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同行,外界嘲諷,愛吹牛的“余大嘴”如何帶領華為走向世界?

前不久,數據調查機構IDC發布了2018年第二季度全球智能手機市場份額的數據報告。

報告中顯示,今年第二季度,華為手機銷量超過蘋果,這個余承東曾經吹過的牛終於在2年後實現了。

此外,除了超越蘋果,華為手機在銷量上也縮小了與三星的差距。

全球市場風光無限的華為手機,在國內市場的地位也是無可撼動。

這一切,都是在華為消費者業務CEO余承東的帶領下實現的。

這個華為手機的功臣,曾經因為喜歡說大話而被人們稱作“余大嘴”,如今人們卻發現他當初吹過的牛大多都實現了。

農村孩子靠努力逆襲

1969年,余承東出生於安徽一個小縣城的農村家庭。

俗話說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在農村長大的余承東很小就明白了一個道理:要想改變命運只能努力讀書。

然而讀書這件在如今看來十分尋常的事,在當時卻成了困擾余承東的一道難題。

由於當地的經濟水平比較落後,再加上那個年代對於教育的重視遠遠不如現在,村裡的那所學校居然沒有初三年級。

在那個村裡,還從來沒有人讀過初三,學生們幾乎都是讀完初二就不上學了。

苦心人天不負,眼看自己的讀書之路要就此中斷,余承東終於等來了上天的眷顧。

得益於學習上的努力,余承東在幾經輾轉後終於得到了去縣初中繼續完成學業的機會。

不過,上天的磨難似乎還沒有結束。

轉眼又到了上高中的年紀,余承東卻由於自己是農村戶口,無緣縣裡的好高中,只得去當地一所普通高中就讀。

這對他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挑戰,因為這所普通高中里從未出現過大學生,這裡的學生幾乎已經被宣告無緣大學了。

不過,從小就倔強的余承東不信邪,他不相信一個農村戶口就能讓自己上不了大學!

1987年,經過高中時期的奮發苦讀,余承東以全縣理工科第一名的成績被西北工業大學錄取。

也正是這一年,任正非在深圳的一間棚子里創辦了華為,余承東和華為的緣分似乎早就註定了。

考上大學的余承東沒有懈怠,本科畢業後留校當了2年老師,之後又考上了清華大學的研究生。

1993年,因為還有弟弟妹妹在讀書,父親希望余承東能夠早日工作掙錢,減輕家裡的負擔,

余承東因此與華為正式結緣。

在那個還只有200多名員工的小公司里,余承東從研發人員做起,一步步做到了華為歐洲區總裁。

華為手機業務命途多舛

和電信領域的風光不同,華為手機真可謂是命途多舛。

早在2000年,中國移動通信網絡就得到了爆髮式的發展,迅速普及的移動通信帶來的是海量的用戶。

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國內手機市場進入了井噴時代。

國外的諾基亞、愛立信、摩托羅拉賺的盆滿缽滿,國內的波導、中興、TCL也趁勢崛起,同為通信業巨頭的華為卻坐失良機,眼睜睜看着競爭對手發財。

原來,在手機普及之前,華為曾推出一款外包的電話機產品,結果外包導致品控出現問題。不僅給華為帶來經濟上的損失,還抹黑了華為的品牌形象。

慘痛的教訓讓任正非放棄了做終端產品的想法,卻讓華為在不久之後錯失了手機市場的紅利。

隨着3G時代的到來,華為終於放下過去的成見,正式進軍手機業務。

2G時代華為依靠技術在通訊行業大獲成功,隨後立刻布局第三代移動通信網絡。

麻煩的是,3G時代需要手機和系統做一些匹配,彼時的華為還沒有如今的行業地位,聲名不顯之下,系統很難推銷出去。

外銷無門,就只能自己幹了。

於是,從2004年開始,華為通過和運營商合作生產定製機的模式正式進軍手機市場。

這是華為手機的第一個階段,此時手機是作為一個配角存在,沒有得到華為內部的重視,貼牌生產的方式也無法在消費者群體中樹立品牌形象。

“余大嘴”的艱難時期

2008年,華為在電信行業站穩腳跟後,曾想過賣掉手機業務。

只不過恰好碰上全球金融危機,買方出價大跌,迫使華為決定自己繼續做。

2011年,是華為手機的一個歷史性轉折點。

這一年,華為手機迎來了新的CEO——余承東,手機業務在華為內部也被重新定位,華為開始下定決心發展自己的手機品牌。

2011年至2014年,可以看作華為手機的第二個時期,此時的華為手機和余承東一樣都處於轉型時期。

之前的余承東一直管理着華為的無線通訊部門,這次的手機業務部門對他而言是一個新領域。

華為手機也從和運營商合作生產貼牌機躺着賺錢的時代走向了自力更生的苦日子。

轉型就必然會迎來陣痛。

這段艱難時期,華為手機一方面失去了傳統運營商的定製機市場,成本大幅度上升。另一方面,獨立發展的手機業務遲遲見不到成績。

據傳說,任正非曾經因為自己使用華為的D1手機遭遇頻繁死機,憤而將D1手機摔到余承東的臉上。

這段時期華為手機和余承東都承受着巨大的壓力,但余承東沒有放棄,過去那種倔勁兒再次激起了他的鬥志。

涅槃重生

2014年,華為手機終於迎來了涅槃重生。

Mate7上市之後市場表現一路攀升,獲得了消費者的追捧。

這款手機甚至火爆到超出了華為自己的預想,以至於當時市場上出現了一機難求的局面。

這之後,華為手機總算是順風順水起來。

不過,發展順利的華為手機再次引起了爭議。

這一次,引起爭議的不是手機,而是手機業務的負責人余承東。

余承東喜歡說大話,自他接手華為手機以來就沒停過。

不過,俗話說樹大招風,當華為手機在市場上越來越受歡迎,隨之而來的就是關注度大幅上升。

這時候,管理者的口不擇言無疑會給品牌招黑。

2016年余承東曾提出要趕超蘋果,他也因此被調侃,網友們送給了他“余大嘴”的稱號。

只是,2年後再來看,我們以為是不靠譜的吹牛,余承東和華為似乎一直都在努力的踐行着。

雖然離全面超越蘋果還有一定距離,但華為手機的巨大進步以及在部分領域超越蘋果的表現,讓人們改變了自己的看法。

2018年3月,華為發布了新的旗艦手機P20 Pro。

三攝技術給華為手機帶來了強大的拍照實力,超過蘋果、三星。

到如今手機銷量超越蘋果,這已經是余承東第二次兌現當年的諾言了。

總結

從一個農村小孩到世界知名企業的高管,余承東的每一步都飽含着心酸和淚水。

沒有背景沒有依靠的他,只能通過讀書這一條路改變命運。

面對父親的請求,還在求學的余承東二話沒說就去尋找工作,為家庭減輕負擔,也因此結緣華為。

從余承東的經歷可以看出,他和華為一樣,所有的成功都來源於自己的努力奮鬥。

或許,正是價值觀上的吻合,才讓他和華為互相成就了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