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3日晚18時30分,已轉運至海南文昌發射場發射塔架5天的長征五號運載火箭開始加註液氧,22時30分,開始加註液氫。嫦娥五號任務進入倒計時。
11月24日凌晨4時至5時,嫦娥五號將擇機發射。根據官方介紹,嫦娥五號任務將是迄今為止我國最複雜的航天任務。羅馬不是一日建成,嫦娥也不是一步登天。在執行這次複雜任務之前,中國的探月工程到底經歷了哪些階段?
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帶你一起回顧中國嫦娥走過的那些年。
確定目標
2004年1月,國務院批准繞月探測工程立項,命名為嫦娥工程,按照“繞、落、回”三步走實施。
2006年2月,國務院《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頒布,明確將“載人航天與探月工程”列入國家十六個重大科技專項。
第一步:繞
使命承擔者:嫦娥一號(繞月人造衛星)
發射時間:2007年10月24日18時05分
座駕:長征三號甲運載火箭
“嫦娥一號”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實現首次繞月飛行,完成探月三步走的第一步。
嫦娥一號軌道示意圖
使命完成情況:
從月球軌道傳回《歌唱祖國》的音頻
獲取我國首幅、目前世界上已公布的最清晰、完整的全月球影像圖
回傳超過1.37TB的科學探測數據
在軌有效探測16個月
歸宿:2009年3月1日下午16時13分,嫦娥一號受控墜落在月球表面豐富海區域,一期工程圓滿結束。
第二步:落
使命承擔者1:嫦娥二號(繞月人造衛星)
發射時間:2010年10月1日18時59分
座駕: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
“嫦娥二號”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嫦娥二號飛至1億公里以外,成為我國迄今為止飛得最遠的航天器。
嫦娥二號軌道示意圖
嫦娥二號拓展試驗軌道示意圖
使命完成情況:
為嫦娥三號詳勘了落月區域
驗證了部分關鍵技術
首次直接進入地月轉移軌道
獲取國際最高的7米分辨率全月圖
獲得圖像分辨率1.5米的虹灣地區局部三維影像
首次實現從月球軌道直接飛向日地L2點開展科學探測
首次實現對圖塔蒂斯小行星的觀測,並完成近距離交會
歸宿:2012年12月15日,嫦娥二號飛抵距地球約700萬千米遠的深空,與圖塔蒂斯小行星擦身而過,成為繞太陽飛行的人造小行星,目前距地球超過9000萬公里。預計2029年將再次飛回地球附近700萬公里處。
使命承擔者2:嫦娥三號探測器
由月球軟着陸探測器和月面巡視探測器(玉兔號月球車)組成
發射時間:2013年12月2日1時30分
座駕: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
“嫦娥三號”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2013年12月4日,首次實現中國航天器在地球以外天體軟着陸與巡視勘查。
嫦娥三號軌道示意圖
玉兔號月球車和着陸互拍圖
玉兔號月球車自主休眠、喚醒示意圖
小插曲:受複雜月面環境的影響,第二次休眠前,玉兔號月球車出現異常。西安衛星測控中心佳木斯測控站鏖戰二十餘個晝夜,終於將“玉兔號”月球車喚醒,有效檢驗了我國深空探測水平。
使命完成情況:
玉兔號月球車踏出“中國腳印”
五星紅旗在月球展現
着陸器與月球車完成互拍
拍攝月面高分辨率全彩照片,是人類時隔40多年後首獲最清晰月面照片。
歸宿:在超負荷工作19個月之後,玉兔號月球車正式退役,停止了長達31個月的工作,而着陸器部分科學載荷仍在工作。
鵲橋:2018年5月21日,嫦娥四號任務的中繼通信衛星“鵲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由長征四號丙運載火箭發射成功。“鵲橋”穩定運行在地月引力平衡點軌道,解決了月球背面與地球的通訊問題。
使命承擔者3:嫦娥四號探測器
由月球軟着陸探測器和月面巡視探測器(玉兔二號月球車)組成
發射時間:2018年12月8日2時23分
座駕:長征三號乙改二型運載火箭
嫦娥四號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完成探月三步走的第二步。
玉兔二號走過的路,這是玉兔二號在第八月晝獲取的全景相機快視
月背彩照
使命完成情況:
2019年1月3日10時26分,嫦娥四號成功登陸月球背面,實現全人類首次月球背面軟着陸探測。着陸點命名為天河基地。
嫦娥四號和玉兔二號完成兩器互拍,五星紅旗閃耀月背
傳回世界首張近距離拍攝月背影像圖
定向天線指向中繼星,實現人類首次地月L2點中繼通信
實現人類首次月球低頻射電天文觀測
實現我國首次應用同位素溫差電源
實現我國首次月夜期間月壤溫度監測
完成人類首次月面生物實驗
月面長出第一株嫩芽
截至目前,嫦娥四號探測器工況正常,能量平衡,繼續月球背面的探索之旅。
第三步:回
使命承擔者1:嫦娥五號T1試驗器“小飛”
發射時間:2014年10月24日02時00分
座駕:長征三號丙改二型運載火箭
嫦娥五號T1試驗器“小飛”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
使命完成情況:
完成探月工程三期再入返回飛行試驗,為嫦娥五號採樣返回提供支持
歸宿:2014年11月1日,嫦娥五號T1試驗器中的再入返回飛行試驗器服務艙與再入返回艙“舞娣”先於距地高約5000公里處正常分離。後“舞娣”以接近第二宇宙速度進入大氣層,降落在預定區域,由原西安衛星測控中心着陸場站成功回收。
使命承擔著2:嫦娥五號探測器
由軌道器、着陸器、上升器和返回器組成
發射時間:2020年11月
座駕:長征五號運載火箭
發射地點:海南文昌衛星發射場
即將實現探月工程第三步戰略目標,為後續月球及行星探測等任務奠定人才、技術、科學、工程基礎。
嫦娥五號過程示意圖
使命:
嫦娥五號有望實現中國航天四個首次:
首次在月球表面自動採樣
首次從月面起飛
首次在38萬公里外的月球軌道上進行無人交會對接
首次帶着月壤以接近第二宇宙速度返回地球
有了玉兔,嫦娥不再孤單
有了鵲橋,月背不再神秘
有了中國航天
神話也能變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