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年蘋果手機降價已經不是什麼稀奇事了,只不過庫克自己也沒想到,去年發布的iPhone 15系列價格會降得如此離譜,原本定價5999元起售,如今卻跌到了4597元。
雖然前幾代產品發布後也是很快就破發,兩三個月後到手價格紛紛大跌千元左右,但像這次大跌1400元以上,在過去是從未見過的。
除了標準版iPhone 15以外,其餘幾款型號也均有非常大的降幅,比如iPhone 15 Plus的到手價已降至5447元起售,iPhone 15 Pro的到手價已降至6537元起售。
即便是被認為賣得最好的iPhone 15 Pro Max,到手價也降到了8247元起售,降幅超過1700元,這樣的降價力度放在歷代任何一款機型上都未曾有過。
事實上就在iPhone 15系列發布後,其市場表現並不差,IDC的數據顯示,第四季度蘋果手機的出貨量為8050萬台,同比增長11.6%,幫助蘋果拿下了該季度全球市場第一。
既然iPhone 15系列如此暢銷,為何卻在2024年開年有如此大的降幅呢?原因就在於iPhone 15系列在國內市場不香了,在華為和小米的圍堵下,蘋果也逐漸失去了它的優勢。
其實得益於iPhone 15系列新品,蘋果2023年第四季度在中國市場也同樣取得了第一名,根據權威機構公布的激活量數據顯示,蘋果以1501.16萬台的激活量穩居第一,拿下了20%的份額。
不過和前一年同期相比,iPhone 15系列顯然沒有達到預期,因為同比前一年蘋果的激活量居然下滑了10.6%,意味着去年第四季度,iPhone 15系列在國內市場的受歡迎程度是大打折扣的。
iPhone 15系列不香了,究其原因其實就是遭到了國產高端手機的圍堵。
首先是華為Mate 60系列突然上線,讓華為手機在高端市場重新歸來,贏得了市場歡迎;其次是小米14系列提前發布,得益於產品的出色表現,讓小米在第四季度拿下了國內手機市場第二名。
華為和小米的激活量分別增長38.4%、79.3%,和蘋果的負增長形成了鮮明對比。
可以看出,在華為和小米的圍堵之下,蘋果已經失去了原有的優勢,光靠品牌和產品上的賣點,無法繼續吸引消費者購買,在這樣的背景下,蘋果唯一能做的似乎也只有降價了。
所以iPhone 15系列發布以來,這款手機在三個多月後的降價力度早已超過往年的任意機型,只需要4597元就能夠買到一台iPhone 15,這個定價甚至比很多國產手機還要便宜許多。
除了電商和分銷商相繼對iPhone 15系列進行大降價以外,現在蘋果官方也對價格進行了下調,雖然只是象徵性地對iPhone 15降價了500元,但這卻是蘋果官方為數不多的降價舉措。
蘋果官方象徵性地降價,意味着分銷商拿到的進貨價可能還會進一步降低,最終到消費者手中的價格也會更便宜,不過蘋果這樣做的後果就是會對品牌造成一定傷害。
現在iPhone 15的到手價已經跌到比一些國產旗艦機還要便宜了,那麼你會考慮購買一台嗎?歡迎評論、點贊、分享,談談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