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車、路、雲一體化推進是智慧交通大勢所趨

中新網鄭州12月7日電 (經曉佳)在智能交通管理方面,5G可用於實時交通監測與調度、智能交通信號控制、高精度定位與導航;在車聯網和自動駕駛方面,5G可用於車輛間通信、遠程監控與控制、自動駕駛系統支持……5G正加快推動智慧交通建設,不斷拓寬智慧交通應用場景。

此間在河南鄭州舉行的2023世界5G大會上,以“5G+智慧交通開拓發展新賽道”為主題的“5G與智慧交通論壇”同步舉行,來自政、產、學、研、用領域的知名專家、業界人士,就智慧出行、智能網聯、智慧交通技術與產業發展、全球智慧交通發展趨勢,以及未來智慧城市建設等展開研討。

圖為鄭南寧在會上發言。經曉佳攝

什麼是智慧交通?中國工程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學教授鄭南寧在發言中用“聰明的車、智慧的路、強大的雲”來描繪。他認為,應該在車、路、雲一體化的發展中,尋找智慧交通走向未來的突破點。

5G等數字技術的應用為智慧交通的發展帶來了無限可能,也為智慧交通搭上了騰飛翅膀。如何建立一種穩定、安全、可靠的智慧交通系統?鄭南寧結合電動車的成功經驗,提出“在技術攻關上,要根據產業發展特點,根據社會需求來推動創新。”

實際上,智慧交通正成為中國式現代化的新的開路先鋒。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張大衛表示,智慧交通在創新交通業態、提升基礎設施水平、提高出行效率、推動出行公平、維護交通安全、實現節能減排、增進民生福祉等領域發揮着重要作用。

談及我國智慧交通發展面臨哪些瓶頸和障礙,張大衛以自動駕駛為例,認為各地區自動駕駛試點示範在技術選擇、平台建設、管理模式等方面缺乏標準,智能基礎設施捕集的海量數據尚存在着利用方面的諸多障礙,智慧交通監管涉及的多個部門間政策還缺乏協調。

對此,他提出四點建議:一是要大力推動關鍵核心技術創新;二是完善智慧交通法律法規和政策制度建設;三是要探索智慧交通數據的開發應用;四要進一步加大智慧交通的試點力度。

在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車輛與運載學院教授李克強看來,打造一個人、車、路、雲一體化推進的智慧交通系統是大勢所趨。

“這裡面我們需要突破關鍵技術,包括通信、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控制理論,以及通信、信息計算、控制交通,我們需要5G的通信,需要邊緣計算,需要新一代交通技術,甚至需要底層的芯片技術。”李克強認為,“如果我們按車路雲一體化的思路來實現,對城市未來的智慧移動、智慧工廠、智慧能源、智慧管理、智慧生活,能夠形成一個非常好的閉環。”

論壇上,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國經諮詢有限公司發布了《智慧交通報告》,華為、中興、高通、科大訊飛等公司代表分別作了主旨演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