博數字“活歷”地圖應運而生。它藉助“故宮以東”動漫形象ip“麒東東”,採用手繪、動畫、音頻、h5等多維呈現方式,分批展示對外開放、運營的文博資源,推介文博周邊消費地圖。

東城文博數字“活歷”地圖近日正式上線。受訪者供圖

精心挑選30處文博點位

東城區是北京文博資源最為集中的區域,轄區內不可移動文物365項(384處),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數量均位於全市前列。

近年來,東城區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文物工作重要論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不斷提升文物保護利用和文化遺產保護傳承水平,秉承“崇文爭先”理念,依託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讓文物活起來”,推動文旅融合高質量發展。

東城文博數字“活歷”地圖立足東城區文物資源優勢,深入挖掘文物背後的歷史信息。首期上線30個文博點位,集中展示中軸線沿線、大運河遺址、革命文物、名人故居、博物館、會館等特色文博點位,例如,鐘鼓樓、宏恩觀、南新倉、原中法大學舊址、老舍故居、曹雪芹故居紀念館、北京自來水博物館、顏料會館等。這些遺產包括皇家壇廟的恢弘建築、名人故居的古樸風貌、古代工程遺址的歷史見證,以及近代西式建築的獨特風格。

該項目聘請首都師範大學歷史系、故宮博物院研究室等專業團隊,結合歷史文獻以及文物單位提供的史料,前期歷經4個多月修訂易稿,且每處文物歷史的引用文後都標有出處。

多元化展示文物建築文化內涵

東城文博數字“活歷”地圖通過h5、二維碼、動畫、手繪等多種技術手段,以通俗易懂的語言、圖文並茂的形式展示文物建築風貌,吸引不同年齡段的人群感知東城文博魅力。

用戶可提前下載或微信收藏東城文博數字“活歷”地圖h5,隨時隨地獲取“活歷地圖”文博信息,跟着“故宮以東”動漫形象代言人“麒東東”聽講解、看動畫,了解文物歷史故事,開啟文物巡遊記,讓文物古迹探訪之旅收穫更多。

為增加文物點位與用戶的互動性,“活歷”地圖還增設了彈幕、點贊、收藏等功能,用戶瀏覽完文物故事,可以在對話框里選擇自己滿意的參觀感受在屏幕上發送。頁面右上角“麒東東”講解的語音開關也可以隨時開啟或關閉,還可點擊更多視頻,觀看“麒東東”在鐘鼓樓、永定門、曹雪芹故居紀念館、顏料會館、智珠寺等文物點位的遊學之旅。

使遊客了解文物信息的方式更便捷

文物承載着歷史信息,凝結着先人智慧,維繫着民族精神,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華文明源泉,同時也是人們獲取知識與信息的載體。隨着經濟社會的迅速發展,人們對文物旅遊資源的關注度越來越高。

東城文博數字“活歷”地圖針對每個文物點位生成專屬二維碼,二維碼線上可用於單獨文物點位的宣傳,便於遊客隨時隨地掃碼針對性了解文物點位情況;且每個文物點位都能鏈接到文物官方公眾號,了解具體開放時間、路線以及預約方式,引導遊客前往線下點位參觀。

東城文博數字“活歷”地圖針對每個文物點位生成專屬二維碼。受訪者供圖

鏈接線下文物點位帶動文旅消費

近年來,東城區積極探索文物保護利用路徑,一些文物建築在社會力量合理運營中煥發新生,但在調研中發現,文物運營單位對文物建築本身的文化詮釋不夠,各年齡段的遊客了解文物歷史方式不夠便捷。

今年,按照市場主體需求,東城文博數字“活歷”地圖以線上平台為依託,積極開發線下可移動的二維碼展示方式。如製作精美的“活歷地圖”線下二維碼桌牌、“麒東東”貼紙等,分別送進宏恩觀、比利時使館舊址、曹雪芹故居紀念館、顏料會館等試點應用的文物運營單位,主要放置在前台、書店、餐飲等空間;並將定製的實物桌牌送進王府井希爾頓酒店、麗晶酒店以及金龍建國溫泉酒店等,供其放置在前台、“麒東東”親子主題客房以及餐廳,發揮文物為文旅消費賦能增值作用。

“以前帶孩子來顏料會館吃飯時,孩子除了看看窗戶,再就是低頭玩手機,現在等菜的工夫,可以掃桌上‘活歷地圖’顏料會館的二維碼,我跟孩子一邊等菜,一邊聽文物故事,切切實實吃了頓文化大餐。”一位顧客說。

比如,位於東城區金寶街的麗晶酒店,一直以來注重文旅融合產品開發,近年來推出了“故宮以東”下午茶和“麒東東”主題親子房,這次他們計劃將東城文博數字“活歷”地圖二維碼桌牌放置在“故宮以東”下午茶和“麒東東”主題親子房裡,進一步加強文化屬性服務,帶給客人沉浸式的文化體驗。

此外,遊客還可以通過頁面下方的“玩轉文物景點周邊”“故宮以東·文化金三角”“精緻生活好去處”板塊,發現文物周邊文旅消費新生活,和家人朋友一起分享“故宮以東”精緻美好的生活方式。

今年,東城文博數字“活歷”地圖將繼續啟動二期項目建設,按照文物屬性,分別予以“中軸攬勝”“運河往事”“革命文物”“名人故居”“博物時空”“會館有戲”“衚衕拾遺”等標籤分類;新增中軸線南段道路遺存、燕墩、茅盾故居、北大二院舊址等10個文博點位,對5處中軸線點位進行vr展示,優化頁面動畫和體驗效果,增加“東城文物及周邊消費地點”地圖,推薦文物周邊文旅消費場所等。

新京報記者 陳琳

編輯 張磊 校對 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