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mu正式登陸歐洲多國,跨境電商海外狂飆

五一假期國內消費火熱,拼多多旗下跨境電商平台temu也正在加速在歐洲多國的擴張。

temu已於4月21日在英國正式上線,德國、法國、意大利、荷蘭、西班牙等歐洲市場板塊也在加速擴張之中。

此前,temu已在美國、加拿大、新西蘭、澳大利亞正式上線,自temu推出以來,拼多多重回燒錢策略,重點投入海外項目,開啟了全球範圍的擴張之旅。

近年來國內消費升級與疫情推動海外電商滲透率提升,在這些因素的助推下,跨境電商目前已步入商業模式成熟的穩定成長期。

首單有30%的折扣,延續商家0門檻入駐

“temu”官方口號為“team up,price down”,意為“拼得多,省得多“,與拼多多平台主打裂變營銷、低價的路線相似。

去年9月,拼多多正式在北美地區上線temu。自上線至今,temu已經實現對國內製造業品類的全覆蓋,先後推動服裝、數碼、家電、箱包、戶外、配飾、玩具、文具等上萬家製造業企業成功出海。目前,temu平台上的女裝、小家電等熱銷產品已經實現單品日銷10000件,單店日銷超過3萬單。

截至2023年2月23日,temu在 app store 購物榜、google play 購物榜中分別霸榜69天、114天,新增下載量超過4000萬。

招商信息顯示,本次商家入駐temu英國站無需繳納任何費用,直接0傭金、0元入駐,且個體工商戶、企業(含香港企業)、品牌等賣家皆可入駐,賣家無需複雜的運營操作,和對應的招商小二確認選品和價格即可。這與之前在美國等地的規則類似。

目前招商還在進行中,招商品類包含服飾和鞋子、箱包配飾、珠寶首飾、母嬰用品、童裝玩具、運動戶外、3c數碼、小家電、手機和配件、汽配摩托、辦公用品、寵物用品、家居百貨、樂器、工業工具。相關類目商品目前基本已在平台上線。

據平台方商品頁面顯示,用戶首單還有30%的折扣,且大部分商品包郵且免費退換。

目前,temu歐洲站點首頁推薦的商品單價大多集中在4歐元以內,但多數商品銷量還為個位數。多位跨境電商商家在接受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採訪時表示,是否加入拼多多多國跨境業務仍需看其後續發展。一位主營汽車配件的跨境電商商家對記者表示,只要能看到有人帶頭賺到錢,各商家自然會加入。有賣家稱,多站點中目前主要出貨地仍然集中在美國市場。

但有跨境電商資深人士表示,因地緣政治等原因,temu等跨境電商正在加快布局美國以外的市場。

“性價比”迎來機會,依託我國強大供應鏈出口商品具有優勢

“低價”的魅力,是很多消費者無法抗拒的吸引。從去年11月開始,temu就進入美國ios系統全類別應用下載量前三位置,同時temu還在超級碗上豪擲1400萬美元打出了30秒洗腦廣告,再次火了一把。

前有其他國家的成功經驗,目前,temu在歐洲的急速擴張暫時未見成果,但按照另一勢頭曾較猛的跨境電商shopee(蝦皮)的經驗,國內的打法,或許在歐洲面臨“水土不服”的問題。

shopee和temu發展路線類似,早期通過補貼低價+引流,瘋狂擴張,但shopee後續資金鏈出現問題,最終徹底退出歐洲市場。相比shopee,temu有母公司拼多多更有底氣的資金支持,但這並不是唯一痛點。

一位跨境電商資深人士告訴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歐洲用戶的購物習慣偏向於上垂直類電商網站進行線上訂購而非綜合類電商,同時,按照過去經驗,歐洲消費者並不完全對低價折扣品買單。但不可忽視的是,疫情對消費的影響逐步穩定,受到俄烏衝突和通貨膨脹的影響,許多歐洲消費者對經濟形勢仍抱着消極態度,這或許也是“性價比”的一次難得的機會。

大廠之中,拼多多出海較晚。阿里巴巴海外業務旗下有速賣通、lazada(來贊達)等海外電商平台,也有海外批發業務。京東的“京東全球貿”,在去年6月18日正式開放運營,重點布局北美及東南亞市場。京東最核心的零售業務也進軍歐洲市場,首站荷蘭,京東超級倉店ochama(暫無中文譯名)成為荷蘭首家提供全品類線上購物的零售商。

在國內市場面臨增長放緩的背景下,“出海”似乎成為電商現階段尋找增量的唯一選擇。不可忽視的是,跨境電商行業藉助互聯網技術進步實現商品和服務的跨境交易並淡化國際貿易國界,在消費全球化、產業升級轉型的浪潮中具備強勁的成長能力。

去年12月,阿里巴巴在西班牙的新電商平台miravia正式上線,專註於歐洲市場的本地化運營,定位為更高端的歐洲電商市場。上線一個多月後,有內部員工透露,miravia平台上的日用戶活躍數、訂單數和成交量等指標超出市場預期。

西班牙電商app下載量排行榜的數據顯示,目前,miravia的下載量超過shein,成為西班牙購物app排名第一。顯然,各電商都盯上歐洲這一存在較大增量的市場。

浙江大學國際聯合商學院數字經濟與金融創新研究中心聯席主任、研究員盤和林表示,依託我國強大的供應鏈和物流體系,出口商品本身就有很高的性價比優勢,即便有中美關稅限制,我國商品依然源源不斷地實現對外出口銷售,足見我國供應鏈的強大競爭力。

4月23日,在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商務部對外貿易司司長李興乾介紹,商務部正在推進構建貿易數字化國際規則。中國正在申請加入depa 等,並積極開展談判工作。今年3月,中國加入depa的工作組已經進行了第一次磋商,與成員方就無紙貿易、國內電子交易框架、物流、電子發票、電子支付等議題進行了交流。同時,支持一些省市開展貿易數字化國際合作。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程子姣

編輯 陳莉

校對 賈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