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解決了網絡信任危機,給予各個領域新的數字未來

或許對於某些人來說,我們如今已經進入了Web2.0的下半場。隨着元宇宙概念的火熱,Web3也越來越頻繁地進入了人們的視野。若要間的說明他們之間的關係,那麼或許Web3是元宇宙的互聯網基礎。

只是如今,元宇宙概念來得火爆也來得倉促,因此許多的規則和技術都還處於摸索和雛形階段。就比如如今的網絡要完成信息傳遞過渡到價值傳遞,那麼其中最大的問題便是用技術的手段來解決互聯網的信任基礎。

畢竟如今互聯網上的商業和經濟活動,依舊需要以中心化的第三方機構來進行背書,而這其中存在的問題也是不言而喻的,因為中心化的數據管理所帶來的安全隱患和信息、權力不對稱所帶來的信任危機,都是制約着如今網絡上商業和經濟活動。

因此,早在1981年就已經有發明家提出了使用密碼學技術來解決互聯網信任危機的設想。只是由於時代的需求不同,以及這背後涉及的複雜問題,導致第一個匿名數字化支付系統eCash系統最終宣告失敗。

於是不久後又有提出了“上帝協議”的設想。在這篇簡短的論文中,作者尼克.紹博向我們介紹了一種以可靠的技術手段來取代第三方機構的模式,即“上帝”。他描述道“所有的參與方都會將價值和信息輸入到‘上帝’手中,‘上帝’便會回饋可靠的執行結果。再沒有其他人可以窺視與交易無關的信息”這幾乎就是提出了讓互聯網上的業務,實現“信仰的飛躍”。幸運的是,很快神出現了!

2008年,在一場大規模的金融海嘯後,在10月31日一個或是一群昵稱為“中本聰”的大神在“密碼朋克”的網站上,發布了人稱“比特幣白皮書的”《比特幣:一種點對點式的電子現金系統》,一石激起了千層浪,比特幣開始走入人們的視野,並開啟了一個新的時代。

因為比特幣網絡可以在脫離第三方中介的情況下,讓線上數以億計的設備彼此安全可靠地交換信息。自此,互聯網上的信任體系有望擺脫人性的制約,他可以讓我們更安全、直接地實現價值的傳遞,也就是在網絡上直接將錢發送給對方。

因為在比特幣的網絡上,網絡每十分鐘便會自動確認、清算,並將這一些數據根據時間順序記錄在一個首尾相鏈接的區塊上,而每一個新區塊的記錄都要先對前一個區塊的數據進行確認。再加上這個網絡的所有確認信息都是公開透明的,全網可追溯的,所有信息的來龍去脈都是清清楚楚的,因此若有人為了竊取比特幣而試圖在眾目睽睽下篡改網絡信息的話,這無異於是在全網的監視下行竊,完全是不可能實現的。

因此比特幣網絡的出現,為區塊鏈技術的應用提供了一個經典的應用案例,也因此激起了人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而作為開源代碼,大家也可以免費地下載、運用和使用它。因此V神便是在比特幣網絡的框架上建立起了公鏈之王以太坊的。經過十多年的發展,區塊鏈技術也在各個領域擁有了更多的發展和應用。

正是區塊鏈的出現,為互聯網解決了信任危機,給與了各個領域一個數字化的新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