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0日晚,國家新聞出版署下發通知,要求所有網絡遊戲企業僅可在周五、周六、周日和法定節假日每日20時至21時向未成年人提供1小時服務。這意味着,正常情況下,未成年玩家每周遊戲時長最多3小時,這也被稱為史上最嚴遊戲禁令。
9月4日是防沉迷新規首次運行,社會各界都希望防沉迷新規能夠抑制遊戲這顆被人稱為“精神鴉片”的毒瘤,不要去禍害未成年人。然而令人意料不到的是,憋了一周的青少年在“老亞瑟”的召喚下一同湧入王者榮耀,直接干趴了王者榮耀的服務器,並讓王者榮耀登上了微博熱搜。
更令人詫異的是,9月6日,騰訊再次被推上熱搜,內容是“花33元租號打2小時王者榮耀”的話題。而且更令人陷入沉思的是,有“60歲花甲老太太,凌晨三點排位用趙雲拿五殺”的新聞引起大量網友圍觀。
對此,騰訊遊戲回應稱,賬號租賣嚴重破壞遊戲實名制和未成年人保護機制,截至目前,騰訊已向超過20家賬號交易平台和多個電商平台起訴或發函,要求停止相關服務。
鑒於遊戲禁令引發一連串的社會問題。9月8日深夜,中央宣傳部、國家新聞出版署有關負責人會同中央網信辦、文化和旅遊部等部門,對騰訊、網易等重點網絡遊戲企業和遊戲賬號租售平台、遊戲直播平台進行約談。
約談強調,要強化“氪金”管控,杜絕擅自變更遊戲內容、違規運營遊戲等行為,堅決遏制“唯金錢”“唯流量”等錯誤傾向,不折不扣執行向未成年人提供網絡遊戲的時段時長限制,不得以任何形式向未成年人提供網絡遊戲賬號租售交易服務。
而對於“我奶常山趙子龍”事件,9月9日午間,@騰訊成長守護平台 微博作出回應稱,從技術手段和實際驗證結論來看,系統認為確系“本人”在進行遊戲。至於現實中該賬號是否屬於“他人代過人臉”,我們無法判斷,也沒有相關權限在企業後台數據之外做進一步確認。
可以看出這一系列發生的事情,其實全部都是由“防沉迷”惹出來的!而這個源頭其實就是我們所說的新時代的網絡“毒品”、精神鴉片——網絡遊戲!
一組令人心痛的數據
根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發布的《2020年全國未成年人互聯網使用情況研究報告》顯示,當前使用互聯網的未成年人當中,有62.5%會經常在網上玩遊戲,其中玩手機遊戲的比例為56.4%。
而根據騰訊2021年上半年財報顯示,16歲以下未成年人在中國網絡遊戲流水的佔比為2.6%,其中,12歲以下未成年人的佔比僅為0.3%(相當於每日貢獻240萬)。而騰訊上半年收入為2735.62億元,公司凈利潤903.54億元,相當於每天凈賺5億。
雖然,在整個遊戲王國中,12歲以下未成年人網絡遊戲流水佔比看似比例不大,但相對於沒有任何收入來源的未成年人,影響實則不小,這其中就包含有小朋友偷家長的錢去充值貢獻來的。值得注意的是,早在2017年王者榮耀未成年遊戲玩家就超過了600萬!
一款遊戲就能把未成年人荼毒成這樣!看到這裡,作為監管部門|、平台、家庭以及社會是不是應該全面反思了。王者榮耀崩了就崩了,我們的關注點更應關注如何保護未成年人,如何讓防沉迷系統更加管用。
未來在未成年用戶與父母、遊戲公司之間,很可能會上演一場長時間的拉鋸戰。至於那些推一下走一下的遊戲方企業,還有一些用軟件替未成年人破解網遊防沉迷系統中的人臉識別,假借破解網遊防沉迷系統名義,騙取未成年人錢財的不法人員,希望法律儘快去約束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