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聯會:特斯拉漲價,是好事兒啊!

日前,乘聯會表示,乘用車chaney已經脫離了原本的高利潤狀態,3月份一波降價之後,整車銷售利潤率只剩下4.7%, 部分企業吐血賣車壓力巨大。

所有人都在預判未來的價格會上漲,但特斯拉在不久前價格上漲,釋放出來了很好的信號,無底線的降價已經結束,汽車是高價值商品,產品價值和定價要對等,特斯拉作為電動化頭部企業,漲價意味着將用戶從降價的美夢中拉了回來,讓用戶恢復到正常的買車狀態。

乘聯會的這種言論其實並沒問題。

中國汽車產業想要發展,必須要建立在保護企業利潤的基礎上,只有企業擁有良好的生存空間,才能夠給行業帶來更好的發展未來,研發、設計、生產、服務都需要利潤來推動,一味的降價不可能帶來更好的產品和更好的服務,未來受傷的必然還會是消費者。

保護汽車產業發展,就是保護我們出海的速度。

但有一些消費者認為乘聯會的這一言論是在為資本說話,特斯拉降價只是一個信號,讓人們從落後產能帶來的降價美夢中抽離出來。

過去兩個月,雪鐵龍c6大降價帶來的市場價格體系崩盤,讓很多企業陷入到了運營恐慌中,特斯拉作為最擅長調價的企業,這一波降價的確給用戶釋放了一個信號,汽車的降價不會永無止境。

落後的產能一定會被淘汰,乘聯會此前一直在釋放信號,市場轉型產生了大量的落後產能,這些落後產能已經被市場淘汰,我們需要的是更加先進的工廠、技術、產品,這些新的需求點燃了用戶向電氣化、智能化靠攏的需求。

而企業轉型,則需要投入更多的研發費用,只有大量的投入才能為用戶提供更好的產品,這也是走向世界的核心動力。

但用戶只希望產品降價,將消費和企業放在了自己的對立面,這是一個最大的錯誤,壓榨企業的利潤,其實也是在壓榨自己享受好產品的機會。

種一棵樹最好的時間是十年前,其次是現在。

我們的汽車工業一直被打壓,電動化提供了一個新的機遇,我們現在給企業生存的空間,就意味着在未來十年之後,我們的汽車工業將會利用這個賽道,在未來反超大眾、豐田、本田等企業。

所以,乘聯會的這種言論雖然聽起來有些怪,但其實在呼籲汽車行業向良性發展,價格戰到最後傷害的一定是我們自己,將中國企業的價值利潤逼到最低,其實反而是給其它企業機會。

因為中國企業的生存土壤只有國內,但豐田、大眾的生存土壤是全球,海外市場對電動化的依賴程度並不高,這意味着外資企業有其它的動力來源,讓它們有足夠的利潤推動電動化轉型,但中國品牌只有國內市場。

如果國內用戶一味要求企業給出性價比,那麼利潤不足必然會讓動能不足,未來的彎道超車一定還是空談。

某種意義上來說,特斯拉的漲價的確是一件好事兒,至少告訴我們,降價是不可能的,任何產品都有自己的對應價值,消費者需要生存,企業更需要生存,環環相扣、無法割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