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子云已放棄一般性的集成業務,稱與運營商云為競合關係

5月12日,深桑達a(000032.sz)召開2022年度業績說明會,公司對2022年度經營情況和改革發展情況作了詳細介紹,並就市場廣泛關注的產品研發、市場布局、人才發展、公司治理等方面話題進行了解答和交流。

南都灣財社記者注意到,圍繞業績表現,深桑達a方面透露,公司去年的利潤率、凈資產收益率、資產負債率、營業現金比率等都有待進一步提升。不過,今年一季度公司業績已有所回升。針對完成混改後,公司未來是否考慮獨立上市一事,其稱,“如若未來有相關計劃,公司將嚴格按照相關法規履行審議披露程序”。

去年凈利潤大減1.62億,管理與研發費用雙增長

公開信息顯示,深桑達a是網信產業“國家隊”中國電子旗下的重要二級企業,聚焦數字與信息服務、產業服務兩大業務板塊。而中國電子云則系中國電子打造的雲計算品牌,是中國電子網信技術能力的系統輸出平台。

財報顯示,2022年深桑達a實現營收510.52億元,同比增長15.67%;歸母凈利潤-1.62億元,同比下降141.93%。

據了解,公司的主營業務包括雲計算及存儲、數據創新、數字政府與行業數字化轉型、高科技產業工程服務等。從行業看,報告期內,傳統主業產業服務的營收同比增長21.70%至484.08億元,佔比高達94.82%,毛利率為10.55%,趨向穩定;數字與信息服務營收則同比下滑39.32%至26.44億元,佔比僅為5.18%,毛利率增加4.5%至27.2%。

報告期內,深桑達a的管理費用與研發費用大增。其管理費用同比增長38.76%至18.20億元,增加的主要原因是公司產業服務業務規模擴大,管理人員與管理成本存在一定幅度的增加。

此外,公司的研發投入達15.36億元,同比增長45.37%,研發費用率也從2021年的2.39%增至2022年的3.01%。研發人員數量亦有增加,從2021年的2183名增至2022年的2797名。

對於研發費用的增長,深桑達a稱,主要由於公司重點打造中國電子自主安全計算產業鏈中“雲數融合”核心能力,報告期內在雲計算及存儲、數據服務、數字政府與行業數字化等關鍵技術領域的研發投入大幅增加所致。

今年一季報顯示,公司一季度實現營收129.26億元,同比增長13.33%;歸母凈利潤為-5657萬元,同比增長54.7%;每股收益-0.0497元,同比增長54.69%。

已徹底放棄一般性集成業務,混改後暫無獨立上市計劃

伴隨着以算力、存儲為代表的數字基礎設施需求持續擴張,專屬雲增長迅速,國內數據要素制度建設也逐步走向落地,深桑達a持續受到市場關注。

在業績說明會上,圍繞業績表現,深桑達a黨委書記、副董事長、總裁陳士剛坦言,公司去年的利潤率、凈資產收益率、資產負債率、營業現金比率等都有待進一步提升。其向記者表示,現已設定關鍵財務指標的警戒線和管控線,同時也在推動兩金壓降和降低有息負債工作。不過,今年一季度公司業績已有所回升,營收、歸母凈利潤同比分別增長13.33%、54.70%。

陳士剛透露,在數字化業務方面,去年已徹底放棄一般性的集成業務,今年起將以銷售自研產品、自有解決方案為核心,計劃用3年時間完成子公司中國電子云向產品型公司的階段性轉型。

“中國電子云目前在部委、央企等政府序列承建了多個項目,其中也承建了某部委重點雲平台和大數據平台建設項目。該項目應該是目前部委中性能指標最高、規模最大的一朵雲,也是最大的大數據平台。每日吞吐量超過10pb,規模部署超過5000台。”陳士剛表示。

在大數據產品方面,面向數字中國頂層規劃、數據局機構改革等方向,今年深桑達a將研發智能數據云,結合原有的雲原生、容器雲等技術體系,為政府、部委、央企提供智能數據云的底座與數據工具數據資源的運營服務體系。通過智能數據云,快速進入與建設省地市、區縣的大數據市場。

業績會上,有投資者問及“如何看待與三大運營商雲業務的關係”,中國電子云副總裁朱國平表示,“中國電子云專註於專屬雲,致力於為政府、大型央國企及關鍵行業客戶提供數字基礎設施,目前從提供的產品及服務類型上,與運營商等業內友商在一些局部業務、市場會有競爭,但從網信事業整體發展上,大家是合作關係。(公司)目前也已經在一些具體項目上與運營商展開合作”。

去年年底,中國電子云公司完成了混改工作,針對未來是否考慮獨立上市一事,陳士剛回應稱,“中國電子云公司將根據戰略規劃和業務發展需要,選擇符合自身定位的發展路徑。如若未來有相關計劃,公司將嚴格按照相關法規履行審議披露程序”。

采寫:南都灣財社記者 方詩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