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vo的自研大模型為OriginOS 帶來哪些改變?體驗如何?

最近,國內手機巨頭vivo在自研AI芯片領域邁出重要一步,成功研發出集成在OriginOS 4系統中的人工智能小助手“小微”,給用戶帶來前所未有的智能交互體驗。


這標誌着vivo在技術創新上再一次引領行業潮流,有網友甚至戲言“小微的出現,直接讓我覺得手機變成了自己人”。


相信大家都還記得,在不久之前,谷歌示範其自家研發的人工智能助手,能夠進行語音交互,語義理解,甚至是創作歌曲等,震驚了整個科技界。作為國內智能手機的領軍企業,vivo顯然不會錯過這一重大的技術革新機遇。


經過數年潛心研發,vivo研製出自己的AI芯片和小微智能助手系統,不僅實現了複雜語義的理解和智能對話,甚至直接植入了自家的OriginOS 4系統,實現了前所未有的人機交互效果,給用戶帶來全新的智能手機使用體驗,堪稱一次劃時代的技術革新。


小微助手的能力

據了解,小微助手的研發投入了vivo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為了讓小微真正擁有強大的語音交互能力,vivo收集了上百萬條真實的語音交互樣本進行訓練,使其擁有了精準的語音識別能力。與此同時,小微還通過閱讀上億條高質量的文本數據,獲得了深厚的知識儲備,可以進行複雜的對話和知識問答。


但小微助手並不僅止於語音交互。


更讓人驚嘆的是,作為OriginOS 4系統的一部分,小微可以直接獲取手機各類傳感器數據,進行多模態理解。舉個簡單的例子,如果用戶說“幫我找到昨天在xx地點拍的照片”,小微不僅可以解析語義,還可以結合GPS定位數據快速找到對應照片。


如果用戶說“把這張照片發給李四”,小微還能通過面部識別找到李四的聯繫方式。可以說,小微助手將語音,視覺,定位等多種感知能力有機結合,為用戶提供前所未有的智能體驗。


場景化的交互


毫無疑問,智能助手的優劣關鍵在於是否可以真正理解用戶意圖,提供場景化的交互。


從小微助手的表現來看,它在這一點上進行了深度優化。


舉個例子,如果用戶在微信中需要核對一個複雜表格,可以直接說“幫我檢查一下這個表格”,小微就會自動識別表格內容,提取結構化的數據,並生成Excel表格供用戶核查。


再如用戶需要寫一封郵件但是不知如何下筆,只要說出郵件內容,小微就可以為用戶自動生成完整的郵件內容。


可以看出,小微準確理解了不同場景下用戶的意圖,以及完成意圖所需要的後續操作,為用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主動服務。有用戶甚至表示,有了小微助手,擁有一台智能手機就如同擁有一個私人助理。


這也從側面反映了小微在語義理解和場景化交互上的強大能力。


本地化的數據保護


對於任何AI系統來說,數據安全和隱私保護都是其需要面對的重大課題。


針對這一點,小微助手採用了本地化計算的技術方案。簡單來說,小微可以直接在本地端進行語音識別、語義理解等處理,無需將用戶數據傳輸到雲端。


只有在需要搜索或訪問雲端知識的情況下,才會採用加密的方式與雲端進行交互。如此一來,用戶的個人數據可以得到最大程度的保護。


這種本地化的計算模式保證了小微助手可以脫離雲端獨立工作,大大減少了數據安全隱患。


考慮到我國對數據隱私和監管的要求,這也使得小微更適用於國內環境。可以預見,這種本地化的計算和保護模式也將成為其他廠商效仿的對象,推動行業整體的數據安全能力提升到一個新高度。


技術創新引領發展


簡而言之,vivo基於自主研發的AI芯片,成功構建了小微智能助手系統,並成功集成到旗下的OriginOS 4系統中,實現了人機交互的完全升級。正如行業分析師指出的那樣,這不僅突破了當前智能手機的交互極限,也為移動操作系統的發展指明了方向。


可以預見,未來我們將看到越來越多像小微助手這樣強大的AI系統被集成到操作系統中,使得智能手機真正具備像交流人類一樣的交互能力。


從這個角度來說,vivo的技術創新可謂引領了整個行業的發展方向。它也代表了一個企業通過自主創新把握機遇、引領風潮的成功典範。毫無疑問,這標誌着vivo在移動操作系統領域再次站上風口浪尖,我們有理由相信未來會看到越來越多vivo的技術創新成果。


通過這次小微助手的推出,vivo再次以技術創新引領行業發展。我們有網友認為,這標誌着移動操作系統進入了一個全新的智能交互時代。也有網友認為,未來移動設備將變得越來越智能,就像個人助理一樣便捷。


還有網友認為,這種創新也提醒其他企業不能止步,要繼續研發更先進的技術。不知您對小微助手和vivo這次創新有何看法?歡迎在評論區分享您的觀點。


(圖片和數據來源於網絡,具體請理論請自己查證,本文章不代表作者觀點,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