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輛名字叫“L7”的新車,有可能成為國民SUV?

幾年前接到試駕“RS5”的邀請,我一聽就興奮了,一直想知道RS5與寶馬M4開起來有什麼不一樣。

結果仔細一看,不是奧迪RS5,而是寶駿RS-5。

如同幾年前流行“RS”,如果車壇最流行的車名一定是“L7”。智己L7操控和性能確實不錯,理想L7我一口氣開了800公里做長測;吉利銀河L7上個月才跑完成都天府賽道。

不過這次去雲南試駕這輛L7,是東風風神緊湊型新能源SUV,預售價將在4月的北京車展發布。

試駕下來,如果對東風風神L7來一個整體的印象,心目排名應該是這樣的。

排第一的是動力系統,確實做得很平順。排第二的是看得到的外觀設計,內飾空間之類,也不錯。排在最後的就是底盤操控和舒適性這一塊。

東風馬赫電混PHREV技術的首搭車型

東風風神L7作為東風馬赫電混PHREV技術的首搭車型,這套動力也是車廠很有信心的技術,甚至部分技術與搭載在猛士917上的是相同的。而猛士917我們剛剛試駕過,表現不錯。

馬赫電混PHREV由1.5T直列4缸引擎和電動機組成,綜合功率最高可達265kW,綜合扭矩最大為615Nm。廠家宣稱具備6秒級零百加速。

這副1.5T引擎在技術上是國內頂流,除了超輕量活塞(184克)設計,30%廢氣再循環率之類,它還採用了最頂尖的可變截面渦輪增壓技術。

可變截面渦輪增壓技術,最早用在保時捷911上,現在最新大眾和奧迪1.5T引擎也採用博格華納的這套技術。所以這個技術用在風神上,已經是超預期。

馬赫電混PHREV系統採用串聯和並聯兩種模式,電動機和引擎可以分別單獨和共同驅動車輛,以滿足多種駕駛需求。

技術方面的細節就沒必要深究了,國內車企喜歡爭論增程和插電誰更好之類。但以我們試駕的經驗,無論理想的增程還是比亞迪的DM-i,事實上日常代步表現都不錯。

東風風神L7這套馬赫電混PHREV,開起來印象就是非常平順,而且NVH表現非常好。引擎什麼時候介入幾乎覺察不到。在混動模式爬坡的山路上,有引擎介入的動力輸出也是非常線性。

東風風神L7搭載30.2kWh鋰電池組,支持最高45kW的充電功率,從30%~80%的充電時間僅需26分鐘。廠家給出純電續航最高可達205公里,綜合續航可達1500公里。而且百公里饋電油耗低至3.8L。

風神這個品牌,放在內卷的國內電動車市場,它的知名度肯定不是一線。不過下沉到幾線城市,國內又有誰不知東風這個大廠?至少東風出品,質量是比許多新勢力靠譜的。

東風風神L7擁有一個不錯的外觀設計。而且內部空間,無論前、後排還是後備廂,還是後排坐姿,甚至是帶了電動遮陽簾的全景天窗的頭部空間,還有地板的高度,都是讓人滿意的。

搭載了WindLink OS 3.0智能座艙,全系標配高通8155芯片+14.6英寸液晶顯示屏+10.25英寸液晶儀錶屏,語音響應速度和交互體驗都不錯。

所以東風風神L7如果有一個較低的銷售價格,是可以成為新一代國民新能源SUV的好選擇。

前提是價格要給力!就看北京車展的預售價。

競爭對手 長安UNI-Z 11.79萬元-13.19萬元

提長安UNI-Z也是一種巧合,因為在兩個星期前我剛剛試駕這輛車。而且難以置信的是,這兩款車同樣是在雲南同一個地方試駕,走了同一段試駕路線。

所以完全可以拿出來對比,同樣是國企大廠出品。

長安UNI-Z 3款配置分別為藍鯨智電iDD 125km領先型、藍鯨智電iDD 125km超越型、藍鯨智電iDD 125km卓越型,官方指導價為11.79萬元-13.19萬元。

作為一款新能源緊湊型SUV,給我第一印象就是外觀和內飾設計非常不錯。內飾設計如外觀一樣,環抱中控設計和14.6英寸中控屏,極簡懸浮式設計很有科技感。

UNI-Z是新藍鯨動力平台發布後的首搭量產車型,智電iDD動力系統融合了新藍鯨動力HE 15內燃機、雙電機電驅、iEM智慧高階控制及長安“金鐘罩”電池。

但與風神L7相比,長安新藍鯨HE15引擎排量1.5L自然吸氣,輸出不高只有98馬力和125Nm,加上電機後動力也要遜色一些。

最關鍵的是電池容量只有18.4kWh,純電續航只有125公里。這方面東風風神L7的205公里是要領先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