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城市交通管理越來越標準化,各地對電動車、三輪車上路管理越來越規範,多地出台管理新政策,明確車輛上路的資質和違規處罰的標準。2025年,電動車、三輪車要想合法上路不被罰,這3大件缺一不可,另外不要有這5種違規行為,一起來了解一下。
電動車、三輪車合法上路必備“3大件”
不管是電動車還是三輪車,要想合法上路行駛,必須要具備最基礎的上路條件,這三大件缺一不可,分別是牌照、駕照、行駛證。
車輛必須要上牌照
牌照是電動車身份的唯一標識,可以區分電動車的車輛類型,同時也能夠對車輛的上路行為進行監督約束,車輛必須上牌才能夠上路行駛,無牌車輛禁止上路。
目前電動車、三輪車主要有4種牌照類型,分別是:
綠色牌照:這是非機動車牌照,懸掛在電動自行車上;
藍色牌照:懸掛在電動輕便摩托車類型的車輛上,包括休閑電動三輪車在內;
黃色牌照:懸掛在電動摩托車類型的車輛上,包括電動三輪車;
臨時牌照:臨時牌照的顏色並不統一,有的是白底藍字,有的是白底紅字,不過這類牌照只能在過渡期內上路;

車主要持駕照
在以前電,動車都是按照非機動車來管理,從2019年開始,電動車實施分類管理,分成機動車與非機動車兩大類型,非機動車不需要駕照,但是機動車必須持證才能上路。
電動車是按照摩托車類型管理,所以車主需要持有相應的摩托車駕照,主要有三種分類:
F駕照:可以駕駛輕便摩托車類型的車輛,18周歲以上都可以考取;
E駕照:駕駛摩托車類型的車輛,以及F駕照的准駕車型,18~70周歲的人可考取;
D駕照:駕駛證三輪摩托車類型的車輛,以及E、F駕照的准駕車型,18~70周歲的人可以考取;

持有車輛行駛證
電動車或三輪車在上路的時候,還需要持有車輛合法性的憑證,那就是需要行駛證。
行駛證既包括車輛的簡要信息,也包括車主的個人信息,同時還標註了車輛年檢的次數及時間,可以證明車輛已經通過備案,也是車主證明該車輛屬個人所有的重要證件。
車主可以在交管12123申請電子版的駕駛證與行駛證,所以也可以不用攜帶紙質版,只需要隨身攜帶手機,可以隨時隨地出示,給車主帶來便利。
電動車、三輪車上路,嚴查這五類違規行為
上面提到的三大證件具備以後,車輛可以合法的上路行駛,不過在上路的時候也要注意,不要有這5種違規行為,不然的話也會受到相應的處罰。
禁止非法改裝
車主在使用電動車或者三輪車時,不允許進行任何形式的改裝,比如解除速度限制、把鉛酸電池改成鋰電池,給電動車安裝遮陽傘等等,這些都屬於非法改裝行為。

非法改裝車輛上路被交警查處會要求恢復原狀,並對車主處以相應的罰款處罰,情節嚴重的可以扣留車輛。
禁止違法載人
使用電動車或三輪車上路時,要注意載客標準,不同的車型載人要求也是不一樣的。需要特別注意電動輕便摩托車設計為單人騎行,禁止帶人出行,貨運電動三輪車後面的貨斗也不允許載人。
禁止酒後駕駛
雖然電動車或三輪車行駛速度比較慢,相對來說比較安全,但是也要注意,不允許酒後駕駛,飲酒後騎行電動自行車被交警查處會罰款50元,如果騎行的是機動車,比如電動摩托車,處罰標準與小型汽車一致。
禁止未成年人騎車
騎電動車也有年齡的限制,特別是未成年人,不允許騎電動車,電動自行車必須滿16周歲才能騎行,電動摩托車要滿18周歲且持證上路。
禁止違反交通規則
使用電動車出行時要注意遵守交通規則,不要有違反交通規則的行為,比如常見的闖紅燈、逆行、佔用機動車道、騎行時使用手機等等,被交警查處或者被電子眼抓拍,都將會受到罰款的處罰。
總結
進入2025年,電動車、三輪車上路標準已經明確,要想合法上路不被處罰,三大件缺一不可,包括車輛牌照,車主駕照以及車輛行駛證,另外車輛上路時要注意,不要犯5種常見的違規行為,避免因為違規而被處罰。
那麼,您對於2025年電動車上路要求怎麼看?歡迎大家留言評論