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百度以驚人的1200萬美元(約8486萬元人民幣)向“AI教父”傑弗里·辛頓拋出橄欖枝。那時,這位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的教授和他的學生因為在神經網絡研究方面的卓越貢獻而備受矚目。他們的研究成果讓機器能夠識別日常物品,如汽車、狗和常見植物,引發了科技界的一場革命。
百度看中了傑弗里的潛力,但他以個人原因婉拒了邀請。金錢並非他所拒絕的對象,因為他正為患病的孩子籌集醫療費用。這位曾在微軟和谷歌工作的專家決定為自己開一場拍賣會,而他的研究在AI領域掀起的熱潮,讓各大科技巨頭紛紛矚目。
拍賣會的消息一經傳出,微軟、谷歌和百度等科技巨頭都對其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他們對傑弗里的年薪進行了激烈的競價,從2000萬一直飆升到4400萬。儘管標價持續上揚,但傑弗里最終選擇了谷歌作為他的新東家,而非百度。
然而,隨着時間的推移,AI技術的飛速發展讓傑弗里感到不安。他開始擔心AI可能帶來的潛在威脅,相比於5年前,他現在更加關注AI系統的風險,而非繼續提升其性能。
最近,由於微軟在必應搜索中加入了ChatGPT並取得了顯著的成功,而谷歌的Bard表現不佳,再加上對AI未來發展的擔憂,傑弗里做出了一個重大決定——離開谷歌。
現在可能是一個新的時代的開始,從專註於AI技術的發展轉向有目的地限制AI的發展方向,以避免對人類產生威脅。如何控制AI的風險,可能是傑弗里未來研究的一個重要領域。
對於科技界來說,傑弗里的選擇和決定無疑引發了一場深刻的思考。在一個技術日新月異的時代,如何平衡AI技術的發展與其潛在風險成為了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傑弗里的故事不僅僅是一個科技巨頭的爭奪戰,更是一個關於科技、道德和人類未來的深度探討。隨着AI技術的不斷進步,我們必須時刻保持警惕,確保這些強大的工具能夠為人類的福祉而服務,而不是成為潛在的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